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豆类养生事典
29064500000002

第2章 豆类食品的营养与吃法

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豆类食品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营养丰富,是我国人民常用的食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豆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质,食用后可以降低胆固醇,这对减轻和延缓动脉硬化是有益的。

豆类及其制品能给人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与牛奶、鸡蛋中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差不多,是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的。一般动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95%,煮熟的大豆粒消化率只有65%,而豆浆的消化率达85%,再制成豆制品消化率可高达92%~96%,可见营养价值不低于动物性食品,而价格却低于动物蛋白。

大豆脂肪的成分主要由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87.7%,其中50%以上的亚油酸还能分解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些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全靠食物供给,这类脂肪酸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血管正常的渗透性和弹性。大豆中还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为人体大脑、肝脏所必需的物质。

豆类还能供给人体各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有钠、钾、磷、铁、碘等,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例如骨骼和牙齿很大部分是由钙、磷组成的,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体内约有0.9千克的钙,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中。钠、钾、钙、镁、磷和重碳酸盐与蛋白质共同存在,维持着各组织一定的渗透压力,从而使组织潴留一定量的水分。矿物质还是组成机体内特定生理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如血红蛋白中的铁,甲状腺中的碘,胰岛素中的锌等;钾、钠、钙、镁等可使肌肉、神经具有一定的兴奋性。

豆类食品的食用方法

豆类食物的食用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煮食、制馅、磨粉、做豆浆等几种。尤其是在家用豆浆机广泛使用后,豆浆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1.做豆浆:大豆用水浸泡后再磨碎取汁,制成豆浆,这是一种很好的饮料,可用于水肿病人利尿。豆浆经再加工可制成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豆制品,做成菜肴味美可口,补益作用大,且容易消化。采用家用豆浆机,可以按各种食谱做豆浆,既美味,又利健康。

2.制馅:煮熟捣烂加糖、桂花、玫瑰花等调料配成豆沙馅,制成豆包、糕饼等食品,香甜可口,深受大众喜爱。做馅多用赤小豆,也有用豌豆、绿豆、蚕豆者。

3.磨粉:与麦面或米粉混合,制成糕饼,如绿豆糕、蚕豆糕、豌豆糕等,易为脾胃虚弱者所接受。豆粉、谷粉与奶粉、糖、蛋粉等制成的代乳品是老少咸宜的食品。

4.煮食:干豆种仁整粒煮食或熬汤。这是食疗中的常用方法,如绿豆汤和赤小豆汤是夏日常用的饮料,白扁豆汤可作为补品进食,如加入适量的其他补益药物和食物,则效力更佳。

5.做豆芽:黄豆、绿豆、黑豆、蚕豆、豌豆等均可用于发制成豆芽做蔬菜食用,也是人人爱吃的食物。豆芽性皆甘凉,尤其适用于热性病人。

6.做调料:黄豆等豆类含油脂较多,可用于加工成豆油。豆类还是制作酱油、豆酱、豆豉等调料的原料,这些调料不仅是美味佳肴的伴侣,而且也是治病养生的良友。

7.扁豆:嫩扁豆荚可做蔬菜,多用于家常菜,经烧、煮为多,可切段单烧,或配以芋艿、土豆等;配荤料多用猪肉;偶有蒸食,或切丝焯水后拌食或炒食者。扁豆成熟后去荚取种仁,可以煮食或熬汤,或制成豆泥、豆沙。

8.其他:如整粒炒食、油炸等,气香味美,但咀嚼费力,不容易消化,会导致腹胀;又因为其性温燥,过多食用会引起咽干口渴便燥等上火现象,故老弱病人不宜采用这类吃法。

各种豆制品的食用形式就更是丰富多样,广为大家熟知了。

豆类及其常见制品的选购

1.豆类:优质豆应具有固有的光泽,色泽鲜艳;有正常的香气和口味;颗粒饱满且均匀整齐、无破瓣、无缺损、无虫害、无霉变、无挂丝。此外,还应注意豆子的干湿度,可用牙咬豆粒,凡发音清脆易碎者为干燥品,发音不清脆则说明豆子较为潮湿。

