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居家自疗手册
29115400000023

第23章 学会为自己量身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疗法的好处虽然显而易见,但冠心病患者却不能盲目地实施运动疗法进行锻炼,在运动锻炼前最好能为自己开具一张科学的运动处方。

所谓运动处方,就是根据自身疾病的病情、身体状态及康复目标等因素,以运动处方的形式,为自己确定恰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部分,关系到自身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的分级标准有最大耗氧量、代谢当量、心率和自觉费力程度四种,尤其是后两种更是经常使用。

(1)心率

心率与耗氧量有直接关系,且很容易测得,所以常被用做运动强度指标。一般健康者的运动强度定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85%,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40岁以上的患者,锻炼时最高心率以不超过120次/分为宜,有心绞痛史的患者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宜控制在110次/分以下。

(2)自觉费力程度

运动是否适宜,自己一般都可以感觉到,如运动时轻松自如、全身发热、出汗,运动后有轻微的疲劳感等都是正常的表现;如果运动比较吃力,运动后疲劳感很久没有消除,则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宜从事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以不出现心慌、胸闷为宜,刚开始锻炼时,应循序渐进,从较小运动量开始。

2.运动时间

运动持续的时间应视运动强度和患者的自身情况而定。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时间以平均每天30分钟为宜,具体可根据身体情况、年龄、心脏功能状态等因素来确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3.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即指运动次数,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冠心病患者以每周运动3~5次为宜。

4.运动形式

冠心病患者以选用大肌群参与、具有节律性、反复重复的动态有氧运动为宜。

具体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可选择散步、慢跑、快走、保健操、太极拳、游泳、打球等运动项目。

5.运动程序

运动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热身运动

每次运动开始前,要先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包括两部分,一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前缓慢的步行,目的是升高体温,使机体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做好运动准备;二是肌肉伸展和关节运动,目的是避免运动中肌肉和关节受到损伤。

(2)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冠心病患者宜采用间断型或间断循环型的运动训练形式。

(3)整理运动

整理运动是指在每次运动训练结束后,应有恢复期,使机体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避免由于突然停止运动而引起并发症。

整理运动,包括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整理呼吸、肌肉伸展和关节活动等,一般持续时间为5~10分钟。

6.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是指通过一定时期的运动训练产生效果后,应以较低的运动强度坚持长期训练。研究发现,运动若停止两周,体力便开始下降,若停止数月,疗效可以完全消失,体力会降至训练前水平。

健康知识储备库

对于上班族冠心病患者,如果抽不出专门的时间锻炼,可在工作、生活中见缝插针地健身,长期坚持,也可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比如:

(1)早晨醒来后,不要着急起床,可以揉揉眼、搓搓脸,随意屈伸上肢各关节、伸伸懒腰,下肢可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数十次。

(2)上下班提前两站下车,步行10~I5分钟,走着去单位、回家;在单位和住宅不乘电梯,有意识地走楼梯。

(3)工作间隙,可见缝插针地做做养心健身操。

(4)晚上入睡前,用热毛巾擦拭全身,既能活跃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又有助于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