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这个最后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结发六十多年的妻子──杨绛。这是他这辈子最放心的"朋友"了,有她在,他什么都放心。
杨绛按照他最后的要求,涉及丧事的一切从简。在医院,杨绛为钱钟书换上了他最喜欢的衣服行装,好几件都是她亲手做的。之前杨绛要把这些旧衣服捐出去,遭到了钱钟书的阻拦,他说这些衣服"慈母手中线",丢不得,因为舍不得。
钱钟书在医院的告别式,一些得知了消息的人在这里做了凭吊,人很少,房间里也没有布置鲜花和挽联,只是"穿戴整齐"的钱钟书安静地躺在那里。钱钟书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深蓝色的贝雷帽,灰色的围巾,像之前他常常打扮的那样,安静得像睡着了,陪伴他的只有白的床单、青的松柏,还有杨绛亲手扎制的花篮,里面有紫色的勿忘我和代表纯爱的玫瑰……
最后送行的,也只有家人,还有闻讯赶来的至亲朋友,一切都按照他最后嘱咐的进行的,将他送到八宝山的火葬场。在火化之前,杨绛最后一次掀开那盖在脸上的白布,仔细看着他的脸,静静地取下眼镜,目送着他进入火化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分开,那句"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依然响在耳边!
大家怕她太伤心,劝她离开,休息一下,她不肯离开,就站在那里,最后的这一站,她也要守着他,像过去这六十三年经历的每一件大事一样,她都要守着他。
最后他的骨灰就近抛撒了,所有的事情跟他嘱托的一样。有人跟杨绛说,可以把葬礼办得隆重些,但是杨绛还是坚持这么做。她也婉拒了大家送的鲜花和挽联,以及其他的一些表示。
所有的事情办完之后,疲惫的杨绛回到住所,现在剩下钱钟书安排的最后一件事要做好:好好活!她与钱钟书相扶相守六十三载,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什么叫作纯净的婚姻。
杨绛只求能比钱钟书多活一年就好,这样她便能很好地照顾他到最后,也应了那句话"夫在先,妻在后",她的愿望实现了,也别无所求了。杨绛说自己是钱钟书的尾巴,两个人互敬互爱一辈子,钱钟书对她是十分崇拜的,还说在翻译方面,杨绛要比自己做得好。
钱钟书住院之时,有人带着钱钟书的诗集《槐聚诗存》想请他俩签名,到了才知道钱钟书已经住院半年多了,康复的时间依然遥遥无期。不过杨绛代钱钟书签名盖章,还特意把钱钟书的名字写在她名字前面,她还一边盖章一边微笑着说:"夫在前,妻在后。"
在钱钟书离世的那段时间,一位朋友上门去探望杨绛。进门后还没说话,看到杨绛一个人坐在那里,孤孤单单,来的朋友止不住地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杨绛忙拉过她的手,安抚她说:"你比钱瑗小四岁吧?傻孩子,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钟书前面,你想想,钱瑗、钟书受得了吗?所以,这并不是坏事,你往深处想想,让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刚刚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还安慰替她伤心的人,她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坚强,让人不得不敬重她。她用她的大爱守护着爱人和女儿,守护着她心中的家。
之后的日子,杨绛就更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只在家安静地看书,很多人想上门拜访,也都被她一概拒绝了。她爱读书,赋其为一种精神的享受。
书中的世界,一直是她和钱钟书所向往的,之前每到一个地方,最爱的便是图书馆了。她爱读书,读书可以带她去"串门儿"。每一本书后面都有一扇门,只要你打开书,便可以轻松地了解这扇门后的故事。
杨绛写过一篇名为《隐身衣》的散文,文中提到她们夫妻俩最想要的一样法宝便是"隐身衣",这样就可以"大隐隐于市",躲开喧哗世界,专心看喜欢的书,她也很喜欢英国诗人兰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喜欢"隐身"的生活,不被人打扰,自由地思考和读书,这是她跟钱钟书一生的愿望。低调、睿智、平静是她的关键词,她很欣慰自己"甘当一个零",从最低点出发,每一步都是进步。而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先学会含忍。
