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可以说,有了火,才有饮食文化。在没有火时,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有了火后,才使人"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50万年以前。
《说文解字》云:"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甲骨文的"火"字像火焰升腾的形状。金文线条化。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火。"火"的本义为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引申义有燃烧、枪炮弹药、战争等义。火焰有红色、热烈的特点,故"火"又用以表示红色、紧急、激动等义。中医也指人身出现阳性、热性一类现象。
火与古人的关系密切,汉字中凡从火的字大都与火及其作用有关,如炎、炙、焚、然、焦、烹、煮等。例如"炎"字,从二火,会意火苗更猛烈、更热。"焚"字上面是"林",下面是"火",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人们用火烧山林的方法来开垦田地,"焚"字最初表示的就是火烧山林的意思。后来"焚"字又有了燃烧、烧毁的意思。而在"火"上加"盖(一)",表示覆压火上,这就是"灭"字,本义为消灭、灭亡。而"灰"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为火灰。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族人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糟蹋庄稼。勇敢的彝族小伙子包聪与十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上撒了一把香面,香面变成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虫,彝族人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这就是火把节的由来。
"东"--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国古代有个神话传说为"日出扶桑",扶桑是传说中的一棵大树,在东方,太阳就住在扶桑树上。每天早上,太阳就拂着扶桑树树枝升到高处,普照大地。扶桑树是中国上古宇宙观的直接体现。有的学者认为"东"字也是根据这个传说所造。
《说文解字》云:"东,动也。从日在木中。""东"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是"日高未出树之顶梢",意指太阳升起的方向,表示东方。
古时主人居东,故称主人为东家。请客的人称做东。
倦鸟归"西"
"西"代表方向,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如何造"西"字的呢?我们想象一下:傍晚的时候,太阳西下,鸟儿都飞回林中的鸟巢,这是一幅多么静谧、温馨的景象啊,古人正是根据这一自然现象创造了"西"字。
《说文解字》云:"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甲骨文、金文的"西"字,像一个鸟巢之形。小篆"西"字,则更在鸟巢之上添一个鸟形曲线,表示鸟在巢上之意。所以,"西"的本义指鸟巢,又有栖息之义。百鸟归巢栖息,一般在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故"西"字又可用作方位名,指太阳落山的方向--西方,与"东"相对。
古时待客,坐西而向东,以表示尊敬。所以称客座为西席,客人为西宾。近代泛指属于欧美等西方的样式或事物,如西服、西餐。人们还用"西风"一词指代秋风,又喻指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佛教发源地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因此得名。
背向而立译为"北"
"败北"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两军对垒,输了则为"败北",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角逐,输了也说"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当然不是!"败北"到底为何意?我们分析一下"北"字字源就会明白。
甲骨文的"北"字字形像两个人相背而立的样子,《说文解字》云:"北,乖也,从二人,相背。"所谓"乖",就是指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有矛盾。其本义是"背对背",即"违背"的意思。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北、背古今字。""北"后来假借为表示方向的"北"后,使用频率很高,不再作"背"的意思。因而古人另造一字,即在"北"字下加一"月"(古"肉"字),便是"背"。
为何古书中称打了败仗也叫"北"或"败北"呢?古代两军交战之时,打了败仗的一方要转向后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胜方在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北"即"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东,是南,是西,都叫"败北"。
此外,中国人的方位词都有固定用法,如北上、南下,没有人说北下、南上的。建房喜坐北朝南,皇帝上朝要南向而坐才有威严,都是约定俗成的。古时还有"北面"一词,旧时君接见臣,尊长接见卑幼,皆南面而坐,臣子或卑幼者则北向而立,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拜人为师也称北面。
人站于车手指于"南"
相传上古时,黄帝与蚩尤曾在涿鹿之野发生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车上有一个木制仙人,仙人的手永远指着南方。适逢大雾,交战双方都迷了路,黄帝凭借指南车引导方向取胜,蚩尤兵败被杀。这个故事说明上古时期先民已经具有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那么,古人是怎样造"南"字的呢?
甲骨文、金文中的"南"字,像钟、铸一类用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之形,其本义可能是指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乐器,用以代指南方的一种音乐,后来便引申指南方,成为一个方位名词。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诸侯、群臣,皆南面而坐。后来"南面"就泛指帝王的统治。如"南面之尊"就是天子之位;"南面称孤"是自立为王的意思。《论语》中有"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当领导人。
"南"和"北"并用的成语不少,如"南腔北调"指人的语音不纯,夹杂南北方言。"南辕北辙"指欲南行而车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后人以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驰。"南橘北枳",指橘子本来产于淮河以南,如果在淮河以北生长,结的果实又小又酸,就叫枳,比喻事物会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变异。
"南"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nā",如"南无",读音为"nāmó",是佛教用语,梵语"namas"音译,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用在佛、菩萨或经典名之前: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山崖下面一块"石"
《诗·小雅·鹤鸣》有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此外,这句诗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石头产自山上,这个事实"石"字的造型可以佐证。
甲骨文的"石"字,像山崖下一块石头之形,它的本义指崖石、石头,泛指各种各样的石料。因石性坚硬,所以凡从石的字大都与石质及其坚硬的属性有关,如矿、硬、研、确、碑等。
有人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地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豪华建筑中大量应用的花岗岩、大理石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简单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石是中国传统艺术金、石、书、画中的一项,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简称,中国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石文化。
"石"又用作量词,读为"dàn"。《通雅》中说:"一石为石,再(两块)石为儋(通"担",重量单位,约50公斤),故后人以儋呼石。"显然这里的"石"(dàn)是指重量单位。"石"还用于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石(dàn)。
中国"历"法
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我们叫公历,在民间还有一种历法,叫农历。那么,这个"历"字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的"历"字,上部是两个禾字,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脚趾朝上,脚后跟朝下,表示脚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金文的"历"字在上部加了一个"厂"字,表示在山崖前种着一行一行的庄稼,此后的小篆、隶书和楷书的都沿袭了这种写法。无论哪种形式的"历"字,整个字形均表示人在庄稼间穿越之意,故其本义为经过、越过。引申为经历、跨越、度过等义,又引申为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如历年、历代、历次等。
"历"也指历法,历法是推算节候和年、月、日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类:阴历、阳历、阴阳历。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的历法为阴历,以太阳的运动作为依据的历法为阳历。阴阳历则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也叫"历",如挂历、日历、黄历。黄历也写成皇历,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印刷的。通常情况下,黄历除了记载农时节气外,还记载迷信的宜、忌,说明哪一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