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数学家叫张邱建,他出生于一个养鸡人家。八九岁时,父亲就经常带他上城里去卖鸡,小邱建的任务是在一旁帮助父亲算账。
瞧,上百只鸡,看公鸡、母鸡、大鸡、小鸡,价格不一,买的数量各异,但小邱建的眼睛一转,就能口算得分厘不差。邻居们都称小邱建为“神童”,有什么疑难问题常找他帮助解算。
小邱建“神童”的美称传遍了附近乡里,传到县官的耳朵里。县官不大相信,想亲自试一试。
这天,县官派人把小邱建的父亲请来,交给他一百文钱,让他送一百只鸡来,当时的鸡价是:公鸡每只五文钱,母鸡每只三文钱,小鸡三只一文钱。
一路上,小邱建的父亲绞尽脑汁也没算清这百鸡账。没想到回家给小邱建一说,邱建转了转眼,对父亲说道:“明天给县官送去四只公鸡、十八只母鸡、七十八只小鸡。”
第二天,邱建的父亲将鸡如数送给县官。县官一查点,鸡的品种、数量与钱数正好相符,不禁暗暗叫绝。他想再考考神童,于是再给邱建的父亲一百文钱,让他仍买一百只鸡来,但三种鸡不能与这次相同。
父亲很担心,心想:儿子还能算出新的鸡数吗?不料回家后,小邱建很快就算好了:八只公鸡、十一只母鸡、八十一只小鸡。他父亲一算,加起来正好还是一百只鸡合一百文钱。
这次,父亲干脆带上小邱建一同去送鸡。县官点过鸡数,连声赞好,又拿出一百文钱,仍让邱建的父亲再送品种不同的一百只鸡。
试问,这一次鸡应该怎样算呢?
[答案:站在一旁的小邱建脱口而出:“爹爹,下次我们送十二只公鸡、四只母鸡、八十四只小鸡。”
县官一听,忙问邱建的父亲:“这就是令郎?”
他父亲回答说:“正是小儿张邱建。上两次鸡数都是小儿算的。”
“人称令郎神童,真是名不虚传。”县官这回彻底信服了,奖给张邱建三百文钱,先后所买的三百只鸡也都赠给了他家。县官并把小邱建留在官府,为他创造条件,学习深造。日后,张邱建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