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14

第14章 中国烹饪概述(8)

甗。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前的甗无论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与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与灶相配才能使用。汉代有时将甗称为甑。

鬶。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鬶的功用与鬲相同,也是烹煮食品的器具,但因它具有尖嘴(即考古界所称的“流”)和把手(即“鋬”),所以它无需借助于勺而可以直接将煮好的食品倒入食具且不致溅溢,因而在功能上较鬲先进。

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新石器时代的斝是煮水煮粥的炊具而不是专用的酒器。但进入夏代以后,斝渐以盛酒、温酒为主,商代流行青铜斝,已无炊具功能。商代以后,斝由盛转衰以至绝迹。

2.进食具

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中,这两个过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中国传统的进食器具可分为勺和筷子两类。筷子一经产生,历三千余年而无功能和形态的本质变化,因而被视为中华国粹的一种,成为饮食文化的象征。而勺类进食具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要复杂些。

筷子。筷子古称“箸”,至明代始有今称。作为最基本的进食工具,箸的起源甚早,甚至有可能早过陶器。史载着名的商朝暴君曾以象牙作箸,可见至少在商代,箸已经有多种质料而不单单是木棍竹片了。在“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指导下,历代对箸的制作费尽心思,力图在两支简单的圆柱体上展现出更多的技艺。这种首粗足细的圆柱形进食具,最早应是以木棍为之,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质,至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至宋元时期,出现了六棱、八棱形箸,装饰也日渐奢华,明清时宫廷用箸更是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的箸,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因此,有象牙箸、玉箸、金银箸、铜箸、木箸之分,还有方头、圆头、多棱头之别。作为一种独特的食具,箸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在文化史上处处都能找到箸的印记。

瓢、魁。将完整的葫芦一剖为二便成了两个瓢,故俗语说“比葫芦画瓢”,可见最早的瓢应是圆形带柄并是木质的。后来又有了陶质和金属瓢,汉代的瓢方形、平底,既可舀水,又可直接进食,称为“魁”,瓢之较小者称为“蠡”,古语有“以蠡测海”,言其工作之艰巨,或谓不自量力之意。瓢魁之类,既可舀水进食,也可用以挹酒。

勺。在古代的饮食活动中,勺与箸往往是一同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炊具中捞取食物盛入食具的勺,同时可兼作烹饪过程中搅拌翻炒之用,古称匕,类似今天的汤勺和炒勺。另一种是从餐具中舀汤入口的勺,形体较小,古称匙,即今天所俗称的调羹。但早期的餐勺往往是兼有多种用途的,专以舀汤入口的小匙的出现应是秦汉及其以后的事。考古发现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勺既有木质、骨质品,也有陶质的。夏商周时期出现铜勺,带有宽扁的柄,勺头呈尖叶状,自铭为匕,即勺头展平后形如矛头或尖刀,“匕首”之称即指似勺头的刀类。自战国起,勺头由尖锐变为圆钝,柄也趋细长,此形态一直为后代沿袭;秦汉时流行漆木勺,做工华美,并分化出汤匙;此后金、银、玉质的匕、匙类也日渐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随着食具的多样而更加丰富了。

3.盛食具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钵、豆、敦、俎、案等类。盘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态。

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盂的外形似较深的盘,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而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时期,当时主要做饮器使用。秦以后,盂的功能和名称发生变化,既可盛水,也可盛粥盛羹,形态越来越小,与今天的碗十分相近。所以汉代字书《方言》中就说“盌谓之盂”,“盌”就是碗,可见盂实际就是盛饭的碗。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盆是一种较浅的大口小底的贮存具,多为圆形。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异。盆在古代是重要的食具,主要是用来盛贮水和食品的。盆腹深而曲,除视觉上美观外,还具有防止食品或水溅溢的功能。后来,盆由盛贮器演变为一种量器,荀子曾说一亩地能产谷物数盆,即此意。

豆。豆在古代是用来盛放食品的器具,它实际是一件加有高底座的浅盘。

除陶质的以外,还有木质、竹质的,商周以后更盛行青铜豆。按古代字书的解释,木豆称梪,竹豆叫笾,陶豆为登。豆的长柄称为“校”,柄下的圈足称为“镫”。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用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由于造型及容量稳定,制作规整,豆因此也衍化成一种量器,豆也成为容量单位(四升)。后来,进而又以豆为重量单位。秦代有半两钱,半两重十二铢;汉代盛行五铢钱,均以铢为计量单位;而一铢的重量则以豆计,即是六豆为一铢。

