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孙子兵法释译
28878800000065

第65章 二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原文”

凡军好高而恶下①,贵阳而贱阴②,养生而处实③,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④,此兵之利,地之助⑤也。

“注释”

①好高而恶下:即喜欢高处而讨厌低处。好,喜欢。恶,讨厌。

②贵阳而贱阴:贵,重视。阳,向阳干燥的地方。贱,轻视。阴,背阴潮湿的地方。句意为看重向阳之处而轻视阴湿地带。

③养生而处实:指军队要选择水草和粮食充足、物资供给方便的地域驻扎。养生,指水草丰盛、粮食充足,能使人马得以休养生息。处实,指军需物资供应便利。

④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指置军向阳之地并使其主要侧翼背靠高地。

⑤地之助:意谓得自地形的辅助。

“译文”

大凡驻军总是喜好高地,厌恶低洼之地;看重向阳的地方,轻视阴湿的地方;靠近水草,军需充实,将士百病不生,这是军队必胜的条件。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而主要侧翼要背靠它,这对军队有利,算是得到了地形的辅助。

“释译”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关于军队驻地的选择问题,他认为行军打仗时,军队驻地的选择必须在高处、向阳处和物资丰富处,这既有利于我军的出击与休整,也有利于粮食的供应,而占据有利条件,胜利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唐昭宗干宁四年,汴州剌史、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大举兴师,讨伐淮南节度使杨行离。朱全忠命令庞师古攻扬州,葛从周攻寿州。庞师古率兵7万驻清口,部属认为清口低洼,不宜驻军,但师古自以为兵多,不以为意。杨行离奉军至楚州拒敌,命朱谨在滩河上堵水截流,准备水淹汴军。探子报告师古,师古认为是谣言惑众,一意孤行。一天,朱谨率军5千人,伪冒汴州军旗号,将汴军杀得措手不及,杨行离后又决堤放水,汴军死伤无数,继又亲率大军掩杀,全歼庞师古军于渭水,葛从周只好撤退,杨行离乘胜追击,汴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