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狱是佛教里两个极端的象征,正是由于地狱的残酷,才反衬出天堂的无限美好。宝顶山的“地狱变相”浮雕,以其夸张变形的手法,逼真地呈现出地狱里的阴森恐怖。走近观看,仿佛置身于寒冬腊月时的冰窖,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又或者陷入到深不见底的黑洞,魑魅魍魉吓得人魂飞魄散。
地狱,意译为“可厌”或“苦具”,意指无喜乐爱憎,无自由,是佛门“十界”、“六道”中的恶道之最。据佛门业报轮回说,众生死后,灵魂出窍,魂归地狱。针对生前的善恶罪孽行为,罪鬼在地狱接受审判,复归轮回,地狱是罪恶之人死后灵魂受审伏罚之地。
中国原始宗教素有魂归幽都的说法。《山海经》有“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的记载;屈原在《招魂》里写有“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之句。自佛教地狱鬼神之说传入中国后,与民间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了“阴曹地府”的鬼神系统。掌管地狱事务的,为护法神之一的阎魔罗。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受佛祖嘱托,主宰地狱世界的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成为阴间的最高统治者。而牛头马面则成了阎王的鬼狱卒,听其调遣,追捕亡灵。
本龛“地狱变相”,是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的混合物,又是幽冥信仰与地藏信仰的结合。整壁浮雕共分四层。最上面为十方诸佛,据说众生若日念佛千遍,可免受地狱之苦。中间主像为地藏菩萨,“地”指大地,“藏”象征储存,喻其功德无量,就像大地所蕴藏的能量一样。相传地藏王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名目犍连,简称“目连”。他曾在释迦佛祖面前发下宏誓:“地狱不空,不证菩提,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众生度尽,方愿成佛。”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目连救母”故事,更是使他家喻户晓。
地藏王两侧,分别为“十王”和“两司”,统称“十二殿”。“十王”即秦广王蒋、楚江王厉、宋帝王余、五官王吕、阎罗王包、卞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轮转王薛;“两司”即速报司和现报司。
第二层下侧,刻有杆秤一把,秤钩上吊着一个醒目的“业”字。“业”即“业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人死后,灵魂入地狱时,经“十王”审判完毕,还得在业秤上秤一秤,看看善业和恶业的比重,以示“公平公正”。然后,再根据所秤结果作出“终审判决”,论级入狱。
第三、四层,则为十八层地狱的酷刑展示。由右向左依次为:刀山地狱、油锅地狱、寒冰地狱、剉碓地狱、锯解地狱、铁床地狱、黑暗地狱、粪秽地狱、矛戟地狱、镬汤地狱、铁轮地狱、刀船地狱、饿鬼地狱、阿鼻地狱、截膝地狱。
综观整组地狱变相,犹如在观看古代那些因犯法入狱者的受审、受罚全过程。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但人世间有法律,阴间照样也有律法,而且,阴间的刑罚比人间更苦。它采用的是“鬼办法”,是“去人性化”的。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避免在人间受到法律制裁呢,只有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但仅仅这样还不够,从佛教的角度看,在人间遵纪守法的人,死后未必能逃脱地狱之法的制裁。一个人的行为看上去中规中矩,不代表他的内心没有邪恶。犯罪不一定都要杀人。杀人也不一定都得用刀。一个人藏在心中的刀,往往比握在手中的刀更为锋利。何为地狱?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其实,真正的地狱并非他人,而是自己,自己的心。心即地狱。心魔不除,人将永难安宁。
如此说来,人若想免遭“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审判,唯有心净存善,表里如一,并学会忏悔和感恩,方可脱离苦海,达到天堂般的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