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糖尿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29111300000004

第4章 监测与护理

糖尿病病人要学会自我检测

1.糖尿病病人自我检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通过有效的糖尿病检测,可以了解血糖以及其他导致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血压、血脂、体重)的情况,以便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调整药物、膳食和活动,使病人的内环境尽量保持在理想的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糖尿病病人自我检测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手段

通过糖尿病检测,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与饮食、情绪、运动相关的血糖变化,有利于加深病人对糖尿病状态的理解,增强对保持稳定血糖的信心,从而成为自我管理的手段。

糖尿病病人要监测哪些内容

在临床症状方面,要密切观察症状以及体征的变化。“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症状好转,说明病情已逐步获得控制。相反症状加重,说明病情控制欠佳,甚至恶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出现心慌、饥饿感、出冷汗、头昏,说明有低血糖,应尽快进食糖水、糖果、饼干、面包等食物,但是那些只用阿卡波糖来控制病情的病人一旦出现低血糖,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因为这些病人进食上述食品可能无法纠正低血糖。

糖尿病病人的定期检查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病人应该每周检测1次血压,定期检查心脏大小、心率、心律,下肢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改变,腱反射,皮肤触觉、痛觉、温度觉。在化验方面,每3个月需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1年至少检查1次血脂、尿蛋白、肾功能、眼底。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及时予以相应的治疗。

糖尿病病人如何自我检查尿糖?其准确性如何

以往尿糖检查多采用将班氏试剂加入尿液中加热后观察试剂变色以及沉淀来初步判断尿糖的多少。目前,尿糖的自我检测均用尿糖试纸,用比色法来判定尿糖的多少。需强调的是,尿糖的自我检查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因为:

1.试纸与尿液接触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尿糖结果。

2.病程长的糖尿病病人,尤其伴有糖尿病肾脏病变的病人,由于肾糖阈的升高,此时尿糖反映的水平往往低于实际血糖水平。

3.尿糖反映测定几个小时前的血糖水平,而不是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

4.糖尿病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病人,常常不能排空膀胱里的尿液,其尿中可能包括更早期的尿,因此测定的尿糖不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情况。

5.正常人的肾糖阈是10毫摩/升,因此血糖低于10毫摩/升时尿糖均表现为阴性。

6.妊娠妇女、老年人肾糖阈有改变,尿糖不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

因此,尿糖测试方法已逐渐被淘汰,但是对于经济有困难的病人,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糖尿病人怎样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自己的血糖

一般采用静脉抽血测定血糖。但是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这种方法更方便、简单。采血少,结果比较准确,病人可以自己操作,根据病情可以随时按需进行检测。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血糖仪有美国强生公司的One TouchⅡ、法国雅培公司的血糖仪和罗氏公司的Gluco Trend等。这三种血糖仪准确性和性能相差不多,测定方法都比较简便,结果也很准确。当然,由于手指血糖本身比静脉血糖要高1.0~3.0毫摩尔/升,所以,测定手指快速血糖主要用于糖尿病的随访,而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用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的方法如下:

1.操作前准备:先用温水洗手,准备好血糖仪、试纸、酒精棉球或棉签、采血笔、针头。

2.按下主开关,检查仪器代码与采用试纸代码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调整仪器代码或更换芯片。

3.取出试纸,将瓶盖盖好,试纸插入,有圆洞的正面朝上。

4.取下采血笔盖,将采血针插入后冉旋转采血针保护盖,取下采血针保护盖,将采血笔盖放同原位。酒精消毒手指皮肤后将采血笔笔端放在手指侧面,按下按钮,轻轻挤压出一滴圆弧形指血。

5.将足量的血滴人试纸圆形测试孔,注意要覆盖整个圆形测试孔。

6.注意事项:酒精消毒后,要等到手指干后进行测试;试纸不用时,要将盖子盖紧,防止潮湿而使试纸失效;清洁血糖仪时用沾清水的棉棒或软布清洁测试区,避免使用酒精、含氨的清洁剂、玻璃清洁剂等。