2.豆芽:质量好的豆芽颜色洁白,根部呈白色,清晰,头部呈淡黄色,色泽鲜艳有光泽。豆芽的长短与维生素含量高低直接相关,以豆芽长度较短者为佳,长度超过10厘米时营养价值显著下降。选购豆芽时还要注意识别化肥水生的豆芽,这种豆芽虽然长得快,但营养价值低,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化肥水生的豆芽的特征是颜色发白,显得很鲜嫩,形态较正常豆芽胖而短。

3.豆腐:质量好的豆腐呈雪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块型完整,软硬适中,质地细嫩,无豆粒,无石膏脚,刀口干净,具有豆腐特有的香气和细腻鲜嫩感。

4.豆腐干:质量好的豆腐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块型完整,质地细嫩,表面不发毛,有弹性,切口挤压不出水,无杂质,具有其特有的香气。

5.腐皮:南方称为百页或千张。市场上供应的腐皮可分为三级,一级品片张薄,色泽黄亮,半透明,有光泽,身干不硬脆,片张洁净,无杂质;二级品片张稍厚,色泽深黄,半透明,有光泽,身干不硬脆,片张洁净,无杂质;三级品片张厚,色泽黄褐,较潮,片张不够洁净,无霉斑。

6.腐竹:应呈淡黄色,表面油滑,有光泽,颜色均匀,条杆细长,均匀挺发,在较强的光线下观察,可以看到形如瘦肉丝的纤维组织,反之质量为次。此外,好的腐竹应干燥,用手折容易脆断。

7.豆豉:颗粒饱满,色泽黄黑油润,香味浓郁,甜中带鲜,咸淡适口,中心无白点、无霉变、无异味、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8.豆油:质量好坏可从透明度、气味、色泽、口味等方面加以鉴别。透明度高说明水分和杂质少,质量也就好,优质豆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是清澈透明。鉴别豆油的气味可用手蘸点油,抹在掌心搓后闻气味,应具有豆油特有的香味,不应有哈喇味或其他异味。品质好的豆油呈深黄色,口味纯正。在豆油中掺入饭米汤、水或其他植物油,静置一两天后会有明显的分界线。

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用禁忌

合理食用豆类食品,可以健脾开胃助消化;如果不注意用量和制作方法,也可能因其性滞而导致腹胀、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尤以腹胀最为常见。

1.黄豆:黄豆较难消化,故每次不宜多食,胃脘胀痛及腹胀之人忌食。整粒黄豆食之尤其不易消化,要慢嚼细咽,这样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炒豆、油炒豆虽然味道香美,但其性温燥,难于消化,多食之后可引起食积、腹胀、口燥、便秘,所以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这种胰蛋白酶抑制物可被高温破坏,食用时应高温煮烂。

黄豆中的皂角苷可促使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碘的排泄,长期过多地食用豆制品可造成缺碘,这会使得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儿童缺碘还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下降。

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人体补充适量的钙质是有益的,但血钙含量过高会妨碍锌的吸收。儿童缺锌则可导致发育迟缓、饮食无味、异食,还会影响记忆力,并容易患感冒、肺炎、口腔溃疡及地图舌等病症。因此,儿童应注意合理营养,不宜长期单一食用豆制品。

《本草纲目》:“(黄豆)多食壅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

2.黑豆:炒熟后热性大,小儿不宜多食。多食易上火,虚弱之人不可食用。黑豆质地较硬,不易消化,中满者或者消化功能差的人应少食或不食。此外,与食用黄豆一样,切忌不经细细咀嚼囫囵吞食。忌与蓖麻子、厚朴同食。

《随息居饮食谱》:“服厚朴者忌之,服蓖麻者,犯之必死。”