杨绛年事已高,身体也大不如前,但她依然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继续工作。她想把钱钟书生前很多没有整理完的稿子和笔记整理出来出版,也算继续做他的助手了。
杨绛曾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她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时间很紧张,她生怕做不完。
钱钟书有很多手稿,被放在抽屉里、柜子里、箱子里、麻袋里、书桌上,零零散散,跟着他们辗转多地。很多人来电话,想要出版钱钟书的东西,但是钱钟书坚持要自己审过才行。
现在钱钟书走了,这个工作杨绛就接了过来,她自称是"钱办主任"。这些稿子有些因为颠沛流离已经破碎,她就一点点地拼起来,粘好,然后装订起来,重新审一遍。
也多亏了"钱办主任",让钱钟书更多的优秀作品能够出版面世,否则会成为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虽然这些稿子出版前,没有经过钱钟书亲自确认,但是杨绛也舍不得就这样"放弃"它们,所以还是决定作为资料出版了。
很多手稿字迹已经模糊,杨绛就凭着自己对钱钟书的了解,一点点复原着,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一段时间杨绛常常失眠,怕来不及做完这些事,愧对了钱钟书。
数量庞大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手稿数量,经过杨绛后期的整理,共有外文笔记一百七十八册,总计三万四千页;中文笔记三万多页;"日札"二十三册,两千多页,加起来共有四十卷之多,这其中她倾注的精力可想而知。
外文笔记涵盖了英文、法文、德文、意文、西班牙文、拉丁文等多国文字,大部分都是手写的,记录读到一本书第几页第几行的所思所想。杨绛不太懂德文和意大利文,作为《围城》的德文翻译莫芝宜佳博士帮了她不少忙,她也是最早翻译《管锥编》的外国学者之一。钱钟书中文的笔记则是跟日记混在一起的,在记录每天发生什么事的时候,也记录当日读了什么书,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因为之前特殊时期的涤荡,很多稿子已经支离破碎了。
而"日札"就是单纯的读书心得了,大部分是中文书写,也穿插了外文,所读的书,古今中外,种类繁杂。有人说钱钟书记忆力超强,能够过目不忘,但是只有杨绛知道,钱钟书是好读书,且会读书。他很认真地做笔记,而且好的书他不止一遍地读,多的时候会读三四遍。
最后,《钱钟书手稿集》出版的时候,杨绛依照两人之前的约定,为该书亲自题写了书名,作为纪念。
出版社对此书也十分重视,希望最大限度地还原钱钟书先生的手稿,引进了最先进的扫描仪,也指派了专门的人来负责这件事。前后共耗时两年,工作人员将每一篇扫描下来,分成小区,然后每小区用技术手段去除污点,再调整清晰度,达到力所能及的效果。
出版这套手稿的项目在二〇〇〇年耗资三百万元,是一笔很大的资金,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人类历史保存了这份难得的资料,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杨绛了却了心中一件最大的事。
《钱钟书集》收录了钱钟书全部著述,全书都为繁体横排,对《塞上》、《柳枝词》、《对雪》、《寒食》和《村行》等宋诗做了注释,杨绛也倾注了很多心血。
"钱钟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六十年来,他就写了几本书。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钟书集》只能是菲薄的贡献。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杨绛如是说。
人生最坦然的时刻,便是来到了生命的边缘,可以平静地回首一生的往事。很多事情在发生的时刻变成了巨大的怪兽,看似不可战胜,看似没有希望,回首之时,却只是一记笑谈,云淡风轻般寥寥几字便带过了;有些事情当时觉得是件莫大的幸事,到头看来,也只是个苦难的伏笔。这是只有历尽人世沧桑后,才能体会得尽的人生奥义。
作为家里留守世间的人,杨绛安静地完成每一件余下来的事,世间繁杂故事,皆已淡然。百年的沧桑此时只是额头的几条浅浅的纹路,头上丝丝的白发,还有从内而外散发的淡然,留下的文字只是证明她和他们,都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