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原因
创伤不像其它运动项目那样多见。其发生原因有的是由于训练或技术水平不够,有的则由于训练中违犯纪律,粗枝大叶,也有一些创伤是日积月累逐渐出现的,例如肘关节鹰嘴部骨质增生,肘关节的骨关节病等,这些变化久之也破坏了运动机能。举重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腕、肘、肩、腰及膝。
举重运动无论是抓举、挺举,在提铃或翻腕时,手腕的屈肌及腰部的伸肌,都要有很大的收缩力量,因此,时常引起肱骨内踝部的肌腱撕裂或撕脱骨折,腰部伸肌的捩伤及手腕部的韧带捩伤。当抓举时,由于肩肘及腰部的突然过度背伸,常常引起肩袖损伤,前锯肌伤,脊椎棘突骨膜炎(脊椎的棘突互相冲撞所致),椎板骨折,及肘的创伤性滑膜炎及骨关节病。推举塌腰最易引起椎板疲劳骨折,此项自己取消。
膝关节以半月板损伤,髌骨软骨病及伸膝腱膜炎较多见,多系突然下蹲或起立时,膝不当的内收扭转(并膝)所致。
个别情况,可因举起时站立不稳,晕厥或铃片失脱而发生严重砸伤;如胫腓骨骨折、脊椎骨折等。
急性腰扭伤的原因及防治
急性腰扭伤是由于扭腰、弯腰和过伸腰时,以及提举重物等活动时,所造成腰部肌肉、声速呼关节的过度牵拉,扭转而引起的损伤。此病发好于腰部。伤后立即出现腰背剧痛,腰肌紧张和痉挛,腰椎各方向活动有明显限制,有时局部压痛明显,若在早期获得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一般多能治愈但若处理不当,可演变为长期慢性腰痛。预防腰扭伤要注意保扩腰部的生理功能,腰部活动时动作应协调、姿势要正确,如抬杠重物时,尽量让胸、腰部挺直,髋、膝部屈曲,起身时应以下肢用力为主,站稳后再迈步;搬、提重物时,应取半蹲位,使物体尽量靠近身体,避免提起过重物体。在搬重物时,注意力要集中,以防因腰部活动范围过大,而使腰部肌肉用力失调,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在一个固定体位和强迫姿势中过久的工作。平时,就加强体育锻炼,在急性能腰扭伤后,应卧硬板床休息,至少在1周以上。可减轻肌肉痉挛和产痛。对急性腰部韧带或关节扭伤,应需卧床休息3~4周,严重者,可行骨盆牵引,并配合辅助治疗。可作理疗、推拿、热敷及闭封疗法等,当急性疼痛减轻后,诮逐渐锻炼腰部肌肉,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愈合。防止粘连和肌肉萎缩。
腰部功能锻炼方法
1仰卧位背伸肌锻炼。
(1)五点支撑法:取仰卧位,双侧屈肘、屈膝,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支撑,用力将腰拱起(亦可用双手掌托腰拱起),反复练习。
(2)三点支撑法:经五点支撑锻炼后,腰部肌肉较好者可把双臂置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用力作拱腰锻炼,反复多次。
(3)四点支撑法:即在前者的基础上,以双手、双足四点支撑作拱桥式锻炼,反复多次。
2俯卧位锻炼。
(1)抬头插胸伸臂俯卧,两上肢紧贴于躯干两侧伸直,作抬头挺胸,反复操练。
(2)伸直抬双腿:基本姿势同前,将抬头挺胸改为伸直抬双腿,反复操练。
(3)抬头挺胸抬腿(又称飞燕式):结合前两者,以腹部着床,头、手胸及两下肢一起上抬,反复多次。
3腰部回旋运动。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叉腰,腰部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交替旋转,旋转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半月板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半月板损伤在举重运动中极为常见。
半月板撕裂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行走或运动时的疼痛,疼痛部位可以在关节的一侧,或者后方,也可以是关节伸屈活动到某一位置上时出现。许多患者可出现上下蹲或行走时关节内“喀嗒喀嗒”的声音,往往在比较固定的角度出现。有时还会出现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或关节突然无力的情况,影响了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撕裂的半月板还会在关节活动中牵扯关节滑膜组织,磨损关节软骨,造成极难治愈的慢性滑膜炎,并加速关节退变,使关节炎提早出现。因此,对半月板撕裂必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由于半月板在X光片中不显影,用X光检查并不能发现半月板的损伤,特别在撕裂的急性期,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更是影响了医生的体检和诊断,使半月板撕裂经常被漏诊,丧失了治疗时机,更延误了病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运用磁共振对半月板撕裂进行早期诊断,我院拥有的关节专用磁共振更是为患者减少了经济上的负担。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病例,还可以用关节镜技术进行微创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性。
半月板撕裂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类,对于范围小、部位在血管区的撕裂,可以用石膏、膝托等外固定制动进行治疗。而除此而外的各种撕裂均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引起症状的半月板撕裂大多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以往在发现半月板撕裂后,往往将其全部切除,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是丧失了半月板保护的关节在短短几年内就会发展为关节炎。因此,目前的手术都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或者半月板缝合等技术,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的半月板组织,减少对关节功能的影响。而关节镜技术的应用更是把手术的创伤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使患者的恢复达到了最快的程度。
