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林宝训合注
28877200000002

第2章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鐔津集)。

明教

杭州佛日明教契嵩禪師。字仲靈。自號潛子。藤州鐔津李氏子。嗣洞山曉聰。清源下十世。七歲出家。十三得度。十九遊方。常戴觀音像一軸。日誦聖號十萬。率以為常。世間經書莫不徧覽。作原教論十萬餘言。儒釋之道一貫。以抗韓愈排佛之說。知開封府龍圖王公素。歐陽修。程師孟奏進。仁宗覽之嘉歎。付編修入藏。曰輔教篇三卷。賜紫衣方袍明教之號也。

和尚

梵本正名鄔波迦。傳之于闐翻為和尚。傳至此土翻為力生。謂出家者。因師之力。而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故曰力生也。

心通曰道。又成名之謂道。即佛祖微妙之道也。在儒即允執厥中之妙道也。

身正曰德。立身之謂也。僧有戒定慧。儒有孝悌忠信。皆謂之德也。

王去聲。凡有天下者。人稱曰王。又身臨四海曰王。

伯夷叔齊

孤竹君之二子也。孤竹國名。姓墨胎氏。其子伯夷名允。字公信。季子叔齊名智。字公達。諡曰。伯夷叔齊。其父將薨。遺命立叔齊。齊以天倫為重。我在位不義。伯夷以父命為尊。我在位不孝。二人俱逃。國人立其仲子為君。其二人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而歸之。文王卒。武王伐紂。二人叩馬首而諫曰。父死不塟。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平定。天下宗周。夷齊耻不食周粟。遂隱首陽山。採薇而食。卒之餓死。

夏桀

名履癸。帝發之子。諡法賊人多殺曰桀。荒淫無道。得施氏女名曰妹喜。作瓊樓瑤臺。極意取娛。酒池運船糟堤可望十里。龍逢以忠諫不從而殺。殷湯有德。伊尹佐湯伐桀。桀戰不勝。奔三椶國。湯又從而伐之。放桀於南巢而死。

商紂

名辛。亦名受。帝乙之子。諡法殘義損善曰紂。得蘇氏女妲己。甚寵愛之。設酒池肉林。使男女躶形相逐其間。作長夜宮。用炮烙之刑。刳孕剒涉。造鹿臺。七年乃成。虐害忠良。臣叔比干。竭忠而諫。遂剖心而死。太師箕子。徉狂而為奴。庶兄微子。為其亡仁。避而去之。後武王舉兵伐之。敗登鹿臺。蒙頭赴火而死。

周幽

名宮涅。宣王之子。諡法壅遏不通曰幽。殆政虐民。遂致岐山自崩。山川水竭。得褒人女名褒似以寵之。乃貶申后。并太子宜臼。褒姒不好笑。於驤山舉火。戲媚褒姒之笑。後申侯怒。召犬戎殺於驪山之下。

周厲

名胡。夷王之子。諡法殺戮無辜曰厲。王行無道。侈傲暴虐。國人謗之。王使衛巫監謗。但有謗者盡殺之。召公諫曰。塞下之口。遂上之過。恐為社稷憂。王不聽。國人叛之。禍及於王。王乃出奔於彘。太子幼。周召二公相和恊。共理國事。故稱共和也。小雅二十二篇。皆文武成康之善政。至此而盡廢矣。

明教曰。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故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斯言學非辯問。無以發明。今學者所至。罕有發一言問辯於人者。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九峰集)。

靈明洞鑒曰聖。又聖猶正也。以正教誨人也。

超凡亞聖曰賢。

學聚問辯

學聚問辯者。謂人苟不務學。則無以會眾理。而使有諸己也。學弗問無以辯別眾理。使之條件不紊。而精麁本末。或不知所擇也。出易經九二之文也。

補也助也。

日新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然在彼學者。進業修德而轉新也。如沐其身。滌除舊染之污而自新也。

明教曰。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伏。其悖戾闘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教者何限。況復公然張其征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不薄。其可得乎(鐔津集)。

太史公

姓司馬。名談。為太史令。其子名遷。襲其父職。乃尊其父。故稱公也。西漢龍門人。

孟子

名軻。字子輿。鄒國人。作孟子之書七篇。

梁惠王

魏侯[葷-車+(卸-ㄗ)]也。都大梁。僭稱王位。諡曰惠。史記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而孟子至。梁王問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何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王問意。強兵富國之類。孟子之對。不以富為利。以義為利也。

