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结束后,萨莎退役了,她已经太累了,经历了无数,她需要休息。艺术体操,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运动带给她的不仅是荣誉,还有太多的艰辛与苦痛。
无可否认,季莫申科的技术风格对后来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注重柔韧,控制,器械与身体的结合,时至今日仍有很多运动员以她为偶像。然而,最让人难忘的却是她的大眼睛,热情,动人……
退役后,季莫申科在德国成为一名教练,后来定居奥地利。2002年,萨莎回到乌克兰,回到特留金体操学校,见到了阿尔滨娜·特留金娜,她从前的教练,她的眼神看上去就和从前一样,但时光永远不可能倒回,她也永远不可能再回到心爱的赛场……
芭尔苏珂娃
相信尤莉娅·芭尔苏科娃一定花了相当长时间才确信了这样一个事实: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艺术体操冠军是她自己——尤莉娅·芭尔苏科娃。
从进入人才济济的俄罗斯艺术体操队的那天起,总是有人排在她的前面,燕妮娅·巴蒂尔琴娜,阿明娜·扎里波娃,纳塔莉娅·利普科芙斯卡娅,爱莲娜·卡巴耶娃的位置总是显得有些尴尬。事实上,在悉尼奥运会,人们的目光的焦点也是卡巴耶娃。
尤莉娅·弗拉迪米洛芙娜·芭尔苏科娃在1978年的最后一天出生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5岁那年,尤莉娅开始在她居住的伊兹梅洛沃区的一家俱乐部练习花样滑冰,与此同时,她还参加芭蕾舞的训练。她的表现欲望很强,也非常喜欢音乐,舞蹈,还有一些很优美的运动。1986年的一天,结束训练的尤莉娅路过一家艺术体操俱乐部,透过训练馆的窗户,她第一次看到有人练习艺术体操;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尤莉娅·芭尔苏科娃开始对艺术体操产生了兴趣。
1989年,11岁的尤莉娅·芭尔苏科娃得到了父亲的允许,进入莫斯科市塔干斯基区的艺术体操学校接受正规训练。这让她非常兴奋。但很快,尤莉娅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和她一起进行初级训练的女孩几乎都比她小四五岁,有的甚至小上六岁;而那些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已经掌握了很多高难度动作,有的甚至有希望参加国家比赛。更何况,她的身体条件并非十分出色,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是非常困难。不过,她的教练薇拉·希拉耶娃,这个训练过很多知名运动员的教练,仍旧给予她很多鼓励。希拉耶娃认为,芭尔苏科娃拥有很扎实的芭蕾基础,表现力很好,控制能力也很强,这些素质足以让她成为出色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希拉耶娃在尤莉娅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她的精心调教下,芭尔苏科娃日臻完美。
1994年,希拉耶娃将16岁的尤莉娅·芭尔苏科娃介绍给了当时俄罗斯队的主教练伊琳娜·维涅尔。可惜的是,维涅尔对希拉耶娃的爱徒完全没有兴趣,维涅尔只喜欢甜美可爱的女孩,她指责尤莉娅连笑都不会,表情僵硬得像木乃伊。不过,她还是留下了芭尔苏科娃,只是没有按希拉耶娃要求的那样给予亲自指导,而是将尤莉娅交给了自己的助手。很快,俄罗斯国家队的舞蹈指导维罗妮卡·查塔琳娜对芭尔苏科娃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说芭尔苏科娃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还经常给予尤莉娅额外的指导;每当维涅尔想要放弃芭尔苏科娃时,她总是说“放弃这样一个芭蕾演员是非常愚蠢的”。