半月板损伤的预防方法
在专门的场地进行训练,杠铃的杠轴要擦亮,两端的金属片要牢牢固定。负荷量应逐渐增加,注意训练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初学时,在杠铃的两端要有人保护。
为了防止腕关节损伤(捩伤或扭伤),除应加强腕部力量外,练习时腕部应以绷带或皮制的护腕保护。在练习或竞赛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为了使手在抓杠铃时不致滑脱,应使用镁粉。此外,应穿专用无弹性的举重鞋,鞋底应涂松香粉,以防滑倒。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太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和比赛时,难勉会受伤。其受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挫伤,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劳损、炎症、全身酸痛和其它令人烦恼的病痛。运动员一旦受伤,一方面要接受医生、专家的治疗,另一方面有可能要停止专项训练,中断全部或部分训练计划,这时提高专项成绩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赛季,对运动员水平发挥有极大的影响,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女,果在训练后的48~96小时之内没有再进行力量训练,肌肉的体积就会开始缩小并失去力量。更为严重的是,肌肉力量失去的比例在头几个星期中速度最快。因此,从各自的伤情实际出发,对受伤举重运动员,选择不同的练习动作和练习方法以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时保持训练水平,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必须要调整训练计划,这里主要是针对那些伤情还不很严重的运动员而言。如果运动员伤情很严重,则要在治疗已有明显好转并征得医生、专家的同意之后,再进行恢复性训练。
恢复性训练的方法
1减轻负荷。受伤运动员要想继续进行训练,首先应降低运动负荷。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如一名举重运动员以正常的训练负荷做窄硬拉练习时弄伤了腰部肌肉,那么减;轻训练的重量可减少对他腰部肌肉的压力,运动员在完成练习后就不会感觉到疼痛。但重量的降低程度则应根据运动员的伤情而定。
2减少训练组数和次数。如果运动员在减轻了重量后,身体受伤部位在练习后,仍感到疼痛,下一步可考虑减少练习组数和次数,一般来说,正常练习情况下3~5组,每组3~5次。减少练习组数和次数后,可每组1~3次,1~3组,组数和次数的减少可减轻对伤处的压力,也是减轻训练负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改变练习的角度和限制运动幅度。如果运动员在某些动作练习时,感到受伤部分持续疼痛,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调整。如改变练习角度和限制运动幅度,如运动员在做实力推练习时,肩或肘部疼痛,则可以把杠铃放在支撑架上做半推,也许肩或肘部疼痛就可以缓解。在做后蹲练习时感到膝部疼痛,改成半蹲则能减轻膝部的疼痛。
4变换练习器械。就肩关节而言,使用不同的器械对肩关节产生的压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当运动员用杠铃训练感到肩部疼痛时,那么改用哑铃或壶铃练习就可能大大降低肩部的疼痛。应该注意,大多数杠铃练习都可以用哑铃或壶铃来代替。这些练习包括:实力推、直立提肘、耸肩、弓身等。所以,运动员可在练习中选择不同的器械来发展上肢、下肢和躯干的主要肌肉群。
5变换练习方法。另外一种是改变练习动作的练习方法来发展同一个肌肉群。例如,当运动员在练习窄硬拉感到腰部疼痛或不适时,那么选用其它的练习动作的形式来作用于相同的肌肉群则往往可以避免疼痛,可以把杠铃从垫木上拉起再缓慢放到膝下或者负重弓身、负重仰卧悬空静力等方法来代替,同样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6练习未受伤的身体部位。如果受伤部位做什么练习都不成功的话,练习没受伤的身体部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下肢伤了练习上肢和躯干,上肢伤了练习躯于和下肢,左边伤了练右边,右边伤了练左边。事实上,研究表明,对一侧肌肉进行练习也可对另一侧肌肉产生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间接转移”或“交叉转移”。但应注意对未伤部位也不要练习过渡,有些运动员由于受伤部位不能练习,就过分加多末伤部位的训练,往往由于加得太快、太多,造成这些部位负担过重而出,现新伤,那就会产生“恶性循环”。
7最好不做竞赛动作练习。因为竞赛动作要求身体较多的部位蚕、参加工作,这样会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而使伤势加重,同时做动作时,由于伤处疼痛,运动员为了护痛,会不自觉地减少伤处的负担,这样容易使动作变形,出现技术上的错误,但可以把竞赛动作分解来练习。如:下肢伤了可做直腿高抓、高抓等练习,上肢伤了可做深蹲练习。要记住,技术训练在任何时间都是很重要的——甚至在受伤时。但又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出合理的安排。
8加强对伤处体疗练习。加强对伤处的保护,并随时注意伤处的变化。一旦有不良反映,应立即停止造成不良反映的练习。但受伤部位并不是完全不能练习的,当伤处消肿后,还应适量地进行训练,以配合治疗和恢复,采用的练习和重量以不产生不良为宜,这样加快受伤的恢复,防止伤处肌肉萎缩。
总之,在安排伤后训练和伤愈后的训练时,必须注意运动量逐渐增加,还应注意关节可能僵硬或变形,技术动作也可能变形,应加强活动和注意纠正。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机体因受伤而产生的变化,采取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