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懂得,原来妈妈是对他不耐烦了。能把妈妈惹得情绪如此激动,孩子将对此洋洋自得,所以,如果妈妈需要解释给孩子听的话,要严肃但是语调轻柔地讲话。
5.别向任何人揭孩子的短
如果妈妈向别人抱怨孩子所犯的错误,孩子会以为是妈妈软弱可欺。
6.学会说“不”
妈妈尽量避免说些“可能”、“大概”、“再说吧”这样的句子,要学会说“不是”,“不去”、“不行”这样的否定调,让孩子知道有些是绝不允许的。
7.说到做到
如果妈妈已经答应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儿,就不要犯懒或者心存侥幸以为孩子能忘掉这话。否则孩子今后不会再听妈妈的了。
8.不要自相矛盾
昨天妈妈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图孩子能安静一会儿,今天妈妈却禁止孩子开电视机,孩子就搞不懂妈妈什么意思了。
9.别把孩子的任性撒娇当回事
孩子在妈妈面前大哭特哭,妈妈要告诉孩子可以把不高兴或者不满意的情绪表现出来,但不能在别人面前唱戏,应该回自己的房间里闹去。
10.鼓励孩子取得的进步
孩子昨天还任性得翻了天,今天却乖得像个天使。妈妈应该微笑着告诉孩子,妈妈最喜欢的是现在的这个乖孩子。
鼓励幼儿学会模仿
见到爸爸洗脸刷牙,幼儿跟着也要洗刷;听到妈妈念外语,幼儿也时常跟在后面“咿咿呀呀”……总之,父母做什么,幼儿也想学着做什么。这种模仿行为在幼儿期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模仿,是人类本能的学习手段之一。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可以做挤眼、摇头、拍手、招手等简单的模仿动作。周岁以后,他们已能模仿人类的典型动作方式,如鞠躬、皱眉、敬礼等等,也开始模仿成人的典型语言,如说“我喜欢你”、“你别捣乱”等等。这时,成人与玩伴的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也会对婴儿产生副作用,使其效仿。比如,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孩子语言污秽,究其原因也是向成人与玩伴模仿的结果。为此,父母首先应起表率作用,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时,还应利用这一模仿特点发展儿童的心理。
幼儿模仿成人语言严肃认真,时常反复说个不停。父母应抓住这一特点,用示范的方法,教孩子模仿说一些简单句与复合句。当然,这些句子的内容应具体,最好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这样学,孩子容易运用,比较亲切,也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幼儿模仿成人往往兴致勃勃,一丝不苟。然而成人的行为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体力的,又有脑力的;有劳务性的,更有技艺性的;有单独的,也有合作的。幼儿对于各类动作的模仿必然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然而,无论如何,幼儿的模仿行为,都能促进其大脑与运动器官的活动。因此,父母应首先鼓励孩子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学着拿毛巾洗脸擦手,试着学习穿衣裤……这些模仿行为,能为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复杂的、技艺性强的、合作的及其表现脑力劳动的行为,可先不让孩子过多模仿,特别是对不安全的行为更不要让孩子去做。对于孩子成功的模仿,要多多给予鼓励;对于某些失败的模仿,也要适当地给予安慰,不断调动他们重新观察、重新模仿的愿望,努力把失败转化为胜利。
学会鼓励小孩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已经两岁的孩子,忸怩了一阵子后,拿起小勺,喝了一口香喷喷的大米粥,父母在一旁“加油”了:“真乖,宝宝真好,再喝一口。”只见小宝宝眯起眼睛笑了,在父母热情鼓励下,他一鼓作气,自己把大碗米粥喝完了。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孩子还不愿自己喝粥,一再吵着要妈妈喂。妈妈烦了,瞪了他一眼,没有效果,气得伸手打了孩子一下,孩子因此嚎叫大哭,甚至在地上打起滚来,弄得妈妈哭笑不得,只好哄着孩子,喂他吃饭。
对同一件事情,两种态度,两种结果,原因何在?前者善于鼓励、引导,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幼儿喜欢受到赞扬的心理因素;后者“软硬兼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结果无助于孩子的进步。因而,对孩子学会鼓励他们的正确行为和种种进步,实在是父母应该掌握的一种育儿艺术。
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适当的赞扬,同时又能提出新的任务,对孩子的每一个过失,如帮妈妈拿玻璃杯,一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帮妈妈剥毛豆,却把豆子扔进了垃圾箱,等等,也应鼓励其积极因素,同时用示范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过失”;对孩子由于侵犯别人、撒娇、不听话等产生的过失,也不要采取高压的方法,而要注意启发他向好宝宝学习,给他具体指出改正的方法,鼓励孩子改正缺点,这样,往往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不”——的萌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独立的愿望日渐增强。孩子知道自己是单独存在的人,与别人不是一体,有自己的身体,有自己的性格和感情,能走、能说,能够独立处理自己范围以内的事情,并产生了强烈的要摆脱大人的独立倾向,如:他看到爸爸做了一件事,他想试试自己能否也这样做。如果爸爸不让做,他会说“不”;父母说“宝宝洗澡了”,他也说“不”,孩子是想试试这样回答的结果将会怎样。孩子说“不”,这意味着孩子已经更多地了解世界,并对其周围世界比过去又有了一个新的不同的看法,他要试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到底是什么程度,他还要试试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孩子会说“不”的年龄段,不论孩子怎样,父母都不要发火,而采取新的办法与孩子相处。首先要仔细地观察孩子,了解他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点,及时稳定孩子的情绪,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乖巧如初。
