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放形骸。黜邊幅。守禮者。莫能與之辨。而其從心不踰矩。卒有合於自然。是則繕性之效。略外以理內。於斯見之矣。淫慾嗔恚。皆謂之道。大雄氏託言為喻。將以語夫上知。愚者不察。悉得以自恣。職教者憂之。於是為清規。而曲為之防。數百年來。遵守罔替。世愈薄。而俗愈侈。奇衺美[曼-又+万]。充滿區宇。澤山咸大師始輯。廣其未備。詢于耆舊。證于編簡。作備用十卷。以拯其極壞。其勤苦之志。於是書足以見之。余甞聞。咸師縛律以為禪。守其師說。不肯以從于人。清嚴峻整。講。道不輟。頑薄敬避。其死也尤奇偉。余愍夫吾儒之教。淪弊若是。使有若咸師一正之。斯得矣。序其書。所以識吾徒之未能也。
泰定二年六月 清容居士 袁桷 敘
禮於世為大經。而人情之節文也。沿革損益以趍時。故古今之人情。得綱常制度。以撥道。故天地之大經在。且吾聖人。以波羅提木叉。為壽命。而百丈清規。由是而出。此固藂林禮法之大經也。然自唐抵今。殆五百載。風俗屢變。人情不同。則沿革損益之說。可得已哉。近者大川笑翁二祖。唱道南北山。日用軌則。盛於當代。至元戊寅。依石林和尚於南屏。猶得見其遺風餘烈。及友雲明西堂出所藏抄本。究心訪問。編集成帙。始此書之作。或以為僧受戒首之。或以住持入院首之。壬午依覺菴先師於承天。朝夕扣問。因得以祝 聖如來降誕二儀冠其前。其餘門分類聚。釐為十卷。然猶未敢以傳學者。丙戌夏。留雪竇。千峰琬西堂論其詳。丁亥春。溪西澤和尚正其舛。得於見聞者稔矣。而尚以未身行之為愧。壬辰夏。首眾雙徑。小座湯。有位次高下之爭。諸方往往。廢而不舉。愚以西堂一出。首座再出。都寺三出。後堂四出。藏主維那知客侍者。隨職為位。請於雲峰伯父力行焉。訖事無敢譁者。元貞乙未。備員永嘉天寧。大德庚子。補番易永福。乙巳主廬山東林。皆行之無易。庶幾人情為折中。然視古之清規。不幾於繁縟乎。蓋凷桴土皷。不可作於笙鏞間和之秋。汙樽杯飲。不可施於犧象駢羅之日。目曰禪林備用清規。備而不用之謂也。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至大辛亥秋 廬山東林 弌咸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