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字造字的形象思维与"男"字之形突出男子以农耕为职业的特征相类似,之所以要描画女性跪坐的姿势,正是强调古代妇女主内持家的特点。这也是父系社会形成后的家庭特征。父系社会形成后,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她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家务劳动。
甲骨文形体的"女"字,足以证明妇女在商朝时已是主内持家的生存状态。从甲骨文到金文,"女"字形象变化很大,头身相连了,腿脚拉直,坐姿消失,整个字横斜过来;篆书沿袭了这种变化;到了隶书,"女"字已经定型,象形意味大大减少。对甲骨文形体的"女"字,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像侧立俯首敛手屈膝形,表示女子温柔顺从之意。"也有人将"女"的古文字形理解为女子留下、男子外出到别的部落去生活的风俗。
操家伺夫的"妇"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婚后的主要任务是服侍丈夫和操持家务,"妇"字正好体现了古代妇女的这种身份。
《说文解字》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妇"字,右边为"帚"字的象形字,是一把打扫卫生的扫帚。左边的即"女"字。整个字形像一个长跪的女子手持扫帚打扫卫生。"妇"的本义为"打扫卫生的女人"。一般情况下,"妇"和"女"是有区别的,"女"是对所有女性的通称,而"妇"指已婚女子。如果"妇"和"女"字连在一起使用,这种区别就不存在了。"妇女"泛指所有的女性。
妇人最早还是一种带有等级意味的称呼。据《礼记·典礼》记载,天子的妻子叫做"后",诸侯的妻子叫做"夫人",大夫的妻子叫做"孺人",士的妻子叫做"妇人",老百姓的妻子叫做"妻子"。
在封建社会,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要其遵守妇道,最突出的就是要"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一生的道德、行为、修养所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女要遵守的四种道德规范,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关于"妇"字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王安石和他的朋友王吉甫两人经常在一起猜谜。一天,王安石出了一个字谜:"左七右七,横山倒出。"王吉甫一听便猜出王安石所说的是个什么字,却没有直接说出谜底,而自己也作了一则谜语:"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猜我猜,合是一对。"王安石一听,哈哈大笑。原来,王安石和王吉甫的谜底分别为"妇"和"夫"字。
女座室内为"安"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小时候,他的姑姑长安公主跟他开玩笑:"将我的女儿阿娇嫁给你好吗?"武帝高兴地回答说:"我若能娶阿娇,将建造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那里。"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古人造"安"字时,也颇有"金屋藏娇"的意味。上古时代,毒蛇猛兽等人类天敌很多,妇女体力不如男子,在野外不安全,只有在室内才能免受侵害。甲骨文便以一个跪坐在室内的女姿,表示"女坐室内"为安。
在古人心中,"安"就是"平安""安宁",这也是"安"的本义。"安"在古汉语中可用于疑问句,其意思为"在哪里""在什么地方",这是"安"的引申义。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其意思是:沛公在哪里?至于"安"作其他虚词用,则为假借字。
"婚"原为晚上抢婚
关于"婚"字,《说文解字》云:"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从女从昏,昏亦声。"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所谓的人生四喜之一就有"洞房花烛夜",古人为什么要从"昏"字,还要行之以"昏"时呢?
