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公司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把听话或者愚忠当作忠诚,认为忠诚就是向领导效忠,这是不正确的一种想法。真正的忠诚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并不是绝对和老板保持一个声音,更不是卑躬屈膝。真正的忠诚,最后要归结于对职业的忠诚,对我们的价值和信仰的忠诚。
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公司工作,那就真诚地、负责地为它努力吧;如果它付给你薪水,让你得到温饱,那就称赞它、感激它、支持它。职场犹如战场,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把“忠诚”这个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场生存方式。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年轻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忠诚”这个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在他们心中已没有栖身之处。
其实,忠诚是职场中最值得重视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公司的生存离不开少数员工的能力和智慧,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和勤奋。
有这样一家企业,10多年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大批员工因为工作的需要,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点回家。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老员工这种以企业为家的精神依然没变,他们与企业一起走来,共同铸造了忠诚敬业的企业精神。
正是有了忠诚,这些员工便抛开任何借口,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激情和责任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并给予体谅,再苦再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个企业渴求的理想人才。一般来说,企业宁愿信任一个能力一般却忠诚度高、敬业精神强的人,也不愿重用一个朝三暮四、视忠诚为无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
如果你忠诚地对待你的公司,公司也会真诚对待你;你的敬业精神增加一分,别人对你的尊敬会增加两分。公司会乐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的机会,提高你的技能,因为在公司看来,你是值得信赖的。即使你的能力一般,但只要你真正表现出对公司的忠诚,你就能赢得公司的信赖。
标新立异让你的气场受益匪浅
21世纪是发展的时代,跳跃性的变化要求职员必须用“创造性的破坏”颠覆已有的思维定势,才能以不断的创新思维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创新”字面的意义就是创造出新的事物,也许是新产品、新设计或新包装,把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的东西,在创新力的影响下带到市场。创新思维不仅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源泉,也是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管理创新的源泉。
作为创新主体的个人,其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思维定势、价值观等思维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克服这些思维障碍,才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
多年前,波特是诺基亚公司手机研发部的员工。研发部不像生产和销售部,没有什么硬性指标,但薪水比其他部门拿得还多。尽管这样,他每天好像都不是很开心。有同事忍不住就问他,波特说:“我是在想,我们整天坐在研究室里,除了完成上面派给的任务,改进一下机型,就什么事也不做了,总是拿不出新创意,我倒是觉得不好意思了!”
“嗨,现在诺基亚手机已经是世界着名品牌了,不管是技术性能还是外观形象,早都深入人心了,还上哪里去找创意?”同事们都这样劝他。但波特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诺基亚在自己的开发下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这个非同一般的目标后,波特更是寝食难安,每天除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满脑子就都是考虑如何让诺基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一天,在地铁里他有了一个发现:几乎所有的时尚男女都佩带着手机、一次性相机和袖珍耳机,这给了他很大的灵感:“能不能把这三个最时髦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呢?果真如此,不是既轻便又快捷吗?”第二天上班后,他马上找到主管,对他说:“如果我们在手机上装一个摄像头,让人们在接听音乐的同时,把自己和外面能见到的所有美好事物都拍摄下来,再发送给亲友,那该多么激动人心啊!”主管被他的创意惊喜得高声叫道:“好样的波特!我们马上就着手研制!”
这种具有拍摄和接听音乐功能的手机很快研制成功。它刚一推向市场,就大受青睐。就这样,波特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波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职场虽然瞬息万变,难以捉摸,但机会却像空气一样,时刻在我们身边流动。假如波特听从了同事们的话,不再带着一种创造性的眼光看问题,不再用创造性的思维做工作,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么时尚便捷且功能丰富的手机。再或者被别的手机生产厂家抢占了先机,也就不会成就今天这个手机业的绝对霸主诺基亚,更别想谈波特自己的成就了。
创新思维需要打破常规,而思维定势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常常对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消极的作用。思维定势可能是在过去某一阶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验证的“正确思维”。但是,当事物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固守“正确的”定势思维却行不通了,甚至要吃大亏。
有个经典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一:一家马戏团突然失火,人们四处奔逃,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那只值钱的象却被活活地烧死了。原来,当这头象被捕捉后,马戏团担心它会逃跑,便以铁链锁住它的脚,然后绑在一棵大树上。每当象企图挣脱时,它的脚便会被铁链磨得疼痛和流血。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这头象并没有成功逃脱。于是在它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只要有条绳子绑在脚上,它便无法逃脱。因此,当它长大后,虽然绑在它脚上的只是一条细小的绳子,它也不会再做自认为徒劳无功的努力。
可见,不突破思维定势,就只能被原有的框架所束缚,就不可能激发出创新思维,取得新的成功。
在当今,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趋势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总量五年就将翻一番,经济生活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应当学会用世界的眼光从高处和远处审视自己,衡量自身,随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通过探索和创新,迅速加以克服,以求赶上和超越时代的发展。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一世以大规模生产黑色轿车独领风骚数十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品种、更新的款式、更加节能减耗的轿车。而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废气排放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市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状况。
此时,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脉搏,适时调整了战略规划,生产节能减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曾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
“创新”不仅使福特汽车免除了破产的威胁,更使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职场内,有创意、敢创新是一项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也正走向创意工作的模式。一般人对于新的事物都会产生不熟悉的恐惧感,虽然在当今时代,人人都说欢迎变革,但并不是说要改变自己,因为员工们适应了目前的企业状况,习惯了舒适的环境,就比较难有创新力。
员工的创新力,源自他们对企业服务或产品的熟悉,愈了解细节,愈能找到创新的方向。这样,员工才能上下一心,达成共识,为创新做好准备,配合企业未来的发展。
创新是个人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决胜的王牌,“不创新,就灭亡”不仅是市场竞争的定律,更是个人取胜的“资本”。想成为高效能的金牌员工吗?创新能够让你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