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疯狂的天火——科索沃空袭战
28729900000023

第23章 南斯拉夫显英雄本色(3)

战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辉煌。南斯拉夫军队总参谋长奥伊达尼奇上将4月28日宣布,自3月24日北约开战以来,南联盟防空部队共击落北约60多架飞机,其中包括美国先进的F-117隐形飞机,拦截了182枚巡航导弹。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数万架次的战斗机和数千枚巡航导弹,都没有被伊拉克击落。可见,南联盟反空袭的成功来之不易。南联盟部队因地制宜,巧用战术,殊死搏斗,是夺取反空袭战绩的重要原因。

完整的对空防御网

南联盟国家虽不大,但其防空体系特别是地对空导弹火力系统,在中欧国家中算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对空防御网和反击能力的国家之一。

南联盟的空中作战飞机主要是15架米格-29,75架米格-21和50架“鹰”式战斗机。米格-21是50年代的老式战机,空重只有5700千克,机身细长,具有优良的战术技术性能,轻巧、灵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能好,火力强。其机身下安装1门23毫米双管机炮,翼下有4个挂架,可带4枚先进的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也可带火箭发射器或炸弹。但与现代先进的作战飞机相比,它显得有些落伍了。

米格-29战斗机,是原苏联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超音速全天候、高性能、多用途、单座双发战斗机,既可用于执行制空和截机任务,同时也可实施对地攻击。由高尔基飞机制造厂生产的该机,从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它在研制过程中突出了中、低空的格斗能力和雷达下视及空空导弹下躲能力。这种飞机翼展11.36米,机长17.32米,机高4.73米,最大平飞速度达到244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800千米。其主要武器装备有:1门30毫米机炮,两则机翼下各有3个武器外挂点,可挂4枚AA-8或AA-11近程空空导弹和两枚AA-10中远程空空导弹,还可挂炸弹和火箭。米格-29的综合作战能力不亚于美国的F-15和F-16战斗机,但南联盟拥有的这种战斗机实在太少了。

相对而言,南联盟拥有的地空“萨姆”导弹系列威力更大些。南联盟在北约空袭前拥有萨姆-2型、3型和6型导弹1000枚,萨姆-7型、9型和13型地空导弹2000枚,此外还有20、30、57毫米高炮2000余门。

萨姆-2型,又名“盖德莱”,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远程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它的弹长为10.8米,最快速度为420米/秒,可攻击飞行高度3000~24500米的目标。

萨姆-3型,又名“果阿”,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二代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拦击中低空和超低空入侵的各类飞机,也可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适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其长为5.95米,最快速度为2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20~8000米的目标。

萨姆-6型,又名“根弗”,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中近程、中低空导弹武器系统,适于野战防空,能对付亚音速、超音速飞机。其弹长5.85米,最快速度为2.2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60~1万米的目标。这种导弹还配有三联装履带式发射架,曾在波黑打下一架F-16战斗机。

萨姆-7型,又名“格雷尔”,是一种便携式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用于杀伤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目标。弹长1.42米,最快速度1.5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50~2300米的目标,可供单兵立姿或跑姿发射。

萨姆-9型,又名“甘斯肯”,是一种自行式晴天候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低空亚音速飞行目标,可用于夜间。它长为1.8米,最快速度为2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15~4500米的目标。

萨姆-13型,又名“金花鼠”,是一种机动式晴天候近程地对空导弹武装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低空亚音速飞机。它长2.2米,最快速度近2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9~5000米的目标,配有4联装履带式发射架。

尽管南联盟有这些防空装备,但同北约庞大而先进的空战飞机相比是无法匹敌的。南联盟军队知己知彼,善于趋利避害,进行积极抗击。在抗敌空袭中,南军队出动了部分作战飞机拦截,但主要目的是扰乱敌人部署,破坏其协作,打乱其节奏,而南联盟使用最多的地面炮火和导弹。这样形成地空一体的反击体系,以地制空。

“打藏结合”的原则

自北约空袭近50天以来,南联盟军队和平民的损失还不算太大,这得益于其采取的疏散、隐蔽和伪装措施,得益于其“打藏结合”的原则。南联盟军队领导人深知,与这样的强敌厮拼,光靠一个“猛”字是不行的,必须避其锋芒,打打藏藏。因此,南联盟军队将重型武器掩藏在地下等设施里,其飞机、坦克、火炮等重装备在战前已经隐藏在洞库内。所以,开战以来,北约的空袭行动没能摧毁南联盟的一辆坦克。

南联盟还将其防空系统的一些雷达做了隐蔽,并在重要目标附近设置了大量的假目标、假阵地,好在高速公路旁部署有真飞机、坦克,也混杂有飞机、坦克、火炮和导弹等模型,使北约空袭难辨真假,效果不理想。许多军方人士估计,南联盟在北约空袭50天时,有生力量只被摧毁了15%~20%左右。

