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不仅对中国通史和史学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回族史研究的开创和深入开展,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白寿彝于1909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他7岁时即跟母亲学习阿拉伯文,进而习读《古兰经》选段。他父亲见他聪明好学,在他11岁时便延请一位很有学问的吕老先生,在家中教他学习古文(古汉语)。后来受教于林素莹、倪羲抱先生,学识大有长进。他曾先后入中州大学和文治大学学习。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哲学硕士生。当时我国著名学者陈垣、顾颉刚、张星、冯友兰、许地山、郭绍虞、黄子通等都在该校任教。他在导师黄子通的精心指导下,刻苦读书,用心研究,长进很快。白寿彝对回族史研究产生兴趣,是和陈垣先生的启发诱导分不开的。陈先生计划对回族史(即伊斯兰教史)开展系统研究,苦于无助手。当他得知白寿彝是回民,十分高兴,便对白寿彝说:“中国回教史很有研究头,你是回教(即回族)人,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受陈先生的启迪,白寿彝便着手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的资料搜集工作,逐步走上研究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的路子。1932年,他于燕京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研究和教学的生涯。193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中国交通史》出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后他到云南大学、中央大学任教,除了讲授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西交通史外,还对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史开始了深入研究。1944年,他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回教小史》在重庆出版。不久,又出版了《咸同滇变见闻录》(1945年,重庆商务)、《中国伊斯兰史纲要》(1946年,上海文通书局)、《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1948年,上海文通书局)等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白先生便到北京师范大学执教,直至逝世。他除了讲授中国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外,继续研究回族史,并对中国通史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在回族史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新中国的回回民族》(1951年,东方出版)、《回民起义资料集》一至四集(1952年,神州国光社),1958年又与人合作编写出版了《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民族出版社)等。
1958年以后,由于“左”倾思潮的干扰,接着是“文化大革命”,白先生对回族史的研究工作被迫搁置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了学术繁荣的春天。白先生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仍精神矍铄地投身于研究工作中去。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中国伊斯兰史存稿》等著作,几乎每年出版一本书。同时,他又牵头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百万字的鸿篇巨着《中国通史》。他对回族史的研究工作尤其关心。由他主编的四卷本《回族人物志》,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1982年3月正式开展起来。宁夏、北京的不少学者参加了编写工作。现在,《回族人物志》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四集。
白先生主编(马寿千、李松茂副主编)的《中国回回民族史》在他故世后,亦于2003年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