罕言利

罕者。少也。罕言利與命與仁。命之理微。仁之道大。利之害義。謂聖人恐學者陷溺於利。以利滅公。貪利害義。淪於污下。故罕言之。

尊崇貧賤

尊崇。天子也。貧賤。庶民也。謂自天子至庶民。同害貪利之病。有何差別。

病也。

施也。

取也。

明教曰。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殺人者也。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所以遊宴中有鴆毒。談笑中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隣巷中有戎狄。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萠。防之於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西湖廣記)。

有形惡小。無形惡大

論云。有形之惡。其來有方。其敵可禦。無形之惡。其來不測。其害非細故。所以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殺人者以跡言之。害人者以心言之。跡雖殺人。其過可恕。忍心害理。其殃極甚。是故有形之惡。顯然可見。無形之惡。冥然莫測。以人之可見可知。故以為輕為小。以人之莫見莫知。故以為重為大也。

游宴

游。逸也。賓主合歡安靜之筵也。

鴆毒

鳥名。其形如雞。其色紫綠。頸長八寸。以蛇蝮為食。其毛羽歷於飲食之間。食則殺人也。

戈矛

皆兵器也。戈。平頭戟。長六尺六寸。矛。長二丈。其形如鈎。俱傷人器也。

堂奧

正房曰堂。幽深曰奧。

隣巷

五家為隣。二十五家為巷。

戎狄

西戎北狄也。

禮法

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法者。制度品節也。左傳曰。藏於杳然冥然之間。而發於卒然之際。非聖人以禮為之防。則人之類滅久矣。

明教曰。大覺璉和尚住育王。因二僧爭施利不已。主事莫能斷。大覺呼至責之曰。昔包公判開封。民有自陳以白金百兩寄我者亡矣。今還其家。其子不受。望公召其子還之。公歎異。即召其子語之。其子辭曰。先父存日。無白金私寄他室。二人固讓久之。公不得已。責付在城寺觀脩冥福。以薦亡者。予目覩其事。且塵勞中人。尚能疎財慕義如此。爾為佛弟子。不識廉耻若是。遂依叢林法擯之(西湖廣記)。

大覺

明州育王寺懷璉禪師。字器之。福建漳州陳氏子。嗣泐潭懷澄禪師。清源下十四世。宋仁宗皇祐二年。正月詔住京師十方淨因禪院。二月十九日。詔對化成殿問佛法大意。奏對稱旨。賜號大覺禪師。歸居於阿育王山廣利寺。

包公

名拯。字希仁。諡孝肅。官為御史。天性嚴厲。未甞有笑容。知開封府日。有民李覺安。生子年幼。因病以白金百兩。寄與張惠明。覺安命終。惠明還歸其子。其子不受。一謂受人之寄。可當還之。一謂父無所寄。不當受之。各盡其心而已。

責付

給散也。

大覺璉和尚。初遊廬山。圓通訥禪師一見。直以大器期之。或問何自而知之。訥曰。斯人中正不倚。動靜尊嚴。加以道學行誼。言簡盡理。凡人資稟如此。鮮有不成器者(九峯集)。

圓通

廬山圓通居訥禪師。字仲敏。西蜀梓州蹇氏子。嗣延慶子榮。清源下十世。為人英偉。過目成誦。十一出家。十七誦法華經得度。後遊襄州。密契心要。後遊廬山。道價日重。南康郡守程師孟。奏請住圓通寺。

中正

中而不偏。正而不邪。

尊嚴

尊而可敬。嚴而可威。

義同。

言簡

言簡則誠實而信。盡理則道體精明也。

仁祖皇祐初。遣銀璫小使。持錄綈尺一書。召圓通訥住孝慈大伽藍。訥稱疾不起。表疏大覺應詔。或曰。聖天子旌崇道德。恩被泉石。師何固辭。訥曰。予濫廁僧倫。視聽不聰。幸安林下。飯蔬飲水。雖佛祖有所不為。況其他耶。先哲有言。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予平生行知足之計。不以聲利自累。若猒于心。何日而足。故東坡甞曰。知安則榮。知足則富。避名全節。善始善終。在圓通得之矣(行實)。

