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糖尿病调养宜忌
29059000000035

第35章 糖尿病患者四季调养宜忌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保健,是糖尿病患者季节保健的基本原则,以外,还要注意不同时节的生活宜忌。

糖尿病患者春季宜养其肝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而提出的养生原则。春日养阳重在养肝。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另外,春天人体肝气相对旺盛。这时,“性气不定,性如小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心理调养,要常嬉游于万花之隅,沐浴明媚春光,或者借助春天气候的宜人,旅游踏青,可预防独坐孤眠所生的抑郁困倦,激发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糖尿病患者春季应防过敏

春天风大,空气干燥,百花盛开,花粉、花絮、灰尘、煤烟、霉菌等,随风飘荡而布满人们生存的空间。属过敏体质者,吸入致敏物后易发生过敏性哮喘、荨麻疹及枯草热等病。所以应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对花粉过敏者应该尽量躲避花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与花粉接触,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当患者在户外或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动时,应带上口罩,也能起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夏季宜养其心

夏季炎热难耐,中医认为糖尿病以阴虚燥热为本,许多患者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热,胸中烦热),夏季更觉周身热甚,因此糖尿病患者夏季的养生重点是调息静心,劳而不倦,慎防中暑感邪。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到风光秀丽的山林海滨消暑避暑,或垂钓于树下水边,或清静凉爽的地方散步做操,练功打拳,或品茶、奕棋、书画于书堂静室,以调节心气,陶冶情操,防止心火内生。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如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糖尿病患者夏季居室环境宜忌

针对盛夏暑热湿盛的外界环境,糖尿病患者的居室应通风凉爽,安静清洁,室内湿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午睡或夜卧都不可贪凉睡于露天、屋檐下、走廊及窗前等风口处,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以避免外邪侵袭,引起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和面神经麻痹等症。

糖尿病患者夏季外出宜忌

糖尿病患者夏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中午12点~2点烈日高照时。若必须外出,最好采取防护措施,比如打把遮阳伞,戴凉帽、太阳镜,皮肤外露处涂防晒霜,尽量减少炎热对机体的威胁。外出还须带点风油精、清凉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仁丹、金银花露水等,以在中暑时急用。

糖尿病患者夏季慎喝绿豆汤

有的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豆制品,实际上这种认识不全正确。豆制品会使血尿酸增高,随后发展为痛风病。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夏天里非常想喝绿豆汤,那应该喝熬得比较淡的绿豆汤,最好只喝汤水,不吃绿豆。

糖尿病患者秋季宜防“秋愁”

实际上“愁”是由“秋”和“心”组成的。秋天凉爽宜人,但气候干燥,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常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心理、生理的不适。尤其是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对大多糖尿病患者来说,心中常会引起凄凉、苦闷之感,易诱发消沉的心绪。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此期要慎防受秋风落叶景象所染的悲戚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伤年华流逝,痛亲朋千古,叹此生禄禄者,常会发生腹胀气滞及情绪低落。因此,糖尿病患者秋季讲究精神调养至关重要,因为不良情绪波动能使血糖上升。

糖尿病患者冬季忌受寒

一般说来,四季当中冬季血糖水平最高,夏季血糖水平最低。冬天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并发症多发时节,所以,在冬天来临之际,尤其是要防受寒冷,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如果气温缓慢下降,人体能逐渐适应这种变化,但是如果天气骤然变冷,人们便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及时添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