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梦水梦
29120700000026

第26章 看电影,去山那边

说起来可能好笑,为了晚上能看一场电影,我们一整天都会处于兴奋状态的。喝水甜了,吃饭香了,走起路来也有劲儿了。这种情况,住在城里、天天晚上有电影看的孩子们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要知道,我们住在高高的。云缠雾绕的大山顶上,山陡路窄,交通不便。俗语说:上山到天边,下山到河滩;对面喊得应,见面得半天。一个大坡连一个大坡,爬得人腰酸,上山时面朝黄土背朝天,下坡时挺直身子往后仰。电影放映队的叔叔们虽然很辛苦,但也难得到我们那儿去一趟。东一家,西一家,住得又很分散,放电影时,只好搁在大队部或者学校里的大院坝上。

于是,我们就得连夜往返十几里山路,赶着去看一场电影。周围方圆数十里,不管什么地方有电影,我们都会不辞劳苦赶去的,瘾真大啊。

不等太阳落山,我们就闹焦着让妈妈给做饭吃。急急乎乎吃个半盈,便扔下碗,几个孩子一联络,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道路都是熟悉的。从小上山放牛砍柴,上学读书,这的每一条山溪,都在我们胸中装着,眼睛闭下也不会走岔。我们一边往电影场里跑,还一边在荒坡上摘几朵野花,在山溪里摸一会儿小鱼,在山垭上打一阵剑脚……反正在天擦黑的时候,莫麻达赶到放映的地方。山里孩子翻山爬坡的功夫,硬是练出来的咧。

到了电影场,我们端来几块石头当板凳,端端正正的坐到了最前边。

不管是什么影片,我们都有兴趣,当然最喜欢打仗的,抓特务的内容。有的影片,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象《卖花姑娘》,恐怕看了五六次了,并且每看一回就流一回眼泪。如果还放映,我们还会跑很远的路去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影片故事很感人,另一方面是我们太爱看电影,文化生活太贫乏了。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了,我们还得往回赶。如果天上有一轮圆圆的,明亮的月亮,算是大家运气好。如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么走起山路来就真糟糕。家里有手电筒的,捏亮了手电筒;有小灯笼的,点燃了小灯笼,没有这些的,就只好捆一把竹梢子做火把,来照亮各自的道路。

归来的一路之上,大家的兴致更高,有时候还为一个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谈论的中心,自然是当天晚上的电影。记得看了影片《小兵张嘎》之后,我们人人都很激动,一方面对张嘎的机智勇敢赞不绝口,一方面又幻想自己如果处于战争年代,也会是个出色的小游击队员的,只可惜现在生活太平静了,无法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施展自己的本领。

夜更深了,山里更静了,露水落下来,使我们的衣服变得有些潮湿,一阵寒冷袭上了身。我抬头向远处一望,哟,满山遍野,到处都亮着一点点灯光,还有被灯光映出的一个个、的身影儿。原来,翻山越岭去看电影的,并不只是我们一个小集团呀,难怪放映场上坐得密密麻麻。我兴奋起来了,于是把火把一举,大声呐喊道:

“吆嗬嗬……”

我的喊声,在山谷里回响。顿时,满山遍野的火把都举了起来,都发出了应和的喊声:

“吆嗬嗬——”

火把被风一吹,显得更加明亮了,远远看上去,真好象密密麻麻的繁星,落在了黑夜的山坡上,这情景,简直壮观极了。

啊,原来,大山的黑夜不是平静的,一颗颗童心,正在强烈地跳动。我们不安于生活的贫困,不安于日月的单调,我们渴求欢乐,渴求知识,渴求得到更多更广泛的东西,当然,也包括看一场电影这个小小的满足。

为了看电影,我们去山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