仁祖

宋四帝仁宗也。

皇祐

即年號也。

銀璫

耳[王*垂]也。秦漢中以小宦官。著銀璫左貂。明帝改為金璫右貂。宮中出入傳命使。悉用閹人。

尺一

漢時制尺一之板。而駕詔書也。

孝慈

汴京自唐朝毀寺。太祖建隆間復興兩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賢首疏鈔義學而已。士夫聰明超越者。皆厭名相因果。當時天台止觀。達磨禪宗未行。淳化(太宗年號)以來。四明尊者。天台懺主遵式行道東南。止觀心宗慧眼照映天下。翰林楊億晁回首發明之。至是時內使李允寧。奏施汴宅一區。創立禪席。賜額十方淨因禪院。帝留意空宗。詔下三省定議。召有道者住持。歐陽修。程師孟。奏請圓通訥禪師。允寧親持詔下江州。訥稱目疾耳背不赴。帝益敬重。聽舉自代。訥舉大覺應詔。天下賢哲。在訥得之矣。

伽藍

譯為眾園。園謂生植之所。佛弟子則生植道芽。趣登聖果。能福利羣生。故曰眾園也。

旗首曰旌。以旌有功者。又欽也。

敬重也。

固辭

辭而不受也。三辭為節。一辭為禮。二辭為謙。三辭為固辭也。

濫廁

泛雜也。

飯蔬

飯。食也。蔬。麤食也。聖人之心。渾然天理。雖處困極。而樂亦無不在焉。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有無。漠然無動其心。

不為

性本如空。難名難相。金屑雖貴。落眼成塵。

先哲

指范蠡也。

縈縛也。

滿足也。

東坡

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山人。得法東林常聰禪師。仕至翰林。嘗與佛印。激揚酬唱。於黃州築室城東。因號東坡居士。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廬山野錄)。

跛而不能行也。

兼有恃之稱也。

圓通訥曰。昔百丈大智禪師。建叢林。立規矩。欲救像季不正之弊。曾不知像季學者。盜規矩以破百丈之叢林。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野錄)。

百丈

洪州百丈山懷海大智禪師。福州常樂王氏子。嗣馬祖道一禪師。南嶽下二世。

叢林

乃眾僧所止之處。行人棲心脩道之所也。草不亂生曰叢。木不亂長曰林。言其內有規矩法度也。

規矩

圓器曰規。方器曰矩。乃叢林之模範也。

盜規矩

因公置私。監守自盜之義。又因法作奸。佐監為盜也。此言因規矩而反害叢林也。

巢居穴處

上古之士。未有叢林。夏則居巢。冬則居穴。守典刑而自律也。

安危興亡

有德者叢林日安。無德者叢林日危。數也。時也。謂安危在人。興亡在時。住持無道德。則叢林將廢。縱有道德。苟非其時。亦不可強也。

可將

持守行之。譚子化書云。苟德可將。何必廣粟帛乎。苟數可憑。何必廣甲兵乎。

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葢豫備則無患。所以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而取諸豫也。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九峯集)。

脩心曰治。定心曰治。脩理其事。方用其力曰治。事有條理。已見効故曰治。

重門豫

雷地豫卦安和悅樂之義。楊氏曰。川途既通。則暴客至矣。不何不禦之術也。故取諸豫。重門以禦之。擊柝以警之。則暴客無自而入也。二陰在上。重門之象。一陽在下。擊柝之象。三陰在內。悅豫之象。又曰。豫者。怠惰也。擊柝以警怠惰。

音托。斫木為之。夜行所擊也。

大覺璉和尚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後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歷觀前輩。立身揚名於當世者。鮮不學問而成之矣(九峯集)。

玉不琢下

此二句。出禮記學記篇。

今之所下

此二句。出韓文公答唐順宗表狀。

善惡

善者所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

大覺曰。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以化眾生。亦所以趨於時也。自生民以來。淳朴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及情竇日鑿。五帝之教詳而文。夏也。時與世異。情隨日遷。故三王之教。密而嚴。秋也昔商周之誥誓。後世學者。故有不能曉。比當時之民。聽之而不違。則俗與今如何也。及其幣而為秦漢也。則無所不至矣。故天下有不忍願聞者。於是我佛如來。一推之以性命之理。冬也。天有四時循環。以生成萬物。聖人設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猶是而已矣。然至其極也。皆不能無弊。弊者迹也。要當有聖賢者。世起而救之。自秦漢以來。千有餘載。風俗靡靡愈薄。聖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詆訾。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歎也(答侍郎孫莘老書)。

神明不測。玄奧難知。言詞不可示。分別不能解。故曰妙也。

寄也。

怪也。

及也。

釋迦

此云能仁。謂以仁德利化眾生。

精一無雜也。

第一義

真諦非有。俗諦非無。不有不無。名中道第一義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