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2881100000030

第30章 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敌人决不仁慈手软(1)

狼性残暴

狼的自述:

我不知道什么叫胆怯,什么叫羞愧;

我奔驰于人性的狂野,爱我者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做我者,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害我者,势不两立,绝不容情,在我们的世界,没有情债因为我们是狼。

狼终究是狼,他们的残暴也是众人所知的,从贾平凹的怀念狼我们看到了狼群扫荡村庄的血腥。听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里逃生。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小动物也都跑不了。第三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我们可从这里看出狼的一些不留余地的残暴本性。狼的残暴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生存的专注,对敌人的果决,对困境的抗逆。这些运用到我们生活,事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狼之道三十:

从狼性中做企业

狼性文化,顾名思义,便知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其性也:野、残、贪、暴。自古以来它总是与几千年的孔孟中庸之道格格不入。格格不入的原因便是中庸之道的主导精神:“循规蹈矩、忍辱负重”。数千年来,以至直到现在,这种中庸之道的封建糟粕害得我国民性保守,惰性十足,同步自封,闭关自慰。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不善于进取拼搏,不善于向别人学习,至使我们落后其他先进国家几十年,某些方面至使落后上百年。

中庸提倡“人性”“理性”,而现代精神的许多成功实例已经证明,中庸之道的“人性”“理性”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步伐,只有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实践,大胆地探索,才能使科技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步。邓小平同志“中特理论”已经向封锁中国数千年的中庸精神开了第一枪,紧接而来的便是无数敢于吃螃蟹的成功的人和事。究其精神实质,这些敢于吃螃蟹的成功的人士,都是中庸的叛逆,都具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野性,当这种野性发作的时候,他们是什么也不顾的。许多工科技领域的成功人士不正是这样做的吗?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忘我地、拼命地工作,有时几天不吃不喝不睡,这时候原始的野性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暴露无遗。而正是他们这种“野性”的发作,振了中国人的声威缩短了中国与外国的距离,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人是有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

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文化,即是指这种推进团队发展,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效益的非凡的潜能,指这种潜能释放出来的拼搏精神。

狼性的四大特点:“贪”“残”“野”“暴”;都应在团队文化中得以再现,那就是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贪性”,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狼性的“残”用在工作中,便是指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要一个个地、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克服掉、消灭掉;狼性文化的“野”,便指这种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文化中的“暴”则是指在工作的逆境中,要粗暴地对待一个又一个难关,不能对难关仁慈。

一个团队要发展,没有这种:贪、残、野、暴的精神是不行的。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没有这种“贪、残、野、暴”在残酷的企业竞争中就会被撞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文化,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图发展。也只有这种狼性团队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狼也,狠狠地盯住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用心专一、不达目的,则不罢休。狼性如此,成功之势定矣。

呜呼!狼性可佩可敬,人性对及此乎?

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人在事业上欲成功,势必要设定一个目标,然后紧紧盯住这一目标去千方百计实现,这才是成功之道。这也和留念感追求目标一样,这种精神难道不可佩吗?

狼席群居,群而发之,群而进之。目标出现,群而攻之。狼对于目标之攻击,常在群首号令之前,便序而不乱,各自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各施其职,有条不紊。主攻者勇往直前,佯攻者避实就虚,助攻者蠢蠢欲动,后备者嚎叫助威……组织之严密人所难及,协作之精神更让人赞佩不已。若把这种精神力量、组织力量用于企业、用之于事业,充分溶入我们团队文化之中,何愁团队不胜?何愁事业不成功!

