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2872300000008

第8章 孙子兵法(8)

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的名字。据《神异经·西荒经》:"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张预注:率,犹速也,击之则速然相应,此喻阵法也。八阵图曰: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独处为首。敌冲其中,首尾相救。"

常山:即恒山。在山西浑源南,为五岳中之北岳。西汉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称"常山"。北周武帝时复称恒山。

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把马并排拴在一起,把车轮埋住,想以此来防止士卒逃跑,是靠不住的。方,并列,此处指系在一起。杜牧注:"缚马埋轮,使为方阵,使为不动,虽如此,亦未足称为专固而足为恃。须任权变,置士于必死之地,使人自为战,相救如两手,此乃守固必胜之道,而足为恃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要使士卒齐心协力奋勇作战才是治军的原则。政,此处指治理、管理。张预注:"要使士卒相应如一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让强者和弱者都能各尽其力,关键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张预注:"得地利,柔弱之卒可以克敌,况刚强之兵乎。刚弱俱获其用者,地势使之然也。"

携手若使一人:使全军携手作战像一个人一样协调。携手,拉着手。贾林注:"携手翻迭之道,便于回运,以后为前,以前为后,以左为右,以右为左,故百万之众如一人也。"

将军之事:将,统率之意。统率军队作战的事。

静以幽: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梅尧臣注:"静以幽邃,人不能测。"

正以治:严正而有条理。杜牧注:"平正无偏,故能致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对于作战意图,不能让士卒了解真情。李签注:"为谋未熟,不欲令士卒知之,可以乐成,不可与谋始,是以先愚其耳目,使无见知。"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改变行动,更新计谋,让别人不能识破内情。易,改变。革,改变。王皙注:"已行之事,已施之谋,当革易之,不可再也。"

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变动驻军位置,进军路线迂回,使人们无法得知其意图。迂,迂回。虑,图谋。张预注:"其居则去险而就易,其途则舍近而从远。人初不晓其旨,及取胜乃服。"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主帅向部队授予作战任务时,要如同使人登高然后抽去梯子一样,断绝其归路,使士卒们义无反顾地前进。梅尧臣注:"可进而不可退也。"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主帅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要像击发弩机而射出箭矢一样勇往直前。机,弩机。张预注:"发其机,可往而不可返。"

焚舟破釜:烧毁渡江的船只,打破做饭的炊具,即破釜沉舟,以示决一死战。李筌注:"还师者皆焚舟梁,坚其志,既不知谋,又无返顾之心,是以如驱羊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对各种地形条件下的应变处置,根据实际情况使军队屈伸自如。王皙注:"明九地之利害,亦当极其变耳言屈伸之利者,未见使则屈,见便则伸。"

深则专,浅则散:在敌国境内作战,深入则士卒专心一致,浅进士卒则容易离散。梅尧臣注:"此下重言九地者,孙子勤勤于九变也。"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离开本土,跨越别国边界进入敌境作战的,就是进入了"绝地"。张预注:"去己国越人境而用师者,危绝之地也。"

背固前隘者,围地也:背后地势险要而前面进路狭隘,前进困难而后退受阻的地区,叫做围地。张预注:"前狭后险,进退受制于人也。"

散地,吾将一其志:在"散地"作战,我军要做到上下统一意志。一,统一。梅尧臣注:"保城备险,可一志坚守,候其虚懈,出而袭之。"

轻地,吾将使之属:在"轻地"作战,要使自己的部队部署连贯。属,连接。杜牧注:"部伍营垒,密近联属,以轻散之地,一者备其逃逸,二者恐其敌至,使易相救。"

争地,吾将趋其后:在"争地"作战,要迅速前进,抄到敌军的后面。

交地,吾将谨其守:在我可以往、敌可以来的"交地",要严密戒备,谨慎守卫。

衢地,吾将固其结:在"衢地"用兵,要巩固与周围诸侯国的结盟。张预注:"则帛以利之,盟誓以要之,坚固不渝,则必为我助。"

重地,吾将继其食:在"重地",要注意保障粮草给养的补充。梅尧臣注:"道既退绝,不可归国取粮,当掠彼以食军。"

圮地,吾将进其途:在"圯地"行军,应该迅速通过。杜佑注:"疾过去也,疾行无留。"

围地,吾将塞其阙:陷于"围地",要堵塞缺口,使士卒放弃幻想,不得不拼死而战。阙,缺口。杜牧注:"兵法围师必阙,示以生路,令无死志,因而击之。今若我在围地,敌开生路以诱我卒,我返自塞之,令士卒有必死之心。"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在"死地"作战,要向军队及敌人表示死战的决心。示,表示,宣示。贾林注:"焚财弃粮,塞井破灶,示必死也。"

兵之情,围则御:士卒们的心理状态是,被包围就会奋起抵抗。杜牧注:"兵在围地,始乃人人有御敌持胜之心。"

过则从:陷入危险境地的士卒就会服从指挥。过,此处指深陷危境。从,服从,听从。张预注:"深陷于危难之地,则无所不从。"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九地的利害,有一不知就不能成为霸者、王者的军队。霸,称霸诸侯的强国。王,号令天下的共主。张预注:"四五,谓九地之利害,有一不知,未能全胜。"

