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梦水梦
29120700000003

第3章 小跳石儿

宽坦的大桥,走起来当然舒服多了。可是,山里的小溪,多得就象老爷爷脸上那繁密的皱纹,条条道道数不清。总不能处处架桥呀。再说,老山顶顶上一不通汽车,二不过马车,小溪的跨度不很大,水也不太深,若要架桥,那才不合算哩。所以,搬几块石头搁在溪上,这小跳石儿就起到桥的作用了;它们同样能将行人送到对岸去。

我们学校的前面,就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上的几块跳石,就是闭上眼睛,我也能说得出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共有多少……第一次去学校报名,是妈妈领着我去的。她给我穿上新衣服,挎上新书包,拉着我的手儿出了门。路上,我嘴里念念不绝地数着数儿,害怕报名时在老师面前数不准而入不了学。过小溪时,妈妈要抱我。我不同意,坚持要自己过;并且一边在跳石上往前跳跃,嘴里一边数着:“一、二、三、四……”正跳着,“扑通”一声,我一脚踩偏,踏进水里。妈妈急忙上前拉住我。可是我的裤腿已经被水浸湿了。妈妈给我拧干了裤腿,然后向学校走去。我的嘴撅得能挂个葫芦,有点儿害羞,怕老师和新伙伴们笑话我笨。

从那以后,我就和小跳石天天见面了。慢慢地,我有了过跳石的经验。这些跳石面积不大,只能踩上一只脚,要想两只脚都踩在上面,半途中休息一会儿是不可能的。因此,过溪时必须精神集中,眼瞅准,脚踩稳,鼓足勇气往前跳,才不至于跌在水里象个落汤鸡,逗人笑话啦。

时间长了,我对小跳石发生了特殊的感情。每次过溪时,我都好象在和小跳石拉着手儿玩耍;过了溪以后,我从心底里对小跳石发出真挚的感谢。小跳石啊,你每日每时,总是那么谦逊安稳,踏踏实实站在水中,与激流搏斗,让行人踩踏你前进。

你在我们生活中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可你从不夸耀自己。你的精神多么高贵啊!

卣小跳石,我想起了吴老师有时下大雨,溪里涨了水,班主任吴老师对我们这些刚入学的娃娃很不放心,他便亲自送我们过溪回家。到了溪边,只见溪水比平时大亍几倍,已经淹到了小跳石的头顶。小跳石被水包围了,眼看就要被淹没。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吓得不敢过溪了。可是吴老师却笑着说:

别害怕,勇敢些认准目标,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停止,只管往前跳吧,一定能到对岸在吴老师的鼓励下,我下定决心,攒足劲儿往前跳了一脚一块跳石,步步准确稳当,终于跳到对岸这无形中锻炼了我们坚强勇敢的斗争意志……

有时洪水太大,把一些较小的跳石冲跑了,这当口,吴老师便跳下水去,把我们一个一个背到对岸。真难忘啊,多少个百鸟苏醒的早晨,他在溪边迎接我们去学校;多少个夜幕降临的傍晚,他送我们过溪流回家去。吴老师那宽阔的脊背,成了我们往返学校的桥梁。那时候,我们爬在他的背上,眼含着激动的热泪,从他那鬓发半白的后脑上,读出了人间的温暖;读出了做人的道理,读到了课本上读不到的许许多多的东西……

洪水落潮以后,小溪又恢复了它平静的面容。吴老师便从山上搬些石块来,重新搁好跳石,于是我们又能自由自在地去学校了敬爱的吴老师,他当时已经年近半百了,却不知疲倦地、长年累月地教我们读书学习。我们这些当时不懂事的小娃子,如今已长成年富力强,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壮年了。可是,学问之山的第一把。土,却是吴老师撒下的,我们怎能不感激他啊。所以我每一次回家乡,同学们都要去拜望吴老师。他现在六十多岁了,头发完全白了,但仍然手握粉笔,给又一代接班人传授知识;仍然挽起裤腿,在跳石被洪水冲跑的时候去溪边迎接小学生们。他早该退休了,却不愿退;乡亲们也舍不得他,他年轻时从城里的师范学校一毕业,就来到了山区。他把一生的精力和青春,都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们看望他的时候,他叫不出我们姓甚名谁,但是,我们却永远记着他,尤其是他在欢送我们毕业离校时讲的一番话,记忆犹新地回响在耳边:

“今天,你们要毕业离校了,我希望你们上了中学,去上大学,去当科学家、教授,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看到你们大有作为,我这个小小的跳石,就非器满意了。”

我们没有使他失望。尽管我们各个人千的工作不一样,但我们人人力争用小跳石的精神要求自己:为建设祖国发挥一砖一瓦的作用,为人类的进步去铺路搭桥,英勇献身!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忘不了溪流上那些小小的跳石儿,也忘不了敬爱的吴老师!

小跳石啊,你是我们做人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