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就是拥有了狼的这种毫不留情的残忍精神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企业家有五种苍狼品质,即有眼光、有能力、有魄力、有激情和有自信。

最善于发现市场机会的企业家大概是那一类满眼看到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发财机会的人。韩国的企业家金宇中所在的公司曾濒于失败,公司为报答他过去的成就,送他到英国去读书,结果船到越南的时候,他下船参观,发现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于是抓了大把订单,打道回府,并在日后创业,终于成为一代财阀。

中国眼下冒出水面的企业家中,像金宇中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不算太多,但随便接触的企业家中,可以说个个都多多少少有金宇中的影子。其中,浙江精益集团的陈精义是我所见到的眼高一着的高手。陈精义曾和我有过一席之谈,给我的印象很深。陈是中国企业家中那种极聪明、极善于观察的人,无论谈什么都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并能犀利地点出其中的商机,并且概括精辟。陈说,赚大钱虽不易,想赚点小钱很容易。我深信之。

浙江的企业家有许多读书并不多,但眼光堪称一流,而且个个自信且充满创业激情,这正是浙江最丰富、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浙江财团迅速崛起之奥秘。

在组织能力方面,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要数张瑞敏。他创造出来的许多模式和做法已经写入MBA教程,远近闻名。

不过,有管理能力的人并不见得自身最有管理能力。我见到的一个另类是阿里巴巴的马云。马云其人,仙风道骨,潇潇洒洒,既能将底下人说得不要工资也拼死相从,又能在数分钟之内说动投资者投资千万,蛊惑力堪称中国企业家中一流。除这一绝招,马云还能请得通用电气的高层管理人员来为他的管理捧场。如刘备之能“将将”,谁能说马云的管理能力不强?

至于企业家的有魄力、有激情、有自信等方面,我们更是可以举出许多例证来。万科的王石过去就以爱运动、爱冒险闻名,去年更以年过半百之身,成功登上了珠峰,堪称此中高手中的高手。

下面想讲一个故事,并且用一个更形象化的说法,也即“苍狼一代”来概括具备“五有品质”的中国一代企业家风范,希望能对人有所启示。

南京福中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宗义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将公司的企业文化诉求概括为“狼文化”。什么是“狼文化”呢?杨说,做企业与“狼文化”至少有三点相同的地方:一是狼具有敏锐的感觉,善于发现猎物,企业家也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善于发现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二是狼一旦发现目标即狠狠扑上去,绝不轻易放过,企业家也需要有决断能力和冒险能力,发现商机绝不错过;三是狼是群体动物,具有群体作战的特性,而企业家要成功,也不能孤家寡人,而要组织大家一起拼杀,一起成功。

杨宗义的创业故事颇有可为“狼文化”作注脚的地方。此处略举一二。

当年,杨宗义初杀入南京珠江路电脑市场的时候,是名副其实的无名小辈,无人知晓。然而,仅仅数月时间,他即改变了这条着名的电脑街乃至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何以如此?是因为他一登台亮相,便推出了一种叫“3+3”的全新的电脑销售模式,即对所销售的个人电脑实行前3年免费包换、后3年保修、24小时技术支持并终身维护的服务。

杨宗义自己都始料未及,他的销售模式在服务尚有欠缺的电脑界立即引起了轰动性的市场地震。在用户想来,反正一般的电脑公司的服务保证也就半年,因此虽不知福中公司能否存活6年,但死马当活马医是不会有错的。结果,许多订单尤其是学校的规模采购订单很快都让成立才几个月的福中拿走了。创业当年,福中即创造出珠江路电脑销售的奇迹,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由此成为一匹黑马,居然像成名的大侠一样要给业内制定规则、划出道道来。

杨的服务是满大街送金饼吗?不是的。杨的成功其实是胆大心细。大部分商家都认为,过多的电脑维修服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让企业赔老本。但杨宗义却精心计算了相关的成本与风险。他发现,电脑的使用寿命通常都在7年以上,在6年之内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而电脑的CPU、硬盘、主板等主要部件保质期为3~5年,更换部件的大部分费用实际上早已由配件厂商承担,因此做得好,其实只需拿出很小一部分利润用于其他零部件更换,即可达到3年包换、3年保修的承诺。以小利而搏天下,何乐而不为哉!