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既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做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论语·卫灵公》)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按照周礼的规定,俎也是祭祀礼器的一种,其使用介于镬鼎、升鼎和豆之间,是承载、切割肉食的器具,而且一般应是每鼎配一俎。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做“食案”;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

簋。青铜质圆形带足的大碗称为簋,又叫做琏,方形的则叫做簠,又叫做瑚,故瑚琏即簠。簠簋常连用,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做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鼎单簋双,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一般平民不得用,拥有簋者定是高官。因此,簠簋便成了高官的代称,古代官员为政不廉时,“簠簋不饰”婉指其贪。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盒。两碗相扣成为盒。盒产生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樏,后也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过由陶器变成漆木器或金银器了。

敦。青铜质盛食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或椭圆状,由上下两个造型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钵扣合而成,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上体为盖,倒置后也可盛食,与器身完全相同。方形之敦叫做彝,但属酒具而非食具。根据周代礼仪的规定,敦是专门盛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周礼》中簋敦不分,宋代称敦为鼎,至清代始有学者将敦单独分出。

4.贮藏具

贮藏具广义地讲,用于藏贮食物原料与食物成品的器具均可归入此类,腌制食品的容器也可视作贮藏器。这类器物的构成比较繁杂,包括瓮、罐、瓶、壶等,既有存贮粮食的,也有汲水、提水的,还有存贮剩余熟食和腌食的。部分盛食器如盆、盘类也兼有储藏的功能。

瓶。一种小口深腹而形体修长的汲水器,新石器时代的陶瓶形式多样且大小悬殊,尤以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金属瓶虽已出现,但数量甚少,用于汲水的瓶仍以陶质为大宗。形体较小的瓶进而兼具盛酒的功能。

瓮。瓮是罐类器物的基本形态,用以存水、贮粮,当然也可贮酒,正如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所说“瓮谓盛酒、浆、米、粟之瓮也。”形体稍小的瓮可称为瓿,一般在口沿部位有穿孔以备绳索,主要用于汲水。另有一种形态与瓮相近的汲水器名为缶,有盖,秦国曾以此为乐器。

壶。形态介于瓶和瓮之间且有颈的器物称为壶,因其形似葫芦而得名。壶可存水,也用以存贮粮,另有一部分盛酒。用做量器的壶叫锺,陶壶自新石器时代产生后一直沿用,后又有金属制品及瓷壶。

1.4中国烹饪的风格特征

1.4.1中国的风味菜肴

中国的美味佳肴,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中国的烹饪艺术闻名遐迩,为世人所称道。风味菜肴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已有烤肉、烤鱼等食品。周代出现称为“八珍”的名馔,对后世很有影响。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菜肴迅速发展,名菜大增。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记有菜肴上百款。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载有200多种菜肴。

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流行,加之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佛教斋食逐步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使中国早已出现的素菜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花色菜、食疗菜也有新的发展。宋代,中国菜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汴京和临安的市肆中,冷菜、热菜、羹汤和花色菜名目繁多,数以百计。当时市场上已有标明南、北、川味的菜点和素菜,表明中国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元明清三代,中国菜肴又得到较大的发展,菜肴品种数以千计。

这一时期还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迁居各地,清真菜作为一种独特风味在中国菜肴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菜肴的风味流派已基本形成。晚清至民国初期,随着外国人来华,中国菜肴又融合了某些西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尤其是1979年以来,在菜肴的继承与创新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中国各地的传统风味菜肴纷纷恢复上市,除北京的仿膳菜外,西安、杭州、开封、济南、扬州等地还挖掘研制了仿唐菜、仿宋菜、孔府菜和红楼菜等。

2.菜品类别

中国菜肴品种繁多,除按地区和民族分类外,还因消费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层次不一的菜品,主要有家常菜、市肆菜、寺观菜、官府菜、宫廷菜、药膳菜等。其中以宫廷菜、官府菜和市肆菜影响最广。

宫廷菜是由御厨制作,供君主享用的菜肴,诞生于宫廷之中。宫廷菜的突出特点是用料精奇,烹制细腻,选型精美,注重营养,定名雅致,还融入一些有关帝王的故事传说。宫廷菜享有“中菜之骄子”的美誉。

官府菜是由官厨制作,供文武百官享用的菜肴,源出官府。其特征是以乡土风味为主,讲究精洁,注重养身,工艺有独到之处,不少美馔遐迩闻名。官府菜的社会影响比宫廷菜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