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37

第37章 东非大裂谷

从卫星照片上看去,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刀疤”。它南起希雷河河口,向北越过红海至死海北部,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6500千米。它深而醒目地刻于地球的脸上。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大裂谷概况

东非大裂谷也称“东非大地堑”。包括一系列由块状断裂所形成的裂谷和湖盆。南起希雷河口,从马拉维湖北端起分两支:东支经坦桑尼亚中部的埃亚西湖、纳特龙湖等,连接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湖,再纵穿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的阿巴亚湖、兹怀湖等,以迄红海北端,全长5000余千米;西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蒙博托湖直到艾伯特尼罗河谷,全长1700千米。裂谷宽30~70千米,两侧陡崖壁立,高出谷底1000多米。沿线有熔岩高原并多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有的仍在活动,地震亦频繁。

形成原因

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肯尼亚境内的大裂谷

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廊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获得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首都内罗毕就座落在裂谷南端的东“墙”上方。登上悬崖,放眼望去,只见裂谷底部松柏叠翠、深不可测,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抛掷在沟壑中的弹丸,串串湖泊宛如闪闪发光的宝石。

串珠状的湖泊群

东非大裂谷东西两支线上共有约30个湖泊断续分布,构成著名东非大湖群。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马加迪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等。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顺裂谷带成串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同时,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