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彩的语言艺术:字海寻趣
2872800000007

第7章 文字的天伦之乐长幼之趣(1)

"家"自豕始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看见一个民妇喂猪,无意中微笑了一下,随从小太监误认为是皇上看上了这位女子。

回到宫内,马皇后询问皇上私访情况,小太监就把他所见之事如实禀报。皇后让他把那妇人招来侍奉,皇上见了说:"这女人好像见过。"皇后说:"就是前天在村里喂猪的那个女子,我以为皇上喜欢她,所以就召进宫来侍奉皇上。"皇上笑着说:"误会了,我看这妇人喂猪,就明白了古人造字的意思。"家"字从"宀"从"豕",就是说无豕不成家。我是为这事笑,并非有意于妇人而笑。"马皇后于是赐给妇人许多东西,让她回去了。"豕"即猪,以下是"豕"字的发展演变。"豕"字后来变为"犭"作部首用,另造了一个在"豕"旁加"者"作声符的"猪",变为形声字。为什么说无豕不成家?上古时代,先民在树上"架木为巢"以作住所。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转到地上架木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作为家畜(如猪、牛、羊、犬等)。为了防止外来侵袭,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居人、下作圈。猪是当时主要的肉食来源,所以房下养猪和其他的牲畜,这就成为"家"的标志。而甲骨文中的家已从图形化简为线条化了,"豕"已倒过来头向上了。金文时代,房形依旧,而"豕"形已非了。"豕"的腹部轮廓线条进一步简省,后腿和尾巴变成交叉形了。秦代小篆字体构形又进一步变化,后来汉隶定型,终于发展成楷书"家"的字形。通过"家"字的演变,可以追溯上古社会的发展情况:古人从居无定所的游猎生活到开始定居,并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社会,后来又形成了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社会。

"老"者依仗之形也

所谓"老"字,《说文解字·老部》云:"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古人是怎样创造"老"字的呢?

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中说:"(甲文)老者倚杖之形。"可见甲骨文的"老"为象形字,是一持杖老者的形象。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老"字,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手拄拐杖的样子。老的本义即指老人,即年纪大的人。

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稳重,因此"老"引申为"老练"的意思。又由于年龄大的人活的时间长,对过去的事物经历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所以"老"又指历时长的、陈旧的或原来的等意思。

宋代的帝王笃信中国传统的道教,崇尚黄老之学,受其影响,宋代不少人名中喜欢带上一个"老"字。在宋史和宋代诗文中,以某某老命名的人常常可以见到。自古至今,"老"也是对老人的尊称。

关于"老"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他聪颖睿智、出口成章、风趣幽默,连皇上也十分喜欢。乾隆帝素知纪晓岚体胖怕热,夏天总喜欢脱衣纳凉,因此就想戏弄他一下。一天,纪晓岚正赤着上身与群臣办公,忽闻"圣上驾到",纪晓岚猝不及防,衣不蔽体,情急之下,钻入案底。乾隆心知纪晓岚藏于桌下,便假意要走,纪晓岚不知就里,只顾问:"老头子走了没?"一句话被皇上抓个正着。乾隆坐了一个时辰,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趴在地上,屏气凝神,心里发慌,加上天热,已然大汗淋漓。这一下乾隆也忍俊不禁,说:"你如此无礼,说出这样的轻薄话。你给我解释清楚,"老头子"是怎么回事?"纪晓岚说:"臣还没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话呢?"乾隆让太监给他穿上衣服,说:"亏你还知道跟我说话要穿衣服。"趁穿衣服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想好了说辞,他十分恭敬地对皇上说:"皇上万寿无疆,还不是"老"吗?万物之首,皆为"头",您老人家顶天立地,是百姓之"头"呀!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于天地来讲,就是"子",而且"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皆称为"子",连在一起就是"老头子"。"说的都是好话,使乾隆帝龙颜大悦。

长发拄拐为"长"

古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都是须发很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古人正是用这种具体的形象来表示"长"这种抽象概念。

甲骨文的"长"是人披着长发并拄着拐杖的样子。"长"字本义是年长发长,引申义有空间时间距离大、长度、长处、擅长、多余等,如天长地久、长短、一技之长、长于写作、身无长物。

长头发并拄着拐杖的一般是老年人,所以引申为长幼的"长";又引申指排行第一、辈分大、长官等,如长兄、长辈、部长。长头发和老年人都有一个生长过程,所以又引申为生长的长。又引申指增加,如长见识。

关于"长"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户人家以卖豆芽为生,他希望自家的豆芽长得好一些,于是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chánɡzhǎnɡchánɡzhǎnɡchánɡchánɡzhǎnɡ

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zhǎnɡchánɡzhǎnɡchánɡzhǎnɡzhǎnɡchánɡ

整副对联全部是由"长"字组成,真是妙趣横生。

"父"与斧有关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高大威严,又不乏和蔼可亲;他聪明睿智,又不失耿直善良;他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他孜孜不倦教育我们成人。这些父亲身上的共性,有没有体现在"父"字上呢?