福中就这样迈出了搏击的一小步。但就是这极小的一步,打破了消费者微妙的心理平衡,引发市场雪崩式的反应,给了福中大发展的一个最宝贵机会。

狼是“稳准狠”动物,企业家也是。

关于狼文化,其中有一点是:紧紧咬住目标以及群体作战。

杨宗义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例:

2003年4月22日,福中吃下了珠江路的一个商场,准备改建大卖场。考虑到5月1日黄金周的销售,杨宗义下达死命令,要求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完成装修、摆货等任务,赶在“五一”那天开业,并且率先推出广告。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竞争对手更是准备到时候坐看笑话。但是,对于相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杨宗义来说,他的词典中没有“不可能”三个字。杨以极大的激情激励员工,同时亲自披挂上阵,号令南京全公司300多号人在4月30日尽数赶来做泥水匠、装修工等等,甚至动员自己的太太母亲都来帮忙。结果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被他做到了,卖场如期开业,当天即实现销售额300多万元。

像杨宗义这样具备“五有品质”的“苍狼一代”的中国企业家实际上不在少数,并且在转轨时期尤为典型。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二代企业家与国外规范化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家相比,更显得狼性十足、野性十足、豪气十足。加入WTO,我们也曾将跨国公司比作“狼”,随后中国的企业家将自己称作“土狼”。狼,注定是创业型企业家的形象代言人,尤其是转轨时代的最佳代言人。至于狼之后,可能是虎,是狮子,是大象,霸气中逐渐多了王气与稳重气,那就是成熟的企业家了。

狼之道三十一:

进攻型战略

狼性的残暴可以转化为我们企业的进攻性战略。它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进攻型战略,从词义上看,有攻击、突破、领先、挤占、排斥等等含义。归纳起来,可以说这种战略的行为特征就是通过竞争主动地向前发展。进攻型战略的这一特征可体现在各个方面,但基本上可分为产品进攻型战略、成本进攻型战略和市场进攻型战略。一般来说,进攻型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有更充分的可分配资源的支持,这又相应地增加了战略实施过程的风险性。因此,一个企业要想通过进攻型战略获得真正的向前发展,应当始终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集中重点,选择明确的战略方向,力求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取得战略性突破,形成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

战略范例一:

奥克斯空调的“广东攻略”

2000年至2002年三年中,发展速度已经将奥克斯空调推向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奥克斯空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攻,而且选择了中国空调市场最难以把握的广东市场——以广东市场为代表的华南市场一贯以其成熟市场固有的稳定性在中国空调市场中占有很高的位置。2002年华南市场的销售总额占全国市场销售总额的20.56%,而广东市场又是华南市场中绝对的核心,2002年广东市场销售权重占华南市场的73.65%。攻下广东市场就能够在华南其他市场迅速扩容。

奥克斯将“革命”广东的营销目标定为:将广东空调市场一线品牌现有的价格拉下1000元左右,使广东空调市场的价格格局获得改变;在2003年全面进入广东市场的大商场和大卖场,做到哪里有空调卖,哪里就有奥克斯;在2003年实现5个亿的销售,2005年内则达到10个亿。

策略:2002年9月,奥克斯空调抽调原湖南分公司经理毛绍辉出任新一届广州分公司经理,奥克斯空调在湖南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行业冠军地位。与此同时,一批在全国各地市场取得较佳成绩的分公司经理成为广东市场的营销新军。为更好的保证2003年在广东市场的精耕细作,奥克斯空调决策者果断决定将原广东一个分公司模式变阵为六个分公司两个办事处(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汕头、湛江分公司,东莞、海南办事处)。考虑到一系列市场活动之后,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井喷式的增长,提早将原有3人的售后服务人员增加至10人,并完善了相关的服务标准。紧接着,奥克斯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它祭出价格的武器、发动事件营销、巧打“非典”牌、启用免费年检、发“白皮书”……奥克斯以挑战者的身份,在中国空调品牌数量最多、本土品牌基础最好的广东市场向一个强势群体发起攻击。从价格、传播、服务、渠道、技术等多方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