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站立,两手扶着孩子腋下。1~4拍从左向右环绕旋转;5~8拍同1~4拍,方向相反。两侧各重复5~6次。
⑨两手握住孩子足踝成倒立。让孩子两掌撑地,交替向前爬行。共2组。每组15~20米,间歇1~2分钟。
⑩让孩子屈肘跪撑。慢速向前匍匐爬行。共2组,每组12~15米,间歇1~1.5分钟(可轻轻推动其足踝,辅助孩子爬行)。
(3)母子传球操
这套母子传球操以身体和感情作媒介,使孩子对身体锻炼有兴趣。对儿童比较适合。这套操适合于学龄前糖尿病患儿。需选用直径13~15厘米、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弹性的皮球一个。
①孩子两腿直立,胸前屈肘持球(球与腰同高)。让孩子原地踏步30~40秒,两腿上抬时,尽量要求膝盖每次都能触及小球。
②孩子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母亲站立在孩子背后,距离不超过1.5米。孩子两手直臂持球放在体前。两臂屈肘上举,将球传给身后的母亲,然后两腿伸直,上体前屈,两手从腿间接取母亲传来的球。重复5~8次。
③孩子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直臂持球放在体前。上体左转,将球传给站在身后的母亲(转体时,两足不可移动),还原;上体右转接母亲的传球,还原。左右两侧各重复5~6次。
④仰卧,两臂放在体侧(掌心贴地),两脚夹住球,母亲站在孩子的头后。直腿上举,将小球传递给母亲,两腿还原成预备式。重复5~6次。
⑤孩子和母亲面对面站立(距2米),母亲把球抛给孩子,让孩子逐渐熟练地掌握接球动作后,再增加抛球距离。重复10~12次。
⑥孩子和母亲面对面分腿坐地。母亲将球从地上推给孩子,让孩子把球接住,母子双方轮换传接球。重复15~20次。
⑦孩子和母亲面对面站立(距2步),母亲直臂持球放在体前。母子同时屈膝半蹲(跷起脚跟),两臂前平举,母亲将球给孩子,还原;由孩子把球传给母亲。重复10~15次。
⑧孩子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直臂持球放在体前。孩子按母亲发出1~4口令做以下举球动作:如双手举球至胸,举球过头。持球还原放于胸前,再还原成预备式。重复8~10次。
§§§第五节
糖尿病的气功疗法(一)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功能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伴有糖尿和高血糖。此病紧步癌症和冠心病的后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种疾病。因此糖尿病治疗就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一、气功治疗糖尿病功法简介
1.功法一
以卧式为主、坐式为辅,全身放松,两眼微闭,舌抵上腭,用吸一呼一停呼吸法,意守丹田,默念字句:“自己静”,即吸时默念“自”,呼时默念“己”,停时默念“静”,唾液增多,可分三口随着意念送入丹田。
练功时间:每日早、中、晚各练一次,每天练功3~5小时。
2.功法二
松静站立,两腿微并,舌抵上腭(唾液分泌增多,口渴症状很快缓解)。吸气时,腹部尽量向外凸起,至不能再凸;然后呼气,腹部逐渐向内凹陷,尽量向脊柱靠近。深长细匀的呼吸,促进膈肌运动幅度加大,胃部及胰腺均受到膈肌上下运动时的按摩作用,使胰岛细胞功能相应增加。呼吸50次左右以后,然后不要管呼吸,而意守心窝部而达到入静。入静可以调节血糖浓度,练功时耐糖量增加,这可能是肝糖原合成加速而分解减少的结果。另外,练功时,机体是一种积极的调整过程,如速走--胰岛素系统活动增加。而交感--肾上腺系统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可能相应降低。
练功时间,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60分钟。
3.功法三
脱衣仰卧床上,安心定神,排除杂念,舌抵上腭,全身放松,舒伸腰腿;腹式呼吸。努力鼓小腹,吸气5次;然后屏气,吐气,同时意念血糖下降。
练功时间,每日早、午,晚各一次。每次30~60分钟。
4.功法四
在床上或举在凳子上,宽衣松带,从容入坐。先安置两脚,或单盘、或双盘,一般自然盘坐。接着安置两手,把右掌背叠放在左掌心上,贴近小腹,再轻放在腿上,然后左右摇动身体7~8次。端正身体,脊骨勿挺勿曲。头颈也要端正,令鼻与脐成一直线,不低不昂,开口以吐腹中秽气,吐毕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气3~7次,于是闭口,唇齿相着,舌仍抵上腭,再轻闭两眼,正身端坐,若坐久微觉身体有俯仰曲,应随时轻轻矫正。坐毕以后应开口吐气十数次,令身中热气外散。然后慢慢摇动身体,再摆动肩胛及头颈,慢慢舒放两手两脚。再以两大指背互相摩擦生热以后,擦两眼皮,然后闭眼,再擦鼻部及两侧。再以两手掌相搓令热,擦两耳轮。再普遍抚摩头部以及胸、腹、背、手臂、足、腿至足心而止。然后呼吸调整到极缓极轻,长短均匀,意守丹田,10~30分钟。
练功时间:最好在子时(夜间11~1时)与寅时(3~5时),地点最好是静室。每天练3~4次。每次30~40分钟。本功法,一般一个月左右见效,3~4个月可以全面控制症状,以后每天仍宜坚持练功20~30分钟。以资巩固。
5.功法五