1996年,在进入国家队的第三年,尤莉娅·芭尔苏科娃终于得到了参加比赛的机会。虽然一直未能取得特别出色的成绩,但她优雅、冷艳的气质和唯美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不过多久,她和俄罗斯队的一线明星一样,拥有大量的支持者。不过,这一年的所有重要比赛还是和她无关,她只能参加一些大奖赛和欧洲杯的分站赛,在卢布尔雅那她是个人全能第5,在德文特她是个人全能第5,在陆登堡她还是个人全能第5。这一年她参加的最重要的比赛是10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又获得了个人全能第五。
1997年,尤莉娅·芭尔苏科娃19岁了,很多运动员在这个年纪已经获得了无数的奖牌、冠军还有各式头衔,有些运动员甚至已经开始考虑退役了,而芭尔苏科娃却还在争取成为俄罗斯的一线队员。这一年,巴蒂尔琴娜、扎里波娃还有利普科芙斯卡娅都在排练新的成套准备欧锦赛和世锦赛,争取主力位置。而维涅尔却没有给前一年成绩没有突破的芭尔苏科娃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19岁的尤莉娅看到这样的情形,开始怀疑自己练习艺术体操是否是一个错误,有一次她甚至提出要退役。好在有查塔琳娜,她及时疏导了尤莉娅的低落情绪,还找来了尤莉娅的启蒙教练希拉耶娃劝导她。
1998年,尤莉娅·芭尔苏科娃20岁。这一年,维涅尔仍旧不喜欢她,她继续沉寂着,看着卡巴耶娃、恰西娜这样的后辈一次次地外出比赛,用艰苦的训练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我不得不说,要找到芭尔苏科娃这一年的资料实在是太困难了。
1999年,随着燕妮娅·巴蒂尔琴娜、阿明娜·扎里波娃和纳塔莉娅·利普科芙斯卡娅的相继退役,俄罗斯艺术体操队出现了暂时性的人才短缺,尤莉娅·芭尔苏科娃也迎来了再次出现在国际赛场的机会;不过,她仍然是第二主力。在布达佩斯欧锦赛上,芭尔苏科娃先是在绳操决赛中以9925分获得金牌,尔后又在圈操决赛中以9933分名列第三,在球操决赛中她得到一枚银牌,带操和个人全能她是第4。出色的成绩让沉寂已久的芭尔苏科娃兴奋异常,这是她第一次获得重要比赛的奖牌。更令她兴奋的是,查塔琳娜为她精心编排的《吉赛尔》绳操和《天鹅之死》的球操以高贵典雅的风格和精确的完成质量赢得了广泛赞许,她略显冷艳的气质也为人欣赏。
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大奖赛及世界杯分站赛中,芭尔苏科娃的成绩虽然比不上卡巴耶娃,但也是十分出色,就连一向不喜欢她的维涅尔也不得不承认芭尔苏科娃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运动员。9月,尤莉娅来到日本大阪,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世锦赛;通行的还有爱莲娜·卡巴耶娃、奥尔加·贝洛娃和伊琳娜·恰西娜。预赛过后,尤莉娅·芭尔苏科娃位列个人全能第4,并进入了绳、圈两个项目的单项决赛。在个人单项决赛中,她以9925分得到一枚绳操铜牌,以9804分位列圈操第6。在最后的个人全能决赛,她完美的完成了4个成套动作,得到一枚铜牌。虽然在奖牌榜上落后队友爱莲娜·卡巴耶娃和爱伦娜·维特里琴科,但尤莉娅·芭尔苏科娃却成为观众和摄影师的最爱;每当她出场时都会有热烈的掌声,她做每一个动作时都会有无数的闪光灯闪烁,大赛组委会的宣传海报上也总是出现她的形象。此时,尤莉娅这个“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终于成了艺术体操界最闪亮的明星。
2000年,所有的运动员都在为同一个大赛作着艰苦准备,尤莉娅也是。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她每天训练8个小时,每周训练6天。年初,俄罗斯艺术体操队全体人员都在忙碌,编排新的成套动作,剪辑新音乐,设计新服装……俄罗斯队这一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上包揽艺术体操的两枚金,队内最关注的人也自然是卡巴耶娃,这个当时世界上成绩最好的运动员。这年的第一项比赛是俄罗斯的国内比赛,只有在全能比赛中进入前两名才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第一名当然是卡巴耶娃,尤莉娅又是第二。不过尤莉娅在这次比赛中亮相的新动作和新服装还是得到一致好评。
