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经脉时辰与饮食养生
29012700000042

第42章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民间有“每天一针足三里,赛吃一只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穴位名,早在唐代,“药圣”孙思邈就首先提出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足三里穴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虚弱、贫血、下肢瘫痪等疾病。拍打足三里,除了有与针灸相同的效果外,还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小腿前外侧,膝下约3寸(指同身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之所以称它“足三里”,一是因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因为此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里”字含宽广之意,古代“井田制”九百亩为一方里,故以“足三里”寓其治病范围之广。

按照现代微循环理论来看,人体的衰老与微血管闭塞、微循环障碍有紧密关系。由于手指和脚趾远离心脏,往往血量不足,血流量臧少,出现手脚冰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明显。拍打足三里,可以使手指和足趾的微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使肢端暖和起来。因此,拍打足三里还能起到防止衰老的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发现,当病人胃功能低下时,轻刺激足三里可使胃酸分泌增加;而当胃的功能亢进时,轻刺激足三里无反应,重刺激却可使胃酸分泌减少。用不同的手法针刺足三里,可以调整小肠蠕动功能,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长期灸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预防中风发生。

足三里穴作为胃经要穴,经常刺激能理脾胃、调气血,具有补虚、健脾的特殊作用。为此,历代医家都非常推崇足三里穴的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作用。

专家问答

问:我经常长痤疮,而且每次一长痤疮,便秘也会如影随形而来,便秘和痤疮之间有联系吗?

答:临床调查表明,多数痤疮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经常长痤疮,说明体内毒素太多。如果毒素被机体重新吸收后,就会外发于肌肤形成痤疮。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保证起居正常、食饮有节,此外,还要经常拍打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