坐、站均可,排除杂念,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细听呼气。勿令粗糙。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则须任其自然。反复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要求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这是第一步功夫,当练到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自然地向丹田推进。每日3次,每次25~30分钟,这是第二步功夫。当练到丹田有明显感觉时,让呼吸有意无意地停留在丹田。每日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这是第三步功夫。
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即沿脊柱上行,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勉强向上导引,待丹田力量继续充实,自然渐渐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再停下来,内视头顶就可以通过了。每日酌加练功次数,每次40~60分钟左右。这是第四步功夫。
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如百会穴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每日3次,每次60分钟以上,这是第五步功夫。必须循序渐进,练功要顺乎自然,又要耐心求进,持之以恒,自能成功。督脉通后,病情就会明显好转,血糖与尿糖趋向正常,自觉精力充沛、十分舒适。
二、注意事项
1.糖尿病一般采用药物的同时,可以用气功疗法,气功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逐渐停用药物,以气功治疗为主,可以巩固疗效,不易复发。
2.糖尿病痊愈后,仍要坚持气功,不过每日练功次数和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不但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还可以使身体强壮,益寿延年。
3.气功疗法加上按摩足三里穴、涌泉穴,可以提高疗效。具体做法:用左右手大拇指面同时按摩同侧膝眼下三横指外侧的足三里穴,各50次。能够调整胃肠机能,下降心火,肾水上升。
按摩足三里后,擦涌泉穴:用右手扳住右足趾,突出前脚心,以左手掌心的劳宫穴,擦脚底前三分之一处的涌泉穴。然后换右手擦左脚涌泉穴,各50次,可以使火不上炎,水得补益。
4.本病还要控制饮食,尤其是肥甘厚味和面食,注意节制房事。
糖尿病的气功疗法(二)
一、治疗手法
用气功点、按、振、揉、捍等手法。
二、操作要领
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或立于一侧。用一手拇、中指运气点、按、揉天枢、膻中穴,一手指点、按、振阴陵泉3~5分钟:再一手推揉气海、阴交、关元,一手点振三阴交、上脘、中脘、建里。最后点、揉足三里,运气推揉梁门等穴。
2.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指运气按揉章门,一手指运气点按肩并,再点揉足三里、内关等穴。
3.患者俯卧位,医者运气后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点肺俞3~5分钟;再用双掌内劳宫穴发气按揉脾俞、胃俞、肾俞3~5分钟;最后捏脊6~12遍。
4.辨证取穴:
①上消症,用气功点、按、揉俞府、梁门、上脘、内关、章门、肩井、肺俞、合谷等穴。
②中消症:用气功点、按、揉天枢、中脘、建里、足三里、脾俞、章门、气海等穴。
③下消症:用气功点、按、揉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天枢、膈俞等穴。
三、注意事项
1.上述均用平补平泻法,以健脾胃、理肝气、补肺、胃、肾三脏之热灼阴亏,增强协调水谷的润化传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作用。
2.气功点穴治疗糖尿病,在于纠正糖代谢的紊乱,促进胰岛细胞生长发育,恢复β-细胞的功能,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巢氏消渴候(糖尿病)的气功宣导法
晋代中医症侯学专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一种消渴候气功宣导治疗法,适用于以口渴多饮、小便不利为主要症状的“上消”患者。功理在于宣导肾津以止消渴。兹介绍于下,供糖尿病患者选练。
1.功法
解开衣服,放松腰带,安静仰卧。腰部伸展悬空,用骶骨背着床席。两手自然置于体侧。双目微闭,舌抵上腭。用鼻做深、细、匀、长的呼吸五次。随着呼吸的节律鼓起小腹。
2.功理
松衣解带。使练功者气机运行不因衣带之束缚而有碍滞。思想安静、排除杂念,使大脑的思维活动相对降低,从无序到有序,达到“人静”状态。腰为肾府。肾为水脏。腰部伸展悬空,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以恢复机体的自然有序状态,恢复肾主水布津的功能。为下一步引肾津上滋肺胃去消渴做好准备。舌抵上腭,使任督相通、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和调。随呼吸节律振腹,意在牵动气机,使气行水布、津液上蒸。
二、第二节引肾搅海咽津
1.功法
接上式,用舌在唇齿之间,由上而下、由左至右搅动9次;再由上而下,由右至左搅动9次。鼓漱18次。将口中产生的津液分数口徐徐咽下,并用意念将其下引到“丹田”。再静卧数分钟。
2.功理
舌属心,齿属肾,口唇属脾胃。心主火,肾主水,脾胃主中上。搅海鼓漱以加强气机的振荡,使内脏功能健旺,助阳生阴长,津液内生,气行津布而上滋咽喉。咽津复使水之上源下流,亢龙归海,使下焦燥热之势锐减。津布热减则消渴诸症可愈。
