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平衡点
29031000000034

第34章 在工作与休闲之间找平衡点(3)

此后,每当他的病症发生时,他就屏住呼吸一会,使身体正常发挥功能。几个月以后,他不再恐惧,症状也随之消失。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当然并非所有的治疗都这样容易奏效,有些时候需要用你的机智和忍耐才能找到效果好的疗法。聪明的办法是坚持用积极的心态继续探索治疗。这样的决心和乐观精神通常是要有毅力的。

心理状态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心理作用力量很大,有时大得不可想象。有位心肌梗死病人,因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室壁瘤,里面还有血栓,他住进一家医院要做冠脉搭桥,切除室壁瘤。医生对他说:“你要做手术可以,但要做一个心肌存活试验,如果心肌还有存活的,搭桥就有效,心肌都死亡了,搭桥也无效。”可是一做试验,同位素显示没有存活的心肌。医院每月开一堂健康教育课,刚好碰上这个日子,医生让这位病人参加了听课。

病人听课后,离开了医院,回家了,他写了几句话:第一句,忘掉过去。病人曾是一位银行行长,当年高朋满座,前呼后拥,现在不做行长了,经常想起过去,心里就难受。第二句,不看现在。新行长比他当行长时还威风,与之相比会不愉快,所以不看现在。第三句,享受今天。每天养花养鱼,听广播,散散步。第四句,展望明天。

这四句话,就是心理平衡点,病人树立起了对健康的信心,知道冠心病人若好好保养,能活90多岁,所以对明天充满乐观。大概过了两年,他再到医院复查,一照片子,心脏明显缩小。放射科的大夫说:“错了,片子拿错了。”给他看病的医生说:“没错,要么重照。”重照后,心脏还是明显缩小,放射科大夫说:“哎呀,两年前心脏这么大能活到现在就很少,现在心脏只能更扩大,怎么会缩小呢?真是第一次见到。”给他做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栓消失。他现在天天爬山,活得很愉快。

百分百减压

敌意和绝望等不良情绪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心理对于治疗疾病所具有的力量。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的亨利·比彻描述了“安慰反应”的现象后,这种概念就得到广泛传播。

使人宽心的感情体验可以改进我们的身体健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观察后发现,乐观的心态可以加强免疫细胞的作用。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人们可以通过瑜珈、祈祷或简单的深呼吸等办法获得一种最深层次的宁静,即“放松反应”,而它可以帮助人们消除长期心理紧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当人体深度放松时,可以产生氧化一氮,这种成份可以对因紧张产生的有害荷尔蒙等物质起到解毒剂的作用。

金钱为什么不能带来持久的快乐

心理失衡的人

一个有钱人的自述:贷款买房的时候,没有觉得有多大的压力,但住了好房子了,就需要和它配套的东西,养一些名贵的花、好看的名贵的鱼、漂亮的装饰,小区里有很好的会所要去健身……越有钱生活越像是个套儿,当我钻进去之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钱多了起来后,危机感和焦虑感比刚创业的时候更严重,好像它们商量好了一起来袭击。当身体垮掉的时候,一下子发现自己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日夜努力地工作,崇拜起财富,已经找不到和妻子沟通的途径;还发现孩子也出了问题,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孩子的成长没有父爱的参与而缺失一种精神的相契。

回归的站台

很多人不知道在生活中真正需要什么,所以心理常常处于失衡状态。有的人以为金钱会提供给自己一切所需的东西,并错误地以为满足就是快乐。不愿正视金钱的本质的人是普遍的,关于金钱的种种设想是荒谬的。

金钱是我们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需要多少钱来得到快乐则是另一回事。这从一项调查的结果中可以说明:中得大奖的彩票玩家在中奖5年后会回到与当初一样的幸福水准,而入榜“福布斯400富豪”的富翁也并不比南部非洲的马赛牧人的幸福程度更高。收入的增加不会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快乐,正像一时痛苦的经历对人们的整体生活情绪也只有很小的影响一样。

当然,收入的增加是人们的正常的欲望,否定是没用的,但从幸福与快乐的方向考虑,求得心理的平衡,不能不关注富有与幸福间的相关度。一些受调查者说,富有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只占其幸福度的1%。但对一些群体来说,这种关联度要更高一些,比如当穷人的财富增加时,他们会比中产者更加高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医学教授彼得·尤伯说,当收入增加时,穷人会感到更加安全,此外,金钱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比金钱对人们幸福度的影响更大。