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否定年龄段”的征象,用生气、喊叫、叫骂的方式想征服孩子,其结果越强迫他,他就越反抗,强迫孩子去做你认为是应该做的事,孩子就会不停地说:“不、不、不”。此时,父母要认真调整自己,知道孩子这样做不是故意的,是不自觉的。因此,大人要用好的心境,温和的语言对待他。首先要尊重孩子,能满足孩子的尽量满足,但仍要坚持原则,以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既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又可以使他懂得生活中还有不许、不能让他做的事。
宝宝也会“怕”
“怕”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如果不事先害怕就将出危险,得不到安全。
很多的“怕”来自大自然,如怕闪电、怕打雷的响声,怕黑暗、怕暴雨;有时“怕”是由于不懂,如孩子到医院看病,不如医生会拿什么东西插到喉咙或耳朵里,还可能打针或吃的药太苦等;怕游戏或怕洗澡,怕陌生人;有时“怕”是害怕伤害自己,如怕狗、怕猫、怕蛇、怕虫子、怕高、怕电动玩具等。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孩子“害怕”说明他懂得对自己周围环境观察和提问了:会安全吗?会伤害自己吗?于是他严于提防,保护自己。凡是孩子害怕的对象,并非一定有害,因此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逐渐让他懂得该害怕什么,不该害怕什么。
当电闪雷鸣时,父母要告诉孩子:“打雷了,要下雨了,宝宝害怕吗?让妈妈抱抱吧,不用害怕。”这样可以改变可能出现的害怕现象,一些动物,如狗、猫、蛇都会伤人,孩子有权害怕,要允许孩子害怕,待孩子大些时,就要教育如何对待这类动物,而不致伤害自己。为了减轻孩子恐怕医生心理,要事先告诉孩子,在医生看病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如试体温表,看嗓子,验耳血等,告诉他打针可能会疼,但不很疼,很快就好,这样病就会好得快,就不再难受了……要用劝慰的语言,鼓励孩子勇敢,度过害怕这一关。家长应该常带孩子外出,多见生人,这是帮助孩子适应陌生人的一个好办法,尽管如此,孩子仍然怕陌生人时,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先建立感情,再表示友好,如告诉孩子这位阿姨是妈妈的朋友,她认识宝宝,很喜欢宝宝,再通过触摸,增强好感,孩子逐渐熟悉阿姨后,就再也不陌生了。
运动玩具与动作发展
满1周岁的孩子,会走、会爬上小椅子和小桌子,可以爬上3级的小滑梯,由大人扶着滑下,到2岁时,他会走上滑梯,规矩地坐滑,愿意在父母面前大显身手。像滑梯、转椅、摇船和攀登架、秋千、蹦蹦床及多球床、电瓶车还有碰碰车等大型运动性玩具,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这些活动锻炼了骨骼和肌肉,促进了身体各部分器官及其机能的发育,发展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性,从而促进了大脑和小脑之间的机能联系,促进了脑的发育。例如攀登架可锻炼孩子左右足交替攀登,使上下肢肌肉发达、灵巧;攀登使孩子瞬间“长高了”,培养自信、向上、勇敢的性格,还使孩子体察到自己的能力,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在一次次地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又会去体会其他运动性玩具的乐趣,在蹦蹦床上翻、滚、爬、跳;在钻洞对低头、弯腰;在秋千上能摆得很高练平衡,多项运动性玩具能培养孩子灵巧、勇敢、适应高空平衡,从而促进动作的发展。
责备孩子
责备不是训斥,是对孩子过失的一种善意的规劝。要让孩子听得进,并且较为自然地接受你的批评,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说明过的后果。譬如孩子用手抓破了别人的脸,有的家长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去抓人的?看我不打烂你的手。”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全部调来与你的责备相对抗,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最好通过说明过失的后果,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如上例,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别人的脸都破了,流了血,是很疼的。”唤起孩子的同情心,从而达到与过失相符的情绪体验。
2.语速应缓慢,以低于平常的声调责备孩子。有的家长见孩子犯了错误,不问青红皂白自己先激动起来,连珠炮似地数落孩子,孩子往往因惧怕而一句也没听清,说也是白说了。如果说话时的速度放慢些,低而有力,让孩子听清楚你所表达的态度,则有利于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3.用表扬他人的良好行为采责备孩子。对于一些不构成直接危害的行为,这种责备方式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孩子不肯起床,父母可以说:“隔壁的明明已经在洗脸了,他真能干,早早起来,不耽误爸爸妈妈上班,这才是个好孩子。”孩子都有被表扬的欲望,这种向上的内驱力往往抵消了责备带给孩子的自卑心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尤为适合。