先说"昏"字,《说文解字》云:"昏,日冥也。"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落下的意思。"昏"是会意字,其造字意义是:太阳已经落下。"昏时"就是夜幕降临的黄昏时候。
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刘申叔《古政原始论》中说:"其行礼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乘妇家之不备,且使之不复辨其谁何耳。"这正反映出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中的抢婚制度。
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度,女子一般生活在自己的娘家,以维系母系的完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男子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父权开始形成,为保证父系的延续,男子势必要求女子从夫而居,这种婚姻形式必然会遇到妇女的反抗。为了对付这种反抗,男子便直接以武力解决,这样便有了抢婚习俗。为了便于逃遁,抢婚当以天黑时进行为宜,即"娶妇以昏时"。
上古的"昏"有"结婚"的意思。其后,"昏"专指"日落黄昏之时"等意思,而结婚的意思古人则用"婚"字表示,即在"昏"的左边加一"女"字为意符而成。最初,"婚"字的含义专门指的是男子娶亲,不指女方嫁人。后来,"婚"字既可以指男子娶亲,也可以指女方嫁人。
现在,有些少数民族,如瑶族,迎娶新娘一般都选择在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不到这个时辰,新娘不准进男方家。这可以作为古代先民"娶妇以昏时"的有力旁证。
"儿"为古代的女儿
"儿"字是生活中的常用字,古人是如何为"儿"字造型的呢?在古时,男称"儿",女称"婴",但笼统而言皆称"儿"。"儿"字还可用作成年女子的自称,例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木兰诗》中的"送儿还故乡"等。因为"儿"常常指男儿,所以引申为"雄性的"之义,例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则以牡为儿马,牝为骒马。"
"儿"字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作词尾,没有实在意义,读轻声。如这儿、那儿等。在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有一种儿化的语音现象,如盆儿、小车儿等,这些"儿"字不自成音节。
关于"儿"字的用法,古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女为一只猫和邻居家发生争吵。那妇女说道:"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非儿猫,则非儿猫。"妇女的这一段话用了四个"儿"字,其中第一和第三句中的"儿"字是形容词,是"雄性"的意思。第二、第四句中的"儿"字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代词,是"我的"的意思。这段话译作现代汉语是:如果是雄性猫,就是我的猫;如果不是雄性猫,就不是我的猫。邻居完全被这四个"儿"字弄糊涂了,在另一个邻居的帮助下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看,果真是一只雄性猫,于是将猫还给了那位妇女。
小男才为"子"
"子"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子"字,均像一个头大身小的婴孩形象,既像新生婴儿裹在襁褓之中双手乱动的样子,又像小孩双脚立地而突出表现其头发稀疏、脑囟未合的特征。因此,"子"字的本义是指婴儿。
"子"在古代不仅仅用来指孩子,也用作人的通称,既指男的,又指女的。"子"的引申义还有种子、小物件等,如菜子、子弹。"子"用作词缀表示物体,如桌子、椅子。汉字中凡从"子"的字,大都与婴孩或子嗣有关,如孩、孙、孝、孕、字等。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子部的书籍分为十四类,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等,主要是关于哲学、政治、军事、科技、艺术的书。
"子"在古代用作尊称,如孔子、孟子。"子"还有表示某种次序,例如爵位高低、时间先后等用法。在产生于战国时期而延续到清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中,子爵是第四等爵位。作为地支,"子"排在第一位。表示时间,子月是农历的十一月,子夜是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相代鼠。子还用来表示方向,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线是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一条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即经线。
关于"子"字有这样一则笑话:从前有一位秀才,胸无点墨还自以为是。一天,他正在读《韩非子》一书,当他读到"卫人嫁其子"一句时,突然停下来,感慨地说:"这卫国人真是糊涂,儿子怎么能出嫁呢?"这位秀才连"子"在古代既指男子也指女子都不知道。
"孙"--儿子的儿子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中国人很看重香火,子孙绵延、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从"孙"字的造型可见一斑。
如上图所示,"孙"字从子从系,"子"是小儿形,"系"是绳索形,绳索有牵系之义,表示子孙连续不断之义。孙的本义指孙子,即儿子的儿子,也泛指孙子以后的各代,如曾孙、玄孙。
"孙"字字形,很容易让人想到《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故事中,当智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质疑的时候,愚公回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此后,人们用"愚公移山"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姓"人所生也
在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最初也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群婚制,群婚制的特征是族外婚,氏族内部禁止婚配,在婚姻方式上是男婚于女方,不是女嫁于男方,即一个女子可以同时与其他氏族的许多男子保持夫妻关系,所以"太古之民只知其母而不知父"。为区别氏族于婚姻,"姓"便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群婚制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使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的血统当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因而必须姓母亲的姓。根据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古人自然也会选择一个字(即一种符号)作为本部族的标志,这样就产生了"姓"。上古之时,姓是宗族图腾的符号。后来,姓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封地(国名)为姓,有的以官名为姓,有的以出生及定居地名为姓。也有的取姓是很随意的,例如生在竹林中的,以竹为姓;因年纪大而坐车的,以车为姓;东方朔,父姓张,母姓田,因生时东方初明,就以东方为姓。
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运用较多的只有1000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搜集姓氏5730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