《说文解字》云:"父,矩也,家长,率教者。"意思是,"父"是坚持规矩的人,是一家之长,是引导和教育子女的人。而从甲骨文和金文的"父"字字形来看,"父"字像一只手抓住一柄石斧或棍棒的样子。在原始社会父系时代,石斧、棍棒是一种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而手持石斧、棍棒与敌人作战或从事艰苦的野外劳动,是成年男子即父亲的责任,所以"父"的本义就是父亲。

"父"字的古文形体表明了父亲教育的严厉性。从古至今,中国就有"严父慈母"的说法,还用"家严"一词来代指"父亲"。"父"字还引申为对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行业的人的一种尊称。父,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父取义的字皆与长辈男子等义有关。以父作义符的字有:爷、爸、爹。以父作声符的字有:斧、釜。

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设有父亲节,父亲节诞生在美国。

哺育生命为"母"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一切。千百年来,母亲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美丽温柔的,这种印象反映在汉字中,也是一样。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中的"母"字,像一个敛手屈膝的女子,胸部特别突出的两点代表乳房。这个字的本义不言自明,就是母亲。后来,"母"字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代表母乳的两点一直保留着,这是作为母亲的突出特征。这种特征,民间还有一句俗语叫做"有奶便是娘"。

"母"字由"母亲"一义,引申用作女性尊长的通称,如伯母、祖母等。因为母能生子,所以"母"字也引申指事物的本源。此外,"母"也泛指雌性的动物,如母鸡、母牛等。

中国古代提倡做人要讲究五种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是中国人推崇的道德规范。成语"母慈子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母亲要疼爱孩子,子女要孝顺母亲。

"男"力于田头

古代社会发展到以农业为主时,男子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农耕的主要承担者。"男主外,女主内",在古人看来,农业生产只能是男子的事,由"男"字的创造可见一斑。

"男"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中,左边是"田",右边是一种耕田农具的形状,这种工具即古代的"耒",它的上部是木制的柄,下部是犁田的"犁头",整个字表示致力于农田耕作,所以,"男子力于田"即"男"字的本义。

"男"字发展到篆书阶段,字形变成上下结构。隶书沿袭了这种结构,"男"字形状基本定型。

在古代社会,有力气、有技术的青壮年很受尊敬,被称作"男";有些以农为主的部落的首领也叫做"男";后来,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的第五等爵,也叫做"男"。"男"字直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直接反映了从"母性中心"递变为"男性中心"社会的问题。

加冠而立即为"夫"

《礼记·典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按照古制,男子到20岁时,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字"。此后,男子要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帽子。"夫"字的造型,正反映了这一古制。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夫"字从大从一,"大"为人,"一"表示用来束发的簪子,整个字形像一个束发插簪的人形,它的本义即指成年男子。

《说文解字》云:"夫,丈夫也。"古代称身高一丈的男子为"丈夫","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男子成年始成婚配,故"夫"可引申指丈夫,即女子的配偶,与"妇""妻"相对;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故"夫"又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如渔夫、农夫等。

关于"夫"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与宰相张玉书到江南微服私访,看见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便问张玉书:"这是什么人?"张玉书答曰:"这是一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怎样写的?"张玉书心中明白,皇帝不会不知道"夫"字怎样写,肯定要发表高论了,因此故意随口说道:"两横一撇一捺。"

乾隆听后摇摇头说:"你这个宰相,竟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辨别清楚。"张玉书连忙上前奏道:"微臣不才,请皇上指教。"

乾隆皇帝哈哈一笑,得意洋洋地说:"农夫是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加"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写"人"字后,再加二根竿子。孔夫子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这个"夫"字是先写"天"字,出头便是了。夫妻是两个人,先写"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夫"字是先写"一"字,再加"大"字便是。"

勤劳持家的"女"

"女"字是一个古老的象形字,甲骨文"女"字像一个女子两手交叉,弯曲两腿,跪坐在那里。

古人为什么将"女"设计成这样一个字形呢?其实"女"字形象正是古人家居的姿势,古人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坐在椅凳上,而是双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