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孙子兵法释译
28878800000060

第60章 三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原文”

是故智者之虑①,必杂于利害②。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

①智者之虑:聪明的将帅思考问题。虑,思考。

②必杂于利害:必然充分考虑和兼顾到利弊两方面的因素。

“译文”

因此,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大事便可以顺利进行;在困难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那么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释译”

孙子主张指挥者要从利害的矛盾两方面来分析问题、权衡得失。任何事物都是利与害的统一体,必须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关系。所谓“杂于利害”,在有利的条件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要善于发掘有利因素,而考虑问题时切忌偏激和片面。指挥者要具有整体意识,认清利害之间的关系,创造并利用利害相互转化的关系,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1962年,苏联道弹运往古巴,美国为了对付古巴、苏联,通过对形势的分析认为:如果对此事不闻不问,则显得美国软弱,有损威信;如果出兵干预,则风险太大,有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而如果用舆论工具或谈判方式,可能时间花费长,且成效慢。但如果对古巴进行海上的经济封锁,切断其一切贸易通路,在经济上拖垮古巴,既可展示美国的雄风,又能避免武装冲突,还可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于是美国毅然采取经济封锁的策略,果然使苏联在5天后撤走了导弹。这就是进行“趋利避害”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