但南联盟军队并不是为了掩藏而掩藏,掩藏一些装备的目的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还击。他们注重发挥各种防空兵器的特长,结合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活用战术,区域掩护、机动掩护、目标掩护并举,固定作战与机动作战兼顾,巧妙地依托工事、不远离阵地的机动作战,取得了不可小视的成果。

拦截导弹

北约在对南联盟的空袭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巡航导弹,以此想既获得安全又有力地打击对方。为了拦截住北约的巡航导弹,南防空部队采取了伏击导弹的灵活的战略战术。

南防空部队认真研究了巡航导弹的特点及其发射规律,航空兵和防空兵进行了拦截的反复演练,掌握对付它的有效办法。美国从海上和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是根据发射前电脑中所设定的飞经地域地形数据图来攻击目标的。南联盟部队在预先侦知北约可能的空袭目标、时间后,在其飞行航路必经地段的有利地形上,提前部署机动性能好、火力密集的防空兵器,设伏拦击这些低空和低速飞行的导弹,打完了就转移,避免遭受敌火力报复。

如此,使美国巡航导弹的命中率大打折扣,其命中率之低在南联盟的国土上创下了最高纪录。

总结经验教训

与北约这样的强敌作战,不可能没有教训可吸取。南联盟军队在抵抗北约的空袭行动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亡羊补牢,及时采取新的对策,以减少损失。

3月24日,得知北约的飞机已飞临南联盟国土时,热血沸腾的南联盟米格-29的飞行员们受命跃上夜空,拦截和干扰敌机。尼科利奇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空军飞行员。从1982年起,他就开始驾驶各种类型的战斗机。3月24日晚上,他飞向天空时很快咬住了北约的一架战斗机,并向敌机发射了一枚导弹。他从雷达显示器上看到,他命中了目标。很快,他又向另一架北约的战机扑去。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被20多架敌机包围。力量悬殊,他只得靠自己熟练的战术动作逃跑,但被敌机死死咬住,密集的导弹向他袭来,米格-29一下子被3枚导弹击中,机舱里顿时浓烟滚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拉动弹射器的杠杆,从受伤的飞机中弹射出去,安全降落地面。而他的战机在空中起火爆炸后,坠落在离他几百米远的地方。

在北约空袭的最初8天里,留比沙·库拉钦中校飞行员、米格拉德·米卢蒂诺维奇中校飞行员、德拉甘,伊利奇中校飞行员、伊利奥·阿利扎诺夫少校飞行员,以及斯洛博丹·佩里奇中校飞行员,上天后虽然都很英勇顽强,无奈寡不敌众,都难逃尼科利奇少校飞行员的命运。南空军部队仔细研究了米格-29空中搏击的得失,及时调整了战略,保存了幸存的作战飞机和有生力量。此后,敌人再也没打着一架南联盟的飞机。而保存下来的战机,对北约将来要采取的军事行动,无疑是个威胁。

四、网络对抗战拉开帷幕

当北约与南联盟如火如荼地进行空袭与反空袭激战的时候,双方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网络对抗战也拉开了帷幕。

为了美化对一个主权国家空袭的侵略行径,欺骗世界舆论,北约在出动一架架战机和一枚枚巡航导弹袭击南斯拉夫时,与科索沃阿族分离分子联手,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战。对此,南联盟有关方面和人民自觉行动起来,利用自己掌握的现有条件,给予坚决的回击。

美英两国的传媒在电脑网络上搞的是“立体”宣传。英国广播公司在主页上设置了“北约空袭动态”、“科索沃危机网站欢迎来信发表高见”、“贝尔格莱德媒体最新消息”、“贝尔格莱德来信”等多个常设链接,另外还在主页面显著位置刊登了对南联盟空袭和难民的最新消息。

美国有线新闻网在主页上设了“科索沃难民”、“南斯拉夫最新情况”等链接。美国和英国传媒联手在网上大量报道了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困境,企图告诉不明真相的人,这些难民都是米洛舍维奇造成的,是塞族人驱赶阿族造成的,是南联盟军队“血洗”阿族的结果,因此,他们的空袭是很有必要的。英美两国还在网上为科索沃难民设置了“捐款箱”。西方这种片面和歪曲事实的宣传在明眼人眼里一看便知,但也蒙骗了不少人。他们对轰炸南联盟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他们的轰炸也迫使塞族人成为难民的情况,就不可能在网上出现。从美英媒体的网页上,读者是难以体会南斯拉夫人民在战争中的煎熬的,当然也不容易看出造成难民外流的根本原因。

面对来自因特网上的挑战,南斯拉夫也奋起反击。南联盟的一些主要报纸、电台和一些要害部门,都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主页,宣传南斯拉夫的政策,介绍科索沃难民的事实真相,反映南斯拉夫遭北约空袭的实际状况。南斯拉夫新闻办的主页名为“塞尔维亚信息”,它上面的新闻和政策信息一天要更新数次。

