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辉煌称为"皇"
皇帝的"皇"字最早见于金文,金文中的"皇"字是个象形字,秦始皇称帝后,将金文的"皇"字作为自己的专用字,由"白"和"王"两字构成,会意字。《说文解字·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许慎认为"白"为古"自"字,即古"鼻"字。有学者认为"皇"字中的"白"字实际指大拇指正面的形象,它表示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白"字和"王"字组成"皇"就指权力。
关于"皇"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其长孙朱允炆即位,朱棣觊觎皇位已久,蓄谋篡夺侄子的皇位。当时有个跟朱棣关系密切的和尚,法号道衍,看出了朱棣的心思,有意协助朱棣,却又不便直说,为了暗示他的心意,便给朱棣送去一顶白纱帽。朱棣接到白纱帽后,思索良久,恍然大悟。原来,道衍是用实物谜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朱棣是燕王,在"王"的头上戴一顶"白"帽,不就是个"皇"字吗?果然,朱棣在道衍的辅助下,最终如愿夺取了皇位。
"主"--燃烧中的一把火
一国或一家之长,对"臣""奴""仆"有统治和使唤权力的,便叫做"主",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如何造字取象的呢?
到了金文时期,"主"字仍保留了燃烧的火焰形象。小篆的"主"字,像一盏油灯之形,上面的一点代表灯芯上燃烧的火苗。"主"是"炷"的本字,本义即指灯台上的火焰。"主"字后来为主人、家长以及主持、掌管等义,由此派生出"君主""上帝""主要""主持""主张"等引申义来。后来,"主"本是灯台上的火焰这一本义逐渐不用了,人们便另造"炷"代替它的本义。
关于"主"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候,徐霞客为了编修《徐霞客游记》,走遍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一天,他翻过一座山后,来到一处岔路口,见眼前有左、中、右三条路,他不知该往哪条路上走。正在为难之际,迎面走来一个书童,徐霞客忙走上前问路,书童看了他一眼,没吱声,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主"字,转身就离开了。徐霞客低头略一思索,恍然大悟。于是,他按照书童的提示,沿着左边那条路走去。
原来,"往"字去掉左边即成"主"字,因此书童写"主"的意思是往左边去。
"鼎":最早的锅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取胜,建立了周朝。当时,他把国土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有功之臣,形成了许多诸侯国。到了周定王时期,诸侯势力兴起,互相争夺霸权。楚国的楚庄王即位后,灭了庸国,打败了宋国,还带兵攻打陆浑的戎族。当他途经周的都城时,将所有部队摆开,向周定王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到城郊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五代相传,为传世之宝,现在陈列在洛邑,不知鼎的形状怎样?大小与轻重如何?"
王孙满回答道:"夏、商、周三代是靠德来维持的,哪里是靠鼎呢?以前大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九个州都送来了州产的青铜,铸了九鼎。夏桀无道,鼎为商所有;商纣暴虐,鼎又传到了周。如果有道德,鼎虽小也重,若没有道德,鼎虽大也是很轻的。现在周天子的地位虽然衰弱了,但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听了王孙满义正词严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实力,只好偃旗息鼓,告辞而去。这就是词语"问鼎"的由来,问鼎之大小轻重,表明了楚王觊觎王位,企图夺取周天子的王位。此后,"问鼎"便成了阴谋夺权的代名词,而建立新的政权或建立新的都城则称"定鼎"。
鼎为何物,竟有如此深刻的政治内涵?据说,鼎在原始社会是炊具,或是盛食物的器皿,多用陶土制成。后来,商周时代冶金技术发展起来,鼎就用青铜浇铸了。这时的鼎成为贵族权力的象征和等级的标志,统治阶级常把鼎用作表示尊严无比的庙堂礼器,而这种礼器只有国君才可以拥有。其上常刻字,因此鼎又成为记录和表彰勋绩的礼器、镇国之宝,成了王权的象征。
鼎既为镇国之宝,作为威力无比的象征,由此便引申出"大""盛大""最""显赫"等义。如称力大为"鼎力";称元老重臣为"鼎臣"或"鼎席";称才能出众,罕有人能匹敌为"鼎能";称名门望族为"鼎姓""鼎族"等。
为何要逐"鹿"中原
成语"逐鹿中原"的意思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比喻很多人为夺取政权而争战。其中,"鹿"喻指"帝位""国家政权"。