自我检测血糖适合于哪些人群

糖尿病病人均应进行自我血糖检测,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药物调整初期、1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次数多、应用胰岛素泵、血糖高的妊娠妇女、对低血糖反应低、平时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对控制稳定的Ⅱ型糖尿病,可以减少检测次数。检测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调节药物剂量,也便于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多长时间测一次手指血血糖为宜

血糖检测的次数因人而异。对病情稳定的Ⅱ型糖尿病,可以每周1次,检测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对Ⅱ型糖尿病药物调整初期3天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对低血糖没有反应的病人,至少每天测4次(空腹、中餐前半小时、晚餐前半小时、睡前);对使用胰岛素泵、平时血糖波动大、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应于早晨空腹、餐前半小时、餐后2小时和睡前7次测定血糖便于调整胰岛素;对于夜间有出冷汗、心慌有饥饿感者或早晨血糖始终控制不好的病人,还应检测午夜血糖,以便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便于及时调整药物。

血糖仪测定的手指血血糖准确吗?检测结果与静脉血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

血糖仪使用毛细血管血(包括红细胞和血清),而平时病人抽的静脉血所做的血糖是血清或血浆的血糖,因为血清或血浆除去了含糖少的红细胞,所以空腹时静脉血的血糖值一般比毛细血管的血糖值高10%~15%。生理情况下,毛细血管血大致相当于动脉血,所以进食后由于胃肠道吸收的糖先进入动脉,再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经代谢后回到静脉系统,因此进食后血糖仪测得的毛细血管血糖值比同时检测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高1~3毫摩尔/升。

糖尿病病人一定会发生尿毒症、失明或截肢吗

前面提到了糖尿病的多种晚期严重并发症,如肾病久了可致尿毒症,眼病厉害了可致失明,老烂脚要截肢才能保住生命等,这一切听起来非常可怕。其实,并非每个糖尿病病人都会发生这种严重情况,只要能做到血糖长期理想控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还是可以避免的。目前,国外完成的两项大型研究--对Ⅰ型糖尿病病人的为期5年的DCCT研究和针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的为期10年的UK-PDS研究都明确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肾病、眼病、神经病变等)发生率大大降低,使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等)发生率也降低16%之多,白内障摘除率下降24%,视网膜病变恶化减少21%,尿微量蛋白异常的比例也减少了33%,而出现血肌酐增加1倍(肾功能衰竭)的情况更是减少了60%。以上确凿的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病人下定决心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危险因素,是可以避免出现上述可怕的并发症的。

糖尿病会影响病人的寿命吗

因为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罹患糖尿病后,如果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就会危害到体内的主要脏器和微血管等方方面面,使不少病人因为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我国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即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或卒中,这些并发症均会影响病人的寿命。反过来说,若能配合医生用药,坚持饮食控制和锻炼,减少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使自己的血糖稳定控制(空腹血糖在7.0毫摩/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升以下,HbAlc<7%),那么,就可大幅度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他们同样能像正常人一样长寿,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属最佳控制

平素,在门诊时经常听病人这样议论:“你的餐后血糖只有4.9毫摩/升,很好!”或是问医生:“我的血糖怎么又高了?上次6.5,这次到了7.3,太高了!”而有的人血糖降到10毫摩/升,即心满意足了。那么,到底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属最佳控制呢?这个问题还是应该根据建立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和科学分析之上才能回答。上文提到,国外DCCT、UKPDS等大型研究证实了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慢性并发症发生。因此,在此数据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同我国专家提出了Ⅱ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兹列表(表8)如下:

表8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

良好一般不好

空腹血糖(毫摩/升)4.4~616.1~7.0>7﹒0

随机血糖(毫摩/升)4.4~8.08.0~10.0>10.0

糖化血红蛋白(%)<6.56.5~7.5>7.5

当然,以控制在能达到上表中第一列“良好”的水平才算达到了最佳控制。

怎样留24小时尿

24小时的尿糖定量,在观察病情变化中,有其重要参考价值。能否留好24小时尿,将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科学性及临床意义。

1.具体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点主动排尿,因这次是8点钟以前产生的尿,应弃之不要。

(2)8点以后至次日8点,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里。

(3)次日8点也应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出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0毫升,送化验检测。

2.注意事项:

