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知道乾隆又在刁难自己。无奈,只好领旨走向河边,同时思考着如何解决难题。不一会儿,纪晓岚就跑了回来,对乾隆说自己投河不死的原因,让乾隆不得不笑起纪晓岚的“狡猾”,事情便不了了之。
纪晓岚是怎么解释自己投河不死的原因的?
纪晓岚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总是能把难题一一化解。乾隆无端端说要他投河死以表忠心,他当然看出了皇帝的“居心”。当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是保住自己的清白,但是,他纪晓岚真的要投河而死的话,岂不毁了一世的英明?
362智斗和
尚书和一直把侍郎纪晓岚看做眼中钉,总是想尽办法要戏弄纪晓岚。
有一次,他和纪晓岚正在花园里饮酒。忽然,一条狗从他们身边走过。于是,和珅就指着狗,微笑着问纪晓岚:“是狼是狗?”纪晓岚自然听出了其中的讽喻。于是,只用了一句话,便从容不迫地回答并反击了和珅。
纪晓岚是怎么回答的?
“是狼是狗?”实质是运用讽喻,把“侍郎是狗”移植过来,讥嘲纪晓岚。好在,和珅所言,也不过是个疑问句,只要答得巧妙,仍然可以反败为胜。
363幽默解难
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正行驶在公路上。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整个车厢里的人都被摇晃了一下。这时候,有一个小伙子竟然随着汽车的急刹而倒在了一位姑娘的身上。姑娘生气地说:“德性!”
小伙子急忙回了一句,惹得众人不禁大笑起来,所有的窘迫都消失在空气中。
小伙子是怎么回那位姑娘的?
姑娘家的,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有人来“投怀送抱”,怎么样也是有点反应的。不过,小伙子也冤,估计这辈子都没有这么主动地扑向过谁。既然姑娘也就那么一嘀咕,不如顺势把某些特性移植过来,一笑了之。
364巴察的发明
巴察是美国的皮货商。他很喜欢到纽芬兰的海边去,在那里的冰面上凿洞钓鱼。每一次,他都把钓上来的鱼放在冰上。很快,放在冰上的鱼便被冻得硬邦邦的。当他把鱼带回家的时候,鱼身上的冰还没有融化。更令他惊奇的是,这些鱼吃起来竟然很鲜美,跟没有被冻过的鱼吃起来是一样的味道。
后来,根据这个有趣的现象,巴察便开始了他的研究发明。你能猜出他发明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吗?
商人的眼光一般都是精明的。精明的眼光,不会轻易放弃任何的一个细节。冰过的鱼跟没有冰过的一样鲜美,可见奥秘尽在其中,只是未必有谁去关注。这种特性的存在一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便会创造出更多更充分的“物尽其用”性。
365由裙子得来的灵感
可口可乐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公司大力征集新型饮料瓶的设计方案。他们要求,饮料瓶的样式要新颖,人们在拿着的时候不会轻易滑落,而且要让饮料看起来要比实际装得多。
为了获得可观的专利费用,年轻的制瓶工人卢托也在费尽心思地构思着,甚至在约会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过。那一次,他和女友相约在公园见面。等了一会儿,他的女友出现了。她身上穿着一件膝盖上部较窄、腰部显得线条很美的裙子。由于裙子的衬托,女友看起来亭亭玉立,非常漂亮。
后来,卢托竟然因此而顿生灵感,最终获得了设计的专利。
卢托是怎么做的?
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明确要求,饮料瓶一定要新颖。而要新颖,就要敢于突破常规,学会创新。当你看到某些可以用的东西时,不妨试试移植的方法,把你需要的特性移植过来,也许就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事物。
366问题太简单
爱因斯坦的司机是个机智的小伙子,记忆力非常好,脑子也非常灵活。
在提出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总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到各个地方去演讲,非常劳累。有一次,爱因斯坦又要赶往某个大学进行演讲,途中却感到一阵头晕。司机让他回家休息,但是爱因斯坦又不想食言,坚持要去。司机无奈,便试探地说:“要不,这场演讲会我代替你来讲?”原来,司机跟着他太久,演讲都可以背出来了。
最后,司机真的代替了爱因斯坦上台演讲,而且讲得很精彩。但是,这时候,却突然有个教授问了“爱因斯坦”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所幸,思维敏捷的司机很快便想到办法“回答”这个他根本不懂的问题。
你知道这个司机是怎么做的吗?
阴差阳错,司机居然可以成功地帮助爱因斯坦完成了演讲。但是,鬼使神差,偏偏要出现教授的深刻提问,自然让司机招架不住。但是,庆幸的是,真正会的人——爱因斯坦就在身边。
367“小西湖”
有一对父女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小商店,专门经营旅游工艺品。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后来,女儿留意到,许多游客总是站在西湖边上,欣赏着美丽的西湖风景,个个都是一副流连忘返、恋恋不舍的样子。甚至于,他们都想把西湖带回家里去。
这一现象让她灵机一动,后来果然制造了一批新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她是怎么做的?