3.绿豆:绿豆性寒凉,凡脾胃虚弱之人不宜过多食用。熬绿豆汤时不宜使用明矾,否则会失去绿豆汤原有清香风味,而且使部分营养物质被破坏。此外,明矾在水溶液中加热还会产生有害的硫化物。

《本草求真》:“与榧子相反,同食则杀人。”

4.赤小豆:赤小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多食令人瘦,故体瘦者不宜过多食用;尿多者也不宜食用。

5.蚕豆:蚕豆性滞,多食令人腹胀,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少数人食用蚕豆有可能引起“蚕豆病”,其症状是在吃蚕豆几小时或一两天内突然感到精神疲倦、头晕、恶心、畏寒发热、全身酸痛、萎靡不振、肝脾肿大、呼吸困难,甚至昏迷不醒、皮肤和眼白发黄,小便颜色似酱油。研究表明,蚕豆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儿童之所以易患蚕豆病,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此酶的红细胞易受蚕豆中某些物质的作用而遭到破坏,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有蚕豆过敏史的父母需引起注意,对其子女吃蚕豆要特别慎重,以免发生蚕豆病。

6.扁豆:脾胃虚寒中满者食用扁豆会发生腹胀,宜慎用。扁豆切忌生食,亦忌半生半熟吃。因为扁豆中含有一种毒蛋白,豆荚上有溶血素和生物碱,这些物质须经高温才能被破坏,如果加热不够,食后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预防扁豆中毒的最好办法是加热处理,使毒性物质分解。

7.豌豆:多食令人腹胀,脾胃弱者宜慎用。

8.豇豆:气滞便秘者不宜多食。

9.菜豆:忌未完全炒熟食用。有些人炒食四季豆时为使颜色碧绿,往往下油锅后匆匆起锅,这种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和溶血素,食之可引起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畏寒等;病程时间不长,短则数小时,长的2~3天。四季豆只要炒熟煮透,毒性物质就会被破坏。

10.刀豆:热证患者应慎食。刀豆不宜生食,食用时要煮熟炒透。

11.豆芽:食用化肥催生的豆芽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12.豆浆:豆浆忌多饮,一次饮用过多可引起腹胀和胃部不舒,严重者还会出现腹泻,这是由于过多食用蛋白质而消化不良引起的。老人和小儿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饮用豆浆最好不要加红糖,红糖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不易吸收。

此外,饮用豆浆一定要煮透。当豆浆被加热至80℃时皂毒素便会受热膨胀而上浮成泡沫,给人一种豆浆已经煮沸的假象,其实此时的温度并未达到100℃,需要继续再煮几分钟,豆浆至少要达到90℃以上才能使皂毒素等有害物质被破坏。

13.豆腐:食用豆腐过多会使钙质在体内产生沉淀,导致结石的发生。痛风患者不宜过多食用豆腐,因为豆腐中含嘌呤类物质较多,而痛风正是因嘌呤代谢异常造成的。此外,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的患者也不要食用豆腐,因为豆腐中钙、镁遇到四环素后会形成一种不溶解的络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14.腐皮:也称百页,千张。存贮不当有时会变红,这是由灵杆菌污染引起的,灵杆菌繁殖时能产生淡红色的菌落,使百页变红。人吃了变红的百页后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15.凉粉:要注意如果食用了霉变的淀粉加工的凉粉,2~4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可引起死亡。

一些不法商贩在质次的淀粉中加入蓝墨水或绿色颜料,制成的凉粉呈绿色,便吹嘘其产品是绿豆粉制成的,食用这种凉粉时口腔内有异味和难受感,凉粉通常应呈白色或青白色,绿豆粉制作的凉粉并不是绿色的。这种伪劣掺假的食品不宜食用。

16.粉丝:粉丝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了0.5%左右的明矾。而明矾含铝,大量食用粉丝也就摄入了较多的铝。因此不宜过多食用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