(1)把收集的尿液放置阴凉的地方,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2)气候炎热时需要在尿液中放防腐剂,以免尿糖分解、发酵及细菌繁殖而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怎样使用尿糖试纸

由于尿糖试纸具有快速、方便、价廉的优点,现在已被广大糖尿病患者所采用。通过将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能得出测定结果。

化验结果表明,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由于试纸的颜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样,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十”,说明尿中含糖0.3~0.5g%;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十十”,说明尿中含糖0.5~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十十十”,说明尿中含糖1~2g%;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十十十十”或以上,说明尿中含糖2g%以上。

使用试纸时,需把一次所需要的试纸全部取出,盖紧瓶塞,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怎样使用酮体试纸

当糖尿病病人并发感染或创伤时,常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因此检查尿酮体是必不可少的。具体作法如下:将尿酮体试纸浸入尿液中,约1秒钟后取出,2分钟后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可得出测定结果。

结果判断:呈淡黄色,表示尿中无酮体;呈深黄色,酮体一个加号“+”,尿中含酮体量0~15毫克/100毫升;呈淡紫色,为二个加号“++”,内含酮体量15~40毫克/100毫升;呈紫色,为三个加号“+++”,内含酮体量40~80毫克/100毫升;呈深紫色,为四个加号“++++”,内含酮体量80~100毫克/100毫升或以上。

在什么情况下尿糖容易出现阳性而血糖正常

1.有15~25%的正常孕妇,尤其在妊娠后几个月,有肾性糖尿,分娩后尿糖消失。肾性糖尿并不受食物量和胰岛素的影响,而受肾小球滤过率等的影响,故可见尿糖阳性,但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都正常。

2.少数正常人,在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之后,可出现暂时性糖尿,但血糖正常。

3.进食大量的果糖或半乳糖,可引起尿糖阳性,但血糖正常。

4.一些药物如吗啡、链霉素、非那西汀等可出现尿糖假阳性。

5.糖尿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当血糖值正常时,常见尿糖阳性反应。出现尿糖,目前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率;

2.动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3.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4.肾糖阈。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和动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便会出现尿糖;如果有动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增高,而肾小球滤过率低,葡萄糖肾糖阈值增高,糖尿病人血糖超过250mg/d1时,尿糖却一直是阴性。所以认定糖尿病不能单纯以尿糖为标准。要综合地看症状和血糖。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当血糖高而尿糖呈阴性反应时,应首先排除尿糖试纸、试剂有无失效的情况,其次应了解尿糖的产生取决于肾糖阈的阈值和血糖的高低。正常人肾糖阈值为160~180mg%,肾糖阈低或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尿糖,但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如肾小球硬化症等)时,肾小球滤过能力降低。肾糖阁值升高,虽然血糖高而尿内不排糖,所以尿糖检查可呈现阴性反应。因此,糖尿病人不能单纯以尿糖来衡量糖尿病的轻重。

糖尿病早发现可自查耳垢

糖尿病人由于耳部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形成较多耳垢,且其形成常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因此曾对120名可疑糖尿病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结果发现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而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亦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上述情况相类似。为此,凡感耳痒,且耳垢明显增多者,应警惕糖尿病发生的可能。采用检测耳垢葡萄糖含量法不仅简单易行,且敏感度高。又因具有能在糖耐量试验还未出现异常时,耳垢内已出现葡萄糖的先知功能,若广泛应用于人群调查,则可及时发现早期或隐性糖尿病患者,为早期诊断糖尿病创造条件。

为什么低血糖时病人有心慌、受抖、多汗现象,甚至发生胡言、打人、抽搐及昏迷

心慌、手抖、多汗是典型的低血糖表现。由于低血糖反应,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故临床上可见心慌、手抖、多汗。早期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意识到有低血糖发生的可能,可吃些食物,十几分钟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血糖是脑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低血糖时,人体组织可利用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但脑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脂肪酸,因此,脑组织对低血糖很敏感。若早期低血糖症状未能及时控制,就会使脑组织摄氧能力显著减弱,缺氧加重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时可迅速出现脑功能失调,甚至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病人胡言、打人、抽搐及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