书城文学山梦水梦
29120700000041

第41章 印花土布

这块印花土布,深蓝底色,雪白花儿,看上去好象洁净的天空中飘动着轻逸的云团,那么清新自然,朴素大方。这土布是妈妈几十年前亲手用棉线一根一根织成的,质地真好,甩了几十年还没有发毛断线,颜色真鲜,洗晒了几十年还丝毫不褪色变样。

儿子再熟悉不过它了。小时候随妈妈去遥远的山里探望外婆,去时用它包着从商店里买来的时兴礼物,回来时包着外婆送的花生、柿饼、板栗等山里的别具风味儿的土特产,够他们兄妹美美享受上几个月。后来读中学要住宿在学校里,妈妈用印花土布为他包着换洗衣服,往床头上一放,晚上睡觉可以做枕头。在省城上大学期间,有一年春节他没回家,妈妈跑了几十里路,托同校的一个学生给他捎来了沉甸甸的印花土布包儿。他绽开一看里面包着双新布鞋,一瓶他爱吃的炒浆豆,还有袜子、衬衣等常用物件,他猛地抱住印花土布包儿,两行热泪涌了出来,布面湿了两块儿。分配到县城里工作,找了爱人,成了新家,他也有了儿子,便把妈妈接到县城里来住。妈妈用印花土布,把她的日常用品,她的贫瘠的家当,她的丰满的希望和生活的热情,都一古脑儿包带进城来了。

然而现在,妈妈提着土布包儿,又要回到乡下那偏僻荒凉的老家去。儿子送妈妈去城外的汽车站,路上一句话儿也说不出来,只是感到惭愧,感到悲哀,感到自己的无能和不孝,他真想伏在土布包上痛哭一场,再闻一闻那上面散发的浓浓的肥皂味儿和淡淡的汗腥味儿。

妈妈倒满不在乎,还安慰儿子说:“你甭操心嘛,我回农村好,农村地面宽,走路不怕碰汽车,亲戚邻居待人热,说话做事有伴儿。平时有你妹妹和妹夫照看我,你隔上一段时间回家来看看就行了啊。”

儿子知道,妈妈离开他们心里并不好受。妈妈住进城里以后,当然与儿媳妇华彩之间有矛盾,但这怪谁呢?似乎谁也不该责怪妈妈是地地道道的乡下妇女,华彩是典典型型的城市青年,农村的陈视旧俗与城市的现代文明自然多发生冲突。比如吃饭吧,妈妈要放很多的辣子,下很露的盐,爱吃酸菜面和稠拌汤,对味精呀,五香粉呀等现代调料总是掌握不准,对炸虾片呀、海带汤呀总是做不在行,华彩常常觉得不可口,自己动手做吧工作忙时间紧张。再比如教育孩子,妈妈注重棍棍下打出好子弟,不会用口头劝教,也不会花言巧语哄孩子,给孩子灌注的是旧思想和旧方法,华彩无论如何不同意。还有讲卫生,便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室内清洁,常拖地板等,妈妈很不习惯。另外妈妈喜欢高喉咙大嗓子说话和喊叫,喜欢到处与人不分闲忙不分场合特淡话,喜欢在别人谈单位上的事情时也插嘴议论几句,凡此等等华彩看不顺眼难免要责备埋怨,可妈妈在乡下自由自在的日子过惯了,一。时改不过来,大概半辈子的积习也改不了吧。时间稍长,妈妈感到城市生活她适应不了,儿媳妇也常常憋气;于是,妈妈硬要回乡下去,儿媳妇呢也不强留,儿子无法调解矛盾,只得送妈妈上路了。可是,乡下生活是很清苦的。妈妈劳累了一辈子,本该享一享儿子的福了,儿子却为她创造不了这个环境和条件,心里能好受吗?

儿子实在想留下妈妈和那个印花土布包儿,僵看来妈妈往回走的步伐是坚定不移的。他心里一动,突然说:

妈妈停住了。儿子跑到路边的商店里去买了一个新黄帆布提包,又返回来。

妈妈觉得奇怪,问:“有包儿呀,你又买它千啥?”

儿子说:“妈妈,新的给你,把印花土布留给我,好吗?”

妈妈不解地摇摇头,又点点头,但还是解开印一。花土布,把里面的东西装到帆布包中去。儿子要的东西,妈妈没有不给的。

汽车鸣着喇叭,把妈妈送到远方去了。儿子将手中的印花土布儿,频频摇个不停。

汽车拐个弯儿,消失在大山的背后。儿子还呆呆的站在地上,攥紧手中的印花土布,贴近胸口。印花土布啊,你是妈妈的剪影,你留着妈妈的体温;你包着我的童年,还将包着我的一生,你是一面旗帜,带着某种精神,某种力量,在我的心头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