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
29013800000005

第5章 4 古代聚落的内部结构

古代聚落的地理环境既明,聚落内部结构如何呢?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国的农庄已具备四种主要成分,即房基、窖藏坑、陶窑和墓地。以莪沟北岗而论,6座房基集中在遗址的中部,它的周围及附近分布着44个窖坑和1座陶窖,居住区的北部偏西是墓地。这样的布局在以后的仰韶文化遗址是屡见不鲜的,半坡聚落即是一个典范。遗址占地约5万平方公尺,略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椭图形。人们居住的房屋、储藏物品的窖穴和饲养家畜的圈栏集中于聚落的中心,约占2万平方公尺。居住区围绕着一条壕沟,深宽各约5~6公尺。壕沟之外,遗址北部是墓地,东边则有陶窖。

半坡房屋形制或方或圆,有的半地穴,有的地面建筑。现在举几座房基来说明,以窥测当时村落居室的面貌。

半地穴的方形房子面积大约20平方公尺左右,凹入地下不及1公尺,用坑壁作墙,上架屋顶,坐北朝南,门道倾斜狭长,仅容1人出入,门槛是矮小的隔墙,可以防止雨水倒灌。门槛之内有一个火塘。屋内立柱,四壁地面的木椽倾斜交结在中柱上,椽间填塞茅草和枝叶。地板和墙壁均抹上草泥土,屋顶盖茅草或涂草拦泥土,但柱顶附近有孔隙以排烟通风。估计自穴底至顶部结点的高度280公分,一般人抬头挺胸不愁碰到屋顶,是够悠游自在的了。

地面方形房子,呈现柱纲间架,椽间不施草把填充,而在密排的板椽上直接涂抹草筋泥。屋顶应已出檐,门口似采用不固定的掩闭设置,如苇编的帘、席或枝条编笆之类的挡板。

圆形房子也有地面和半地穴两类,门开在南边而略偏西,有门限,中央部分对着门口有一个火塘。东西南侧各有隔墙,南端与出入口的墙壁衔接,北端与火塘前的大支柱相连,隔墙中间夹有细柱。屋顶以木椽紧密排列,上覆草泥土,墙壁也涂抹草泥土。

《易》“系辞传”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周人说他们祖先定居岐下以前犹过“陶复陶穴”的生活。唯各地文明进展速度不一,7000多年前莪沟已有半地穴建筑了,其结构和上述半坡相去不远。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建筑的发展程度是从穴居、半穴居至地面木构建筑,根据半坡遗址的层位,地面建筑多属于晚期。碳十四测定,大约只隔三四百年之久,进展的步调颇为快速。

如果复原新石器早期的居室,当和韩非子所说:“茅茨不剪,采椽不断”相差无几,深具古风的。然而后世我国建筑的一些基本成分也早在这时候就蕴育出来了。半坡地面房屋的柱纲标识中国古典木构框架体系——“墙倒屋不塌”——之形成。而后代房子的布局,此时也可以见其端倪。《尔雅》“释宫”云,房子“东北隔谓之宦”。宦,同颐,说文训养,谓“食所居”。今考古发掘,半坡房基的东北隔每有压碎的陶器,这里面向门口,迎光明亮,当是进食的地方。“释宫”又云:“西南隔谓之奥。”郭璞注,奥者室中隐奥之处。半坡居室的西南部未发现贮藏遗迹,稍晚遗址这部分略呈高突,表面坚硬光洁,似为早期的“炕”,有隔墙与房子其他部分隔开,应属卧寝之处无疑。中国古代屋室的基本布局和用途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