三、第三节缓行收功
1.功法
接上式,起立,步出户外,在空气新鲜、树木较多、环境幽静的地方缓缓步行。在一种愉悦轻松的心境下,步行120步到1000步左右。
2.功理
幽雅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自如。缓缓步行,可缩小气功态与常态间的距离。使练功后内在的有序在常态下尽可能地保持住,巩固已取得的引肾津滋上源止消渴的疗效。
四、注意事项
1.本法不可在饭后和饥饿时进行。
2.要注意“食饵”的凋摄。如应吃五味调和的食品,不食肥甘厚腻、陈腐宿食,污秽食品亦不可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饭后即眠等等。
按摩疗法
在我国,按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称之为“按跷”、“推拿”。按摩是从经络、穴位人手,由医生为病人按摩,也可在家人之间互相按摩或自行按摩。按摩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行之有效,是一种通过用不同手法刺激身体的局部,而达到舒筋活血,松弛肌肉的紧张,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保健养生方法。
一、按摩疗法的祛病养生作用
按摩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包括患者自我按摩、他人被动按摩。实践证明,按摩对糖尿病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仅可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血糖和尿糖,更可对血管神经并发症起到防治作用。
按摩是通过各种被动性的手法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脏器的功能发生紊乱,而人体又失去了平衡和调节的能力。按摩是通过各种被动性的手法刺激,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消除致病因素,以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按摩具有平衡和调节的作用。按摩可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按摩时局部皮肤往往发红,测量皮肤温度则明显增高,这是血管扩张,局部充血和血液循环改善的结果,有利于损伤的修复。按摩的止痛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局部按摩可以解除肌肉痉挛,对局部起刭麻醉的作用,从而收到镇痛的效果。②反复在局部运用强手法按摩进行刺激,能提高局部组织的疼痛阈,使得低于阈下的疼痛感觉不能通过,从而减轻了疼痛。③按摩能清除损伤而引起的肿胀和代谢产物,消除这些物质对末梢神经的刺激,使疼痛减轻。
二、常用的按摩手法
我国的按摩手法十分丰富,比较常用的有
1.推法
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一个部位或一个穴位上向前推动。用大拇指平面推的称平推,用大拇指侧面推的称侧推。还有用指尖或掌或掌根部推的。推法作用力较深。指推作用范围较小而掌推作用范围较大。
2.滚法
是用手背部着力滚动,一滚一回。可单手操作,也可两手操作。作用力较深,作用范围较广。常用在肩、背、腰、大腿等处。另外,可用木料做成滚轴,自我进行滚动按摩。
3.揉法
是用指面或掌在某些部位做揉动。揉动时手指或掌要紧贴按摩处的皮肤,与皮肤间无移动,而皮下组织被揉动。所以揉法作用可深达皮下或肌肉等软组织。
4.摩法
是用指或掌在皮肤上摩动,摩法不紧贴皮肤。仅在皮肤上摩动,所以作用力很表浅。摩动一般做顺时针方向转动,可单手或双手操作。
5.擦法
是用手在身体某部或经络上作急速的擦动。要擦到皮肤发红为度。
6.按法
是用指或掌在身体某部或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可用一手按或两手加在一起按,按法作用较深。
7.拿法
是用两指或数指拿住肌肉和软组织,并稍用力提拿。常用于肌肉较多处或穴位上。又有从拿法衍化的一些方法,如弹筋法,是拿住某条肌肉或肌腱,向一侧拉开,然后使在两指间滑脱,如弹牛皮筋样,使产生强烈的酸胀反应。又如扯法,用拇食二指拿住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轻轻提起,并拉向一侧,然后在两指间滑脱,也造成较强的刺激,扯到皮肤发红为度。
8.掐法
是用拇指、中指或食指在穴位上作深入的下掐,使有强烈的酸胀反应。这是用指头代替针灸的针,所以又叫指针法。另有一种掐法是用一手或两手的拇指端作一排排轻巧而密集的排压,称指切法,对受损伤肿胀的软组织。能起消肿止痛作用。
9.拨法
是用拇指端嵌入某软组织或肌腱的隙缝中,然后作横向的拨动,有轻度酸胀反应,起松解组织粘连的作用。
10.捏法
是用手指相对用力捏挤软组织。捏法深达肌肉,一般沿一群肌肉行走方向,边捏边向前推进。有的捏法只捏挤皮肤和皮下组织。
11.振法
用手指或掌按紧一个部位或穴位,然后将施术手的肌肉都紧张起来。发生振动。手掌振用来放松肌肉紧张或痉挛,指振(在穴位上)用来增强刺激。做振法时施术者比较累,可采用电振器来代替。
12.捶拍法
是用空心拳或掌侧捶击,用指面或指背拍打。捶法较重,作用较深,拍法较轻,作用较表浅。捶拍都要用轻巧灵活的腕力,有节律地一手捶拍或两手交替捶拍。另外,还有一些摇、抖、牵伸等被动手法。各种手法都要根据病种、部位、程度等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