"鹿"何以指政权?这要从商王武丁逐鹿说起。鹿全身是宝,除皮肉可供衣食用外,鹿血、鹿茸、鹿骨等都是极名贵的中药。由于这些原因,商王武丁特别喜欢逐鹿,为了逐鹿,可以一连数日奔走在中原大地上,不理朝政。从商王武丁开始,"逐鹿"活动一直深得历代帝王所爱,又由于在古时候,鹿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只有一定级别的贵族才有逐鹿的资格,帝王失去了猎鹿的资格,也就是失去了"帝位""政权",于是,"逐鹿"之举便成为历代政治家争夺政权的代名词。
鹿有美丽的外形、温驯的性格,被人们看成是瑞兽,自古以来被看做友善的象征。人们常用鹿肉招待客人,诸侯之间常用鹿皮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诗经》中有一篇《鹿鸣》,写的是周文王大宴群臣及宾客的场面,其中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呦呦鹿鸣"比兴宾主之间的倾心交谈、相互呼应。后来,古人称招待嘉宾之宴为"鹿鸣宴"。
隋文帝为何弃"随"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的"隋"本为"随",后来将"随"改为"隋"是杨坚所为。公元581年,杨坚迫使北周静帝让位,自立为皇帝,史称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在宇文泰初置府兵时,是十二将军之一,被封为随国公(随国在现在的湖北随州市一带),杨坚继承了这一爵位,所以他当皇帝以后就定国号为"随"。因为他过去亲眼看到魏、周、齐始终动荡不安,害怕自己也会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他十分忌讳"随"字中的"走"义,觉得它不吉利。他当皇帝后就下令把"随"字改写成"隋"。他认为这样江山就不会随别人"走",可以使自己的统治千秋万代永不改变。这样,杨坚所建的朝代就叫隋朝。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随,从也。"所谓"从"就是跟从、随从,也就是跟着别人走。"随"的本义是"跟随别人走",其中有受别人支配之义,因此"随"引申出"顺从""听从""追随"的意思。
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关于"随"字的谜语,谜面是:"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还有一半。"这个字就是繁体的"随"字(隨),"上有一半"意思是上头是"有"字的一半,即"十";"下有一半",意思是下面也是"有"字的一半,即"月";"中空一半",意思是当中是"空"字的一半,即"工";"除去一半",是"除"字去了一半,即"阝";"还有一半"是"还"字有一半即"辶",把这些"一半"拼起来,就是"随"字。
武则天为何中意"曌"字
唐朝女皇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宗秦客的,凭借他是武则天亲戚的特殊身份,担任凤阁侍郎(掌管宫廷门户、随从皇帝)的要职。为了讨好武则天,宗秦客挖空心思,特地新造了"天""地"等12个字进献。
武则天得悉宗秦客特为自己造字,满心欢喜,立即召见了他。宗秦客迎合了她喜欢标新立异,爱好改字、造字的癖习。她在称帝后,有的臣子经常向她献造的新字,而且还说造了新字可以显示国家大治。
宗秦客向武则天进献新造的12个字中有"曌"一字,武则天非常欣赏"曌"字,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名字。从此,"曌"字就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专用字被载入史册。"曌"字读"zhào",据《集韵》所释,"曌"的意思为"明"。"曌"字上部为"明"。"明"由"日"和"月"字组成,表示武则天像日月一样,永远熠熠生辉,光照大地。其下为"空"字,"空"指无边无际的天空。"明"和"空"所含的意思是: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可见武则天所造"曌"字,并非只是"明"的意思,其意义较之"照"字更丰富。
"王"字指一把大斧头
上古时期,斧子在先民的狩猎和采集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工具,在部落之间的冲突或战争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武器。随着部落首领权力的不断扩大,他们所使用的斧钺逐渐演变成一种象征权威的兵器,因此,古人造字便以这种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作为"王"字,以下是"王"字的发展演变。
甲骨文"王"字是个斧头的形状,上端表示斧柄,下端表示斧头的刃。金文"王"字的形体和甲骨文基本一致,只是下端表示斧刃笔画更粗,更像实物。到了小篆阶段,表示斧柄的两横还在斧头顶,但斧身和斧口却已经变形,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隶书的"王"字,已经看不出半点斧头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