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合”要求班主任要善于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东西,在学生面前,班主任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并且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做学生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变化,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成功的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情感,但是也能改变学生的情感,并且善于创设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不正确的情感,班主任应要加以引导,使学生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以奇胜”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以奇胜”则是攻心为上的需要。学生工作虽然不应也不需要使用阴谋诡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总使用老一套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如果经常使用一些“奇招”,反而会收到“奇效”。
“以奇胜”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的。班主任如果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班主任说的内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做学生工作,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道理学生都懂,可就是记不住,事到临头还是要犯错,对于这样的学生,你再对他讲大道理是没什么用处的。即使讲了,他也可能不会认真去听。相反,班主任别出心裁,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必定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对这个道理有新的认识。
“以奇胜”是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上课也好,做学生工作也好,常感觉效率低下,跟学生讲的东西讲了无数遍,可是还是有学生不能做到或忘记。有时我们忍不住要罚学生,为的是让他们印象深刻。但惩罚是有副作用的,必须谨慎采用。既然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为什么不出奇制胜呢?用学生想不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刺激,学生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班主任的目的也达到了。何乐而不为?
“以奇胜”要求班主任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是很聪明的,他们会经常地作出判断,他们也会时常揣摩班主任的意图,从而制定自己的对策。比如学生犯了错,心中总是忐忑不安,等着受批评,但是也想好了很多借口。班主任如果知道学生的这些思想活动,不是一上来就批评学生,而是从其他角度入手,出乎学生所料,反而更能收到效果。反过来,若是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学生已经有了准备,做好了思想防线,班主任用常规方法就很难攻破了。班主任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学生准备不充分,无以应对,从而一举获胜。
“以奇胜”要求班主任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学生对班主任的观察可谓入微,班主任的每一丝细小变化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班主任进教室上课,如果脸上挂着笑容,那么这节课学生必定会稍微胆大一些,因为他们知道班主任很高兴;反之,如果班主任寒霜罩脸,学生自然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当然这不是鼓励班主任不苟言笑,只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太容易被学生摸透的班主任很难在学生中有威信。出奇制胜的班主任是不会轻易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的,否则谜底揭开之时,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了。
三、“以正合”与“以奇胜”二者的关系
高明的班主任,能够出奇制胜,当水落石出之时,结果虽出乎意料之外,但细细思之,却在情理之中,这便是“以正合,以奇胜”了。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要求班主任“正”的工夫要熟练,“奇”的工夫要精湛。奇正搭配,运用自如。
有一位教师说起她初中的数学老师,那是个老太太。关于这位老师,她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老师有一个圆规,她曾经告诉全班,这把圆规陪伴了她的整个教学生涯,虽然现在有很多更好的,但是她从来没有换过。后来有一天,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把圆规弄坏了!老师当然很生气,但是她没有批评那个学生,而是自己拿着圆规在那里生气,甚至上课了都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全班寂静无声,谁都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学生先忍不住了,他站起来大喊:“你生气就骂我呀!这是干吗呀!”说完就冲出了教室。大家都愣在那里了,有几个同学要去拉他回来给老师道歉。老师却说:“让他去吧,他在气头上,一会儿就好了。”语调还是一样的平淡,接着就开始讲课。后来那个学生给她买了一个特别好的圆规,老师起先不要,他就说老师不要就是不原谅他,老师只好收下,但是她说,她还是用修补好的那个圆规,因为那是她一生的财富,而这把新的,她会好好珍藏。从此以后的数学课上,就再也没有一个同学说闲话开小差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教师的“奇”并非有意为之,只是本性所然,但是由于其他教师的“正”反而衬出了她的“奇”,结果这件事情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印象,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当事人产生很好的教育作用。以至于许多年之后,当年的学生仍然记得这位老教师,仍然记得这件事。
当然了,我们所主张的并不是这种“瞎猫碰到死耗子”式的“奇”。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学习再反思,出奇制胜的招数只能是有限次,学生一旦适应了,原来的“奇”就不再是“奇”了,就得换别的方法了。
要说明的是,奇正不过是我们处理事情的两种方法而已,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绝对不可以为“奇”而“奇”。有时候,必须要义正词严,正气凛然;有时候,必须要出其不意,迎头痛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奇正策略是否正确必须依靠效果来检验。奇正作为手段和方法,脱离了具体事情本身就无法判别其优劣。我们认为,符合形势顺应形势的做法才是好方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以正合,以奇胜”我们便能够给不变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平凡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我们便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认识,在思考中提高。
下半学期,班级的几名男生忽然间迷上了玩电脑游戏,这股风气一下子蔓延开来,他们通常会向家里打个电话,说今天班里某某同学过生日,我们一起去给他庆贺一下。然后他们会用同样的理由来找老师,老师也没什么理由阻拦。其实万老师很清楚,即使他们真的是为同学过生日,地点也会选在网吧。
部分男生玩游戏是真的上瘾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滑坡,作业马马虎虎。有一个叫小周的学生家里只有一个保姆,没有人管他,于是他们家就成了一个据点,男生们经常到他家里去会合。
事实上,小周学习成绩并不差,他很聪明,学习效率很高,学习成绩受影响并不太大,真正遭殃的是跟他一起玩的另几名男生。万老师不是不采取办法,而是在等待时机。
一个周日的晚上,小周和另一名男生找到万老师:“老师,我想回家,我校服没有带,明天早上升旗仪式要穿的。”另一名男生说:“我也要回家,我弟弟生病了。”“你弟弟生病为什么要你回去?”万老师问道。“因为我爸爸出差去了,我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去。”于是万老师同意了。
其实,万老师不但不相信他们,而且还知道,他们在撒谎。因为他看到小周的校服就在他的包里,一根袖子还露出来。至于另一个,晚自修刚结束,学生又没有手机,他从哪儿接她妈妈的电话?
万老师来到校门口,看到小周他们两个人上了一辆出租车,于是随后坐上了另一辆出租车。汽车穿过几个街区,停在了一家网吧旁。
万老师返回到学校之后,马上给他们的父母打电话,把他们请假的原话说了一遍,然后说当时很急,没来得及跟家长联系,现在想想不放心,还是问一下家里,问一下他们是不是平安到家了。
两位学生的家长果然非常震动,小周的爸爸在电话里说:“我马上去找。”
十分钟之后,万老师收到了意料之中的电话,两名学生在网吧里被当场拿下。小周的爸爸叫了辆出租车,把他们俩送到学校。小周的爸爸一边向老师表示感谢,一边希望学校的规章制度能更加严格一些。
随后,万老师找他们俩谈了一次话,主要有两点:第一,诚信问题,告诉他们欺骗老师一次以后老师就很难再相信他们了;第二,自控力,告诉他们软弱的人往往就毁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
学校最后决定给他们两人警告处分,两人的家长对于两个学生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万老师代表学校告诉他们,如果一学期之后两人表现良好,处分将会撤销,也不会记入档案。结果,小周这学期再也没有去玩游戏,他得努力撤销处分,而且,以后也没有沉迷于游戏。“他们都是聪明学生,只要成绩提高上去,就会体会到学习的好处。上次他们只是一时糊涂,有了这次教训,再自我放纵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万老师笑着说。
期中考试,小周和那一名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什么人非得有了一个处分才努力呢?不管是老师好心劝说,还是发火,他们根本不往心里去。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说明要不是那三个小流氓,韩信就是凡人一个。譬如脓疮,挑破了反而好得快。
万老师这招叫做刮骨疗毒,先把错误充分暴露,然后一举除掉,这样才会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