为什么富有带来的快乐那么短暂呢?卡内基美隆大学经济学家乔治·路易温斯坦说:“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不知道如何花掉那些意外之财。”路易温斯坦认为,有时人们花钱反而会导致不快乐。例如,人们常常从与人交往中获得快乐,但如果彩票赢家在中奖后不敢出头露出——有这样的例子,中奖后辞去工作,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很快感到孤独和寂寞。另外,人的大脑会逐步习惯于新的生活状态,发财时的惊喜会逐步消退。而欲望是不断上升的,到了最后金钱成了一种符号,自己用不完,但追求财富的脚步不会停下来。

虽然在社会中,金钱象征力量、地位和安全,但在它的本性中没有什么真正能令快乐的东西。假如想让自己获得判断金钱本性的能力,就试着做下列练习。

“在生活中,有钱是一种方便。金钱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到什么样的程度依赖于我们怎样聪明地使用金钱,而不是我们能攒多少钱。”这是一位银行家迈克尔·菲利普说的,他在《金钱的7条规律》一书中,这样描述金钱:

◇ 金钱创造和保持它自己的规则。

◇ 在生活中,当你做得对时,金钱就会出现。

◇ 金钱是一个梦,实际上,它能成为一个和空头支票一样的有欺骗性的幻想。

◇ 金钱往往会带来一场噩梦。

◇ 你无法真正地把金钱作为一种礼物赠送出去。

◇ 你无法收到作为礼物的金钱。

◇ 有许多美妙的世界中没有金钱。

美国作者厄尼·J·泽林斯基通过大量观察,对与金钱与是否快乐的问题,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他在《你能不能工作》一书中写道:

如果金钱能给人们带来快乐,那么……

◇ 为什么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纳在199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有1/3的美国富豪居然不如普通美国人快乐?

◇ 为什么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人的不满意度要比年收入不到7.5万美元的人更高?

◇ 为什么在华尔街通过非法手段积累了超过1亿美元的依凡·博斯基在挣了200万或500万美元之后,还不停止他的非法活动,直到被捕还在继续积累他的财富?

◇ 为什么我认识的一个家庭的成员们(即使他们的财产水平处于北美家庭顶尖的1%之列)告诉我,如果中了大奖,他们会有多么快乐?

◇ 为什么纽约一群中大奖的人形成一个组织来处理中奖后的压抑综合征,在中大奖以前,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严重的消沉?

◇ 为什么那么多具有高收入的棒球、足球、曲棍球队员们有吸毒和酗酒问题?

◇ 作为富有的职业团体之一,为什么医生群体在所有专业人士中具有最高的离婚率、自杀率和酒精中毒率?

◇ 为什么穷人比富人做的慈善事更多?

◇ 为什么那么多的富人陷入法律纠纷?

◇ 为什么那么多的富人要去看精神医生和心理医生?

上面仅仅是一些作为金钱不能带来快乐的警告信号。同任何人一样,本杰明·富兰克林批判了试图通过金钱来获得幸福的观念。他留下了一句名言:“金钱无法使人快乐,永远不会。它的本性中没有会产生快乐的东西。人拥有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它就有如一个吸尘器。”

百分百减压

假如有人意外得到一大笔钱,那么他大脑中的兴奋区就会被激活,从而产生一种与食欲、性欲得到满足相似的快乐。但是,对大多人来说,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路易温斯坦说:“我们可能高估了快乐的重要性,生活的部分意义就是有上有下、有高潮有低潮。一成不变的快乐生活并不是优质的生活。”

伊利诺斯大学的“快乐”研究专家埃得·迪纳说,金钱与快乐间也存在着一个重要关系。他通过对入榜“福布斯400富豪”的富翁和南部非洲的马赛牧人幸福度进行研究后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快乐的人更容易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也就是说,金钱也许无法给人带来快乐,但快乐却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金钱。

危及生命的“精英病”

心理失衡的人

2005年3月,借着《艺术人生》,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向观众说出了他离开《实话实说》的原由:“我每天夜里睡不着觉,到早晨8点还睡不着,看着太阳冉冉升起,大家骑着自行车都去上班,你还没有入睡,你在想很多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能做,为什么要对自己这样苛刻……”“我病了。”“我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还有些想法叫空想,还有些想法叫妄想。”

