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十二经脉时辰与饮食养生
29012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神奇的经络是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的主要宝藏。经络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生命信息的高速通道,因而它拥有“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的重要桥梁作用。经络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的作用,所以经络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神奇能力。经络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所以经络穴位有特殊的诊断治疗效用。

十二经脉分别与十二脏腑相关,十二经脉的循行时辰也与十二脏腑紧密相应,从而奠定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经络养生的瑰宝。

经络不但可以诊疗疾病,更可通过经络、经穴防病,养生及延寿,所以中医的养生不可不通过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瑰宝。经络用当前的实验科学尚不能证实它的物质结构,因为经络是一种象数物质,只有用象数科学的境界才能证实它的光辉形象。

有几千年历史的《黄帝内经》经络养生,将永远发挥着中医养生的独特效用,它的魅力将永存不朽。

全书以十二经脉为纲,对应十二时辰,分别介绍了各条经脉及其穴位的主要养生功效,从而为大家指出了一条简单实用的健康之道。例如,在胆经养生方面,胆经当令时辰为子时(23:00~1:00),此时段前宜睡觉。此时不要熬夜,否则会导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等神经症状。

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对应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讲解了多种养生方法,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治疗胃痛、腹泻等症。此外,本书还分别列举了各条经脉的滋补食物,可以让大家通过饮食,达到滋补经脉、调养身体的目的。

希望本书能帮助大家解析经脉养生的秘密,找到健康长寿的真谛,祝愿所有的读者朋友都能健康长寿,尽享天年!

杨力

引文:十二经脉是什么

十二经脉是指运行于人体内的十二条经脉,包括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十二经脉运行于身体内,连通于人体脏腑,无论是四肢、躯干还是五脏六腑,无所不到。它是体气血运行的主要循环通到道,因此又称为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是什么

在中医中,经络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具有一定的循行规律,具备远程循经联系功能,是由深浅不一的经脉、疏密不同的络脉以及数日固定的经穴相互结合而成。

中医将经脉分为奇经和正经两大类。奇经共有八条,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正经的作用。

正经包括十二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合称“十二经脉”,正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与核心,十二正经的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手太阴肺经,所属脏腑为肺脏,所以取名为肺经。其他类同。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始终止部位,一定的向心走行方向,一定的循行部位,一定的交接交会规律,与脏腑、形体、官窍有固定的属络关系。此外,十二经脉上分布着众多经穴,是经气运行的主要遁道,也称气道。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络的联接而逐经相传,从而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环环相扣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于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关于十二经脉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联络脏腑、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时辰怎么分

古人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日失、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此后为了方便熟记,便以十二地支为代号,分别将其对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此时最为活跃。(北京时间23:00~1:00)。

丑(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此时吃完草,准备耕田。(北京时间1:00~3:00)。

寅(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此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为凶猛。(北京时间3:00-5:00)。

卯(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此时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月亮又称玉兔,此时还在天上。(北京时间5:00~7:00)。

辰(食时)

又名早食等,乃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北京时间7:00~9:00)

巳(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此时隐蔽在草丛中。(北京时间9:00——11:00)。

午(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足阴类动物。(北京时间11:00~13:00)。

未(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此时吃草。(北京时间13:00~15:00)。

申(晡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北京时间15:00~17:00)。

酉(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是太阳落山的时候。鸡在傍晚开始归巢。(北京时间17:00~19:00)。

戌(黄昏)

时又名曰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北京时间19:00~21:00)。

亥(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人定也就是人静。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北京时间21:00~23:00)。

当年,由于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故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但随着钟表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将“大时”淡忘,而“小时”则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