5月,在西班牙的萨拉格萨,举行了奥运会前最重要的比赛——欧锦赛。在萨拉格萨,芭尔苏科娃卫冕了绳操金牌,还在圈、球及个人全能项目上拿到铜牌,最后还和卡巴耶娃一起为俄罗斯队摘得团体金牌。
8月,奥运开赛,艺术体操比赛在最后三天进行。在前两轮预赛和复赛中,芭尔苏科娃都是第三,前两名也一直是俄罗斯的爱莲娜·卡巴耶娃和白俄罗斯的尤莉娅·拉斯金娜;乌克兰的爱伦娜·维特里琴科虽然一直排在第四,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况且她的母亲就是裁判之一。
决赛,首先进行的是绳,表现完美的芭尔苏科娃得到了9883分,排名第三,前两位仍然是卡巴耶娃和拉斯金娜,奥运会的艺术体操比赛往往很少出现意外,位次也很小,这似乎预示着芭尔苏科娃即将获得铜牌。接下来是圈操,她表现得更好,分数也更高,9900;随后比赛形势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先是卡巴耶娃把圈抛到了界外,只得到9641分,然后拉斯金娜也被传染,险些出现类似失误,整套动作完成得相当紧张,最后只得到9791分。圈操结束后,芭尔苏科娃升至首位,拉斯金娜和维特里琴科紧随其后。球操,所有运动员的紧张都大为缓解,完成情况一个好过一个。卡巴耶娃得到了9950的全场最高分,但她已经不可能夺得金牌;芭尔苏科娃在《天鹅之死》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最后以一个长达10秒的完美的提踵高举腿平衡结束动作,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最后得到9916分,继续领跑。最后一项是带,芭尔苏科娃的带操富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动作连接十分巧妙,完成得也顺利,9933分,她的奥运会总分定格在了39632。后面还有拉斯金娜,她只有获得10000得满分才能夺金,她没能得到满分,39548,属于她的是一枚奥运会银牌。卡巴耶娃虽然凭借完美的表现获得9950的高分,无奈的失误却让她只能期待雅典。
奥运会结束后,芭尔苏科娃应邀到莫斯科大剧院表演她的球操《天鹅之死》,表演结束后,就连一些知名的舞蹈家都惊叹尤莉娅的技艺。年底,芭尔苏科娃又参加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世界杯总决赛,这是她最后一次参加艺术体操比赛,赛后她即将宣布退役。在这里,尤莉娅用一金三银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退役后,尤莉娅·巴尔苏科娃短暂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和男友一起训练冰舞,还参加一些巡回演出。从去年开始,尤莉娅参加了涅莫夫发起的体操巡回表演活动,她不仅表演艺术体操,还表演芭蕾舞和其他舞蹈,有时还将舞蹈和体操结合起来。尤莉娅·巴尔苏科娃这个“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最终用她的成绩回报了上帝的亲吻,并用她的优雅、美丽带给人间更多的美好。
玛丽娜·洛巴奇
玛丽娜·洛巴奇于1970年6月26日出生于前苏联(现白俄罗斯)的斯莫列维奇。1977年,7岁的玛丽娜开始接触艺术体操,并很快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后来,她来到白俄罗斯最好的艺术体操俱乐部明斯克迪那摩,在伊琳娜·莱帕尔斯卡娅的指导下训练,那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玛丽。
1985年,15岁的玛丽进入前苏联国家队并第一次代表前苏联参加世锦赛。在西班牙,玛丽娜·洛巴奇得成绩令人有些失望,球操第5名,而在最重要的在个人全能比赛中中仅排在第7位,还好,她赢得了一枚绳操银牌,没有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