对于开商店的人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满足了顾客,生意自然会源源不断。人们喜欢西湖风景,想把西湖带回家,就想办法帮他们把它搬回家。
368 100块钱可以买一头驴
有一个班主任发现班里少了一个学生,于是决定上门去找家长。
辍学学生的家长是个农民,说是学费太贵了。他对老师说:“我要教育我的儿子!免得他以后成为一个愚蠢的人。”老师不动声色地回答道:“你做得对,但每个月要交100块钱。”家长说:“这数目可不小,我可以买一头小毛驴。”
结果,班主任只说一句话,便说服了家长让孩子继续上学。你知道这个班主任是怎么说的吗?
100块钱的事可大可小。大的话,可以误了孩子的前程,让他一辈子都过着没有知识的愚蠢的生活;小的话,也就可以买到一头驴。对于农民来说,一头驴也是很宝贵的东西。但是,驴又怎能与孩子的前途相提并论呢!
369马雅可夫斯基巧对发难
马雅可夫斯基是俄国的著名诗人。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非常的幽默风趣。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讥笑和发难。有一次,有人贬损他的诗歌,说:“马雅可夫斯基,你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也不能感染人。有什么好呢?”
你知道马雅可夫斯基是怎么回答的吗?
谁人背后无人说?何况,人怕出名猪怕壮。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声在带来掌声的同时,自然难免也有喝倒彩的人给他泼冷水。认清了这个现实,自然可以平静地面对各种讥嘲。诗歌只是诗歌而已,而不是别的东西。
370没有什么
有一个人背着很重的东西在路上走着。东西太重,竟从肩上掉了下来。他请求身边的路人帮他扶上去。路人问他给多少工钱,那人说:“没有什么。”当路人帮他扶东西到肩上的时候,路人却问那人要“没有什么”的酬劳。
两人争执不已,最后竟吵到了法官哪里。法官听了两人的叙述后,对原告路人说:“你告他有道理,你过来,帮我把这本书拿起来!”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法官便给了路人“没有什么”了。
法官是怎么做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也一样。“没有什么”原是一种拒绝性的回答,帮助人的人却偏偏要把它当成“酬劳”,还为此而闹到了官府,也不知道该让人笑还是让人哭。不过,既然没有的东西你都能说“有”,自然也能根据你说的“有”来创造新的了。
371三兄弟打了多少柴?
有一位老先生,老年得子,为了纪念是晚年所得,便给儿子起名为“年纪”。谁知,第二个儿子跟着出世,老先生希望儿子将来有学问,于是就叫他“学问”。到了第三个儿子来的时候,老先生便自我解嘲,起名为“笑话”。
因为老先生的溺爱和迂腐教育,儿子长大了没有成才的,倒是惹出不少笑话。老夫人对此非常不满。有一次,老先生让三个儿子上山打柴。三个儿子回来后,他便问老夫人三兄弟打了多少柴。
老夫人便趁机发泄了自己的不满。你知道老夫人是怎样回答的吗?
“年纪”倒也尚且可以接受,“学问”倒也可喜。可是,这所谓的“笑话”,也的确让人无语。但是,在父权为中心的世界里,似乎老夫人也确实无法表示不满,何况她本身识字就不多。但这也不表示她是愚人,现在刚好有机会了,不会抓住机会的人就是傻子了。
372都该下大狱
宋朝年间,曾发生过一个聪明的演员救了宫廷厨师的故事。有一次,宫廷有个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激怒了高宗皇帝。高宗一气之下,就把那个厨师关进了监狱。
没过多久,在一次表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样子,互相询问对方的生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就在这时候,另一个演员跑到了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
高宗不解,后来一听解释,竟然大笑起来,并赦免了那个馄饨没煮熟的厨师。
那个演员是怎么解释的?
为了馄饨而把厨师关入大牢,实在过于大动干戈,没有必要。但是,治罪的人是皇帝,是天子,似乎也只有“听”的命了。但是,思维的天地是广阔的。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通过原本不同的两个“生”混淆,从而救人于非命。
373牧童的发现
美国有个小牧童,名叫杰弗斯。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羊群赶到牧场,并监视它们不得越过铁丝网到相邻的菜园里吃菜。
有一回,小杰弗斯睡着了,没看到羊群越过了界线,羊把菜园搅得一塌糊涂。他因此受到了老板的斥责。后来,他观察到,在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虽然那里没有更牢固的栅栏,可是羊群从不在那里过去。
因为这个,小杰弗斯后来发明了一种栅栏,并申请了专利。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有栅栏的地方,羊群可以冲破,从而在菜园上搞破坏。没有栅栏的地方,却偏偏没有羊群的足迹,成为安全的区域。因为,那里有玫瑰,羊群不在那儿过去自然不是因为玫瑰的美丽,而是因为玫瑰的刺。
374“头”与“脖子”
有一个人是有名的“妻管严”,但在外面却摆出一副大男子主义的神态。
有一次,他和朋友闲聊,说自己在公司里是“头”,在家里也是“头”。结果,却被孩子听到了,并向母亲报告。他的妻子对回到家的他冷冷地说:“你是家里的‘头’,那我咧?”
你猜猜,这个人将怎么解释?
说自己是“头”,其实也无非想趁妻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满足一下做丈夫、做男人的虚荣心。偏偏有意无意让孩子听到并打了小报告,于是激怒了妻子。不过,既然此“头”非彼“头”,却可以如此联系在一起,自然“妻管严”的他就不会想不到用移植思维来开拓新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