4.告诉孩子你是为他好,是爱他的,不少家长责备孩子后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把孩子冷落在一边,常常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嫁到父母亲的责备上,这就消弱了教育的意义。家长应该在孩子有悔过表现,如伤心、流泪等之后,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你是为他好,引导他自己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就使责备不仅成为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成了增进亲子感情的润滑剂。
满足小孩的重视欲
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家长在忙碌和疲乏之中,给予孩子应有的注意往往太少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有一种被重视的欲望。比如孩子一直在安静地玩玩具,母亲很可能忙自己的事而忘了孩子的存在。假如孩子把积木扔得很响或是大声叫喊两声,势必会引起母亲的注意。一个3岁的孩子骂脏话,也许他根本不懂其中的意思,但父母的消极注意,如训诫打骂等却往往会助长其不良行为,因此,我们应当多给予孩子积极的、正面的注意。
“妈妈,今天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们班某某的爸爸从外国回来,带糖给大家吃……”每天回到家,孩子带回来的跟他有关的话题或是他感兴趣的信息,作为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并且通过交谈,表达你对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关注——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无意注意,使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孩子好容易搭好了一座“桥”,兴致勃勃地喊妈妈来看,妈妈心不在焉地说:“知道了,自己玩吧。”可以想象,孩子的心理会是多么地沮丧,如果孩子经常受到类似的冷落,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做事缺乏勇气。相反,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尤其是经过努力上“台阶”的行为,父母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赏,给予他正面的、积极的有意注意,这是最直接使孩子获得重视欲满足的手段。
当然,父母不仅仅以一个客观的评价者或是冷静的观察者来注意孩子。当孩子做游戏时,你和他一起布置环境,准备道具,或是接受孩子的建议扮演一个角色;当你在洗衣服,孩子要来帮忙洗洗手帕之类时,你不是拒绝,而是放手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主动地介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自然地进入你的世界,就使得“注意”成为沟通你和孩子的桥梁。
让孩子感到内心满足
如果孩子喜欢得到大量的注意,父母应该在孩子还未提出要求时就要注意给予,这样孩子就会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关注,使他有安全感,心里很安定,并且能成为孩子的一种盼望。
孩子心里很安定,反而不总要和妈妈在一起。
当孩子向父母投来询问的目光,想知道你是否允许他做一件事时,父母要很快地对他说:“这样很好,去做吧。”
父母应该多发现孩子的每一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如孩子以前总是不让妈妈听完一个电话,这一次耐心地等电话通完再和妈妈讲话,妈妈要立刻注意听孩子讲话,同时也要表扬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满足。
给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每天都要腾出一些时间注意孩子,即使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睡觉前的时间常常是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的好时机。如果孩子知道他能经常见到父母,具体时间就无关紧要了。
给孩子“期票”。如果父母无法满足孩子和你在一起或要父母注意的合理要求,就给孩子一张“期票”,即在一张纸条上写上:“本票可获得妈妈15分钟不分心的关注”。并且告诉孩子,他可以拿这张票来找妈妈,要妈妈陪他干点什么,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承诺。
如果孩子必须等待父母的注意,父母可把闹钟上好,铃一响孩子就知道该轮到自己和父母呆在一起了。让孩子等待时,鼓励孩子想一下你们在一起时可以做些什么,这样还可训练孩子爱动脑的好习惯。
满足不了孩子时
父母认为已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但孩子还不满足,为了避免加强孩子的这种依赖性,可以这样去做:
不要理睬孩子的要求。假设家长刚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并已经陪孩子玩了一会儿,现在正在和其他的孩子谈话,这时孩子打断其他孩子的讲话,要求家长只听他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干脆不理孩子。如果家长能装做一副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便会收到极好的效果。当孩子停止了闹脾气、哭喊、开始听话时,家长再给孩子一些注意,这样做就使孩子懂得了家长在听别人讲话时,不能轻易打断而来注意他,但是家长对孩子做的其他事很有兴趣。并且要告诉孩子,打断别人讲话是很不礼貌的坏习惯,应该用礼貌的方式请求父母对他的注意,并安静地等父母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