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经脉时辰与饮食养生
29012700000062

第62章 夏季养心重在静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心”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一样,自始至终为我们的身体工作。我们睡觉了,它却不能睡。一年四季,我们都要养心,但夏天为重点。《黄帝内经》载:“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阳,应于夏气。”

为什么养心一定要在夏季呢?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应。因为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人体阳气随着自然界的阴阳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再加上心为阳中之阳,属火,两火相逢,势必扰动心神,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了,心咐负担就会加重。所以,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道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要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发怒;只要神清气和,思想平静,心火就不会生。当然,也不能大喜,过喜则会伤心。

在夏天,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学会“冷处理”。尤其是夏季的午后,天气炎热,使人难以入眠,情绪急躁,此时可以采取静坐、练习书法、绘画、听音乐等方式,使自己的心情平静。尽量选择舒缓的音乐,音量不宜过大;也可闭目坐于阴凉处,想象冰雪、大海、绿阴等景象,在心理暗示的同时,使机体放松,代谢下降,从而达到去热消暑的目的。

专家问答

问:家父年近七旬,最近不知何故,有时心跳加快,且心慌不适,请问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缓解?

答:从症状来看,这是心悸,大多数老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有一个穴位对防治心悸有显著效果,那就是少冲穴。少冲穴位于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如果要预防心悸,可每天刺激少冲穴3次,每次指压20秒。当心悸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穴位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当然,对于老人而言,最好是在发生心悸时去医院查明病情,然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