回归的站台

“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这是几年前,年仅29岁的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前在遗书中写到的。

不肯放弃,不肯降低标准,最后的结果是导致自己痛苦。这就是精英的痛苦,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在痛苦中麻木,有的人在痛苦中发疯。精英分子往往是一个社会中最有责任感的人,这种责任感成为精英的一种内驱力,成为自己审视自己的一个标杆,可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他们的精神直接受到伤害。美国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症袭击的往往都是有抱负、有创意、做事情非常认真的人。

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陈逸飞59岁逝世,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精英群体”的关注。就在这一年春节前短短4天内,清华大学相继有两位年龄不到45岁的教师“突然”死亡:1月22日晚,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焦连伟突然发病去世。四天后的1月26日中午,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与世长辞。接着就是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猝死时年仅32岁。再早前,还有去年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英年早逝;爱立信中国区负责人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他们大多是学者、科学家、知名人士、艺术家、企业家、高级经理人,他们所代表的是成功、财富、名誉、智慧,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他们是强者,是胜利者,但是,这些光环的另一面却往往是软弱的真相。很多人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置身精英行列,同时却发现自己也成了“精英症”患者,面临精神、身体的双重危机。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范肖冬说,抑郁症是心理疾患的一种。抑郁症患者50%有自杀行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自杀成功。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在2020年预计将会排到第二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是优秀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

崔永元在电视节目中说:“最近像韩国的李恩珠,包括张国荣,还有好多好多人——海明威、川端康成,那都是大家,但都是因抑郁症自杀的。”

来看两组调查:

零点公司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415位北京“白领精英”的调查,以评估他们的心理疲劳程度,如果达到3级就意味着心理疲劳非常严重,身心健康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最终是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3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心理疲劳的表现是:容易疲倦;缺乏精力;容易生病;脸色不好,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容易忘事;容易忧虑、发愁;有迷失感,难以开心快乐,易急躁、发脾气。

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和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针对中国高级经理人的身心状况也做了一次调查,有1576位高级经理人参与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的压力状态(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衰竭水平、压力来源、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对心理调适的看法等等,结果是70%的接受调查者感觉到压力的困扰。

百分百减压

工作或生活上的失误,往往会给人造成心理负担。别人的吹毛求疵、说三道四,加上身边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更容易使人无力自拔,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的情感、行为相互作用,思路往往朝着一个方向,容易造成情绪波动,只有寻求一种有效的解脱方法才会放下包袱。这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卸妆法”。

这种“心理卸妆法”就像女性每晚睡前卸妆一样,把当天心绪整理一遍。对于负面的记忆,要不过夜地尽数清洗掉。具体方法是:在临睡前,可以先想象有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如果想象不出来,也可以面对一张小溪的图片,回忆当天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它们全部顺流而去。接下来低吟三句话:“我愿意……”(比如自己最期望的心境);“我有……能力!”(比如能够胜任的心境);“……能使我快乐!”(比如对待使命的精神准备)。说完,尽快入睡。

心理卸妆最关键的是树立生活目标。人生如果有目标,即使面对挫折也会很快摆脱低沉情绪,引出正面效果。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不见好转,就该想到是否患了抑郁症,应该去看医生了。

找到称心的工作方式

心理失衡的人

她是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高级雇员,薪水丰厚,待遇甚优,是诸多人士嫉妒得眼睛发绿的对象。可她时常就会跟朋友发布一通“马上辞职”的宣言:“不知怎的,这段时间厌职情绪高涨,只要一走进办公室就胸闷气短,真想辞职了事。我把这种情绪透露给了父母,他们马上大惊小怪地乱作一团,最后总结性地批评我:打工谋生的人有什么资格谈厌职?我一听,更是怒火中烧,我怎么就没资格厌职了?打工的就不能有自己的心情?必须毫无怨言地夹着尾巴做人?”

回归的站台

称心的工作方式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使你的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容易使你的心理保持平衡。

在今天,很多美国人都在重新思考他们的工作方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工人们。很多企业已经对员工的工作环境做了相当大的改善。这些企业大多是排名《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例如AT&T、美国银行、美国捷运公司、通用汽车、杜邦、伊士曼化学公司、美国艾德纳人寿保险公司、全联保险公司、摩根大通公司、德州仪器、诺思壮公司、朗讯科技有限公司、IBM和施乐,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同时,数以百计的小公司也正在进行这样或是那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