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28979300000037

第37章 执念

有时候,一个执念,足以改变太多太多。

他是一个非洲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为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教育,他竟徒步跋山涉水来到美国。

临走时,他有的只是能够维持5天的食物和《圣经》、《天路历程》两本他视若珍宝的书。他还带了一把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毯子,这些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徒步从家乡(今马拉维)出发了,他要穿越东非荒原到开罗,转水路奔赴美国——他的梦想。1958年10月,他大概16、17岁,他的父母是文盲,无法说清楚他到底多大,也不确定美国有多遥远,他们只知道儿子正在奔赴梦想。

只是一个执念,一个梦想,让他能够坚持下去。他仰慕者亚拉伯罕·林肯,一个出身贫贱的美国总统带来了黑人的解放;他仰慕布克·T·华盛顿打破旧时代的桎梏,振兴一个民族的尊严。不论梦想多么遥远,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够到达那个彼岸。

他希望成为那些英雄,影响这个世界,影响全人类,他一定要接受教育,可是他身无分文,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所大学,更加无法预料能否被接受,他坚定而迷惘着。开罗与华盛顿相隔4828千米,上百个部族,超过50种语言,他还是去了,不顾一切地踏上征途,把一切置之度外。虽然,他的内心也有恐惧,也把一切不如意归结于贫穷,他害怕可能的失败。

他的家乡,很多人相信那样贫穷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学习的,只是无谓地浪费时间,可是当他知道华盛顿和林肯时一切似乎都明白了,他有梦想,不论在他人眼里是怎样的天方夜谭,他知道,实现梦想的路径就是接受教育。然后,他徒步到了开罗。

跋涉五天五夜后,他离家乡40千米,还有4780千米,而他早已不名一文。可是回头就意味着贫穷。他暗暗发誓,除非死亡,决不放弃。

他在梦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遭遇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苦,多少次,几欲放弃。可是两本书上熟悉的语句不断浮现,他不能,决不能放弃。15个月,他走了大约1600千米,到了坎帕拉。他找了一份工作,一有空便去图书馆。他找到了一本《美国大学指南》,那美好的图片吸引了他,蓝天下的碧草,环绕学院的群山宛如家乡,那是华盛顿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他有了具体的目标。

他给学院写了信,说明自己的境况并申请了奖学金,他也担心自己能否被接受。他尽可能地给多所高校递了申请。皇天不负苦心人,高校主任被感动了,不仅给了他奖学金,还提供了一份工资足以支付食宿费用的工作。

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他的事迹在非洲大陆上广为传唱。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护照和签证,步入了多年的梦想之地。

后来,他不仅成为了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还成为了广受尊重的权威,他是勒格森·卡伊拉。

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彼岸无法到达。不论你的出身、相貌等等,没有什么能够成为你无法成功的借口,只是你的努力还不够,毅力还不够。不愿承认自己不够坚强的人往往把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天意、命运、出身等等客观甚至虚幻的存在,用以掩饰自己的懦弱无能。快要倒下的时候再坚持一下,要知道成功者不过是站起来比倒下多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