南斯拉夫还有不少电脑用户设置了个人主页,反对北约空袭。在网址主页上,网主用塞尔维亚语对北约进行抗议。他们还在网页上放入了已为世界所知的“标靶”图案,并在图案下面注着:我们都是目标。

同时,南斯拉夫的电脑黑客们不断在因特网上用电子炸弹回击敌人。据报道,北约开设的因特网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已经受到黑客们的严重损坏。据北约总部电脑网络的一位负责人透露,自从北约开始空袭南联盟以来,北约总部的网站每天都收到来自巴尔干半岛的数以万计的电子邮件,严重阻塞了网络线路。这位负责人说,攻击面如此之大,显然是有关当局采取的一种策略,即企图通过阻塞电脑网络干扰北约的对外通讯联络。所幸的是,北约军用电脑系统尚未受到黑客袭击。

北约发言人说,黑客们使用“PING”程序,旨在使北约的网站服务器陷入瘫痪。“PING”是WINDOWS操作系统所包含的一个网络测试程序。一台联网电脑,可以用“PING”向另一台联网电脑发出空数据包,并通过应答信息来测试网络的通畅情况。黑客们在得到北约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后,用“PING”向这个网站服务器连续发出空数据包,使这些网站服争器不停地应答,无法进行其他服务,处于半瘫痪状态。

北约的电脑网络专家还发现了一起电子邮件攻击事件。有一个来处贝尔格莱德的黑客每天向北约的电子邮箱寄2000封电子邮件,使得北约的电子邮箱几乎爆炸,这些电子邮件中包含大量的病毒。这些病毒一旦发作,将可能令北约的电脑系统陷入瘫痪。北约的一位官员称,这些黑客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向北约网站发动攻势的。

坚决反对北约对南联盟动武的俄罗斯,也有黑客在因特网上给予南斯拉夫黑客有力的支援。他们在俄罗斯最大的因特网网站上张贴了一副脚踢北约屁股的漫画。这些俄罗斯黑客在侵入北约网站的同时,还不放过英国和西班牙等北约国家的网站。俄罗斯黑客的技术高超,出入北约网站如入无人之境。有的还算给北约留点面子,在网页上打出一些嘲弄北约的标语便扬长而去;有的则公开只有网站管理员才知道的网站密码,并公布给其他网友,让大家都能进到网站里面折腾一番;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干脆让一些网站彻底瘫痪才罢手。

3月30日,在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7天的时候,一群俄罗斯电脑“黑客”在一个名为“黑客地带”的网址上宣布:在互联网上对北约宣战!这个自称“俄罗斯黑客联盟”的组织,号召全世界的同行们都加入到这场“网上战争”中来,袭击北约及其成员国的网址,以此来作为对正遭受北约袭击的南斯拉夫人民的声援。一周后,就有1200多名访问过该网址的“黑客”明确表示将参加这场“战争”。

果然,这些黑客们开始了行动。他们分别袭击了北约主要成员国的电脑网络服务器,还破坏了美国联邦领地波多黎各的几个网址,在网页上写下了反对北约轰炸的抗议口号。“黑客地带”上有人宣称,3月28日美国白宫的网络服务器瘫痪数小时之久的杰作,正是他们所为。北约的主页自3月28日开始就运行不那么正常了,黑客们,特别是南斯拉夫的黑客们表现出了他们的智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战争的触角已伸向了每一个领域。网络上的大战,正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风头的媒体是广播,越战中出风头的是电视,那么在科索沃冲突中出风头的媒体就是因特网。

《因特网》杂志也介绍说,在北约与南联盟的对抗中,因特网已成了战场的一部分。北约与南联盟双方都在通过计算机控制台发挥网络媒体优势。网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网站正在大打公关战,力争取得支持。另一方面,被北约空袭行为激怒的黑客,正千方百计攻击他们的网站。20世纪早期的战争中,政府基本上可以控制媒体,但因特网却冲破了国界与禁令的限制,网络可以很快而且很轻易地建立起来,传递目击见证的快捷毫不逊色于电视。

北约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持续到快到一个月的时候,看看米洛舍维奇总统仍没有“投降”的意思,便把攻击目标放在南联盟的传媒上,以阻挠政府的舆论。事实上,北约从空袭一开始,就对南联盟的电视、广播系统进行了严重的干扰。后来干脆轰炸南联盟和塞尔维亚的电视台、广播电台,使南联盟的对外宣传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北约却动用大量传媒工具,通过技术手段合成虚假战况镜头,不断制造各种谣言和假的战场消息,广为散布,企图蛊惑人心,通过控制信息来达到震撼和动摇南联盟人民心理防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