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梦水梦
29120700000030

第30章 龙须柳

我们的学校,是用旧社会一个姓祝的大地主的庄园改建的。大院之中,长着一棵古老的、高大繁茂的柳树。这棵柳树真好看,浑身长满了枝权,枝权上挂着一根根细绵柔软、密密麻麻的柳条儿,象一个巨人的胡须。每当春暖花开,枝头爆满绿芽儿的时候,清风徐来,柳条轻盈飞舞,好看极了。

这棵柳对的名字和它的形状差不多,叫“龙须柳”。它是生长在秦巴山区的一种稀有的植物,树叶子可以入药治病。这棵龙须柳是县上重点保护的革命文物,它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老师常常讲给我们听,凡是在这里读过书的学生,恐怕都永远忘不了。

那是一九三四年秋天,由徐海东、程子华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进入陕南,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共有七个游击支队,活跃在我们这一带的是第六支队。六支队的红军战士以九龙山为基地,控制了周围百余里的地区。

六支队的负责人高指导员,当时才十九岁,别看他年纪轻,刚脱离少年而进入青年,但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参了军,又刻苦的自学了文化,所以文武双全,聪明能干,带兵打仗,指挥如神,深受大家敬佩。另外,他还懂得一些中医常识,经常给这一带的群众看病,是受苦农民的贴心人。

当时,在我们这地方,麻疹正在流行,许多孩子都患了麻疹,痛苦难熬。高指导员便带领战士挨家挨户去查看,询问孩子们的病情。当他看到许多孩子面临生命的危险,就心急如焚,坐卧不安。那时候,山区的医疗条件十分差,老百姓只能用土方子治病。要治疗麻疹,必须得用这种龙须柳韵叶子和其他草药配方才行。其他草药都好找,唯有这种龙须柳,方圆百里左右,只有大地主祝百万家才有。祝百万心肠狠毒,他让家丁把守大院,任凭老百姓磕头乞求,他也不肯施舍,却趁机高价出售,勒索平民百姓。老百姓穷得锅底朝天,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来买药呢?

高指导员知道了这些情况,不由得义愤填膺,他向上级主动请示,决定夺取龙须柳。

祝百万听说红军要夺龙须柳,知道自己不是红军的对手,连忙把龙须柳树上的叶子全部捋下来,装在麻袋里,然后带着家丁、民团,逃到毛家洞去了。

毛家洞是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个石洞,地势非常险要,洞旁还有许多枪眼,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祝百万钻进洞后,洋洋得意,他一边派人去叫他的女婿艾阎心带兵来救援,一边在洞里饮酒作乐。高指导员带领三十多个战士,先在对面山上安了几挺机关枪,封住洞:然后向敌人喊话,劝敌人投降。敌人不予理睬,用枪声来回答。于是,高指导员下令进攻。他搭好云梯,第一个爬上去,敌人打了一排枪,高指导员“啊”了一声,从云梯上掉下来。祝百万和民团、家丁们一阵狂喜,高喊:“红军的指导员被打死了!红军的指导员被打死了!”

高指导员并没有被打死,他安然无恙。为了麻痹敌人,他让战士们传出消息,说自己被打死了。晚上,祝百万派人下洞来侦察,便把这个假消息带了回去,祝百万听后十分高兴,他以为红军的头头死了,再也不敢来进攻了,于是撤了岗哨,摆下酒宴,犒赏民团、家丁,静静地等候女婿艾阎心来接他下山。

这时高指导员带领战士们,埋伏在半路上,袭击了祝百万的援军,活捉艾阎心。另外,又打听到毛家洞后山上有个秘密地风眼,于是,他让崔班长带领一部分战士从风眼往里进攻,自己押着艾阎心,装成援军,从正面冲锋。

天亮以前,祝百万和民团、家丁还在“呼呼”睡大觉,红军战士攻进了毛家洞。涸里的民团和家丁们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纷纷举手投降。祝百万一看大势已去,又害怕受皮肉之苦,便开枪自杀了。

当地的老百姓听说红军夺得了龙须柳,一个个兴高譬烈,奔走褶告。高指导员和战士们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把龙须柳送到各家各户。战士们一到老百姓家里,就忙着烧火煎药、还亲自给孩子喂药、洗身子。过了不几天,孩子们的麻疹全好了,下一代又茁生成长起来。予是,许多家长领着孩子,前来给红军磕头致谢,称他们为“得道神医”。许多孩子的名儿,改成了“继红”、“爱红”、“学红”等等。

谁知过后不久,高指导员带领着一部分战士,掩护红军大队转移,却不幸光荣牺牲。

烈士虽然逝去,但龙须泖却依然存在,它成了先辈英雄事迹的见证。我们刚踏进这个学校,老师就讲了这段故事,听了之后,我们都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加倍努力,继承先烈的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更爱惜大院中这棵龙须柳了,经常给它堵土、浇水,使它郁郁葱葱,枝叶繁茂,碧翠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