其众不得聚:被进攻的国家来不及动员集中民众。杜牧注:"权力有余也,能分散敌也。"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以强大的声威加之于敌人,使各诸侯国不敢与之结成联盟。梅尧臣注:"威加敌,则旁国惧;旁国惧,则敌交不得合也。"

不争天下之交:不必争着与其他国家结交为盟。

不养天下之权:不必在别的国家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养,培养、培植。杜牧注:"不蓄养机权之计。"

信己之私:应当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信,通展。私,自己的意图。

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将兵威施加于敌国,就能够攻占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拔,攻占。国,都城。隳,通"毁",摧毁。

施无法之赏:实行法外之赏,即超出惯例规定的奖赏。无法,不合于常法。曹操注:"军法令不应预施悬也。《司马法》曰:见敌作誓,瞻功作赏,此之谓也。"

悬无政之令:颁布政外之令,即打破常规的命令。悬,此处意为颁布。无政,不合于常规。张预注:"政不预告,皆临事立制,以励士心。"

犯三军之众:指挥全军上下行动。犯,此处指使用、驱使。梅尧臣注:"犯,用也。赏罚严明,用多若用寡也。"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让士卒去执行任务,但不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意图。张预注:"任用之于战斗,勿谕之以权谋,人知谋则疑也。"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让士卒执行任务时,只可告诉他们有利的方面,而不要告诉有害的方面。张预注:"人情见利则进,知害则避,故勿告以害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把军队置于危亡之处,反而能够保存;使士卒陷入死绝之地,反而可以得生。张预注:"置之死亡之地,则人自为战,乃可存活也。"

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将军队放在险恶的境地中,然后才能决定胜败。梅尧臣注:"既陷危难,然后胜,胜败在人为之耳。"

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指挥作战,在于谨慎地考察敌军的意图。顺,通"慎",谨慎。详,详细考察。曹操、李筌等以"详"为"佯",全句解作:佯顺敌之意。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集中兵力向敌人的一点进攻,长驱千里,擒杀敌将。王皙注:"并兵一力以向之,可以覆其军,杀其将。"

政举之日:举,举措,决断。决定进行战争行动的时候。政,此处指军政大事。《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夷关折符:符,符志、证件。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志。杜绝边境双方居民来往。夷,夷平,此处指封闭,封锁。杜牧注:"夷关折符者,不令国人出入,盖恐敌人有间使潜来。"

无通其使:使,使节、使臣。不许敌国的使节来往。梅尧臣注:"使不通者,恐泄我事也。"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在庙堂之上认真研究,以决定战争行动方案。厉,通"砺",此处指反复推敲、琢磨。廊庙,即庙堂,此处借指国家最高决策机构。诛,即治,此处指商议决策。张预注:"兵者大事,不可轻议,当惕厉于庙堂之上,密治其事,贵谋不外泄也。"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敌人如有可乘之机,必须急速乘隙而入。阖,门扇。

先其所爱:爱,珍爱,此处指关键、要害。首先夺取敌人最重要的关键地方。杜牧注:"凡是故人所爱惜倚恃以为军者,则先夺之也。"

微与之期:微,没有,此处作"勿"字解。本句意为不要和敌人约定交战日期。

践墨随敌:践,通"剪",破除。墨,墨守成规。一说践墨即遵循法度,梅尧臣注:"举动必践法度。"本句意不要墨守成规,而应随敌情变化需要决定作战方案。王皙注:"践兵法如绳墨。"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开户,开门,此处指放松戒备,露出空隙。开始时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不露声色,以诱使敌人放松戒备。张预注:"守则如处女之弱,令敌懈怠,是以启隙。"

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在敌人"启隙"之后,要像脱逃的兔子那样迅疾采取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张预注:"攻则犹脱兔之疾,乘敌仓卒,是以莫御。"

【译文】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战场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类型。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进入敌国境内作战,但没有深入的地区,叫做轻地;我方占领是有利的地区,敌人占领也有利的战场,叫做争地;敌我双方都可来到的战场,叫做交地;同时与几个国家接壤,谁先占有就可以与各国结交从而得到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到敌国腹地,可以占有敌国许多城镇的地区,叫做重地;山岭、森林、险阻、沼泽、水网,以及一切难以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路狭窄,退路迂远,敌军用少数兵力就可以袭击我大部队的地区,叫做围地;奋起拼战就能生存,不奋起速战就可能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宜轻易进行战争,在轻地尽量不要停留,在争地不要发动进攻,在交地要保证行军序列不脱节断绝,在衢地应主动结交邻国,深入重地就要掠取敌国粮食,遇到圮地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要设奇谋突围,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军前队与后队不能互相策应,主力部队与小分队不能相互依靠,长官与士卒不能相互救援,上级与下级失去联络不能协调,士卒溃散就再难聚合,即使集合起来也不能做到行动统一;对自己的军队来说,则是有利就战,无利就不战。有人问:"假如敌人众多而且阵容齐整地来向我进攻,该如何应付呢?"回答是:"抢先夺取敌人最重视最关键的地方和东西,敌人就不得不听从摆布了。"用兵的原则重在快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腹地作战,将士们就会意志专一,敌人将不能战胜我们;在丰饶的田野上掠取粮草,使全军人马有足够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休整,不要让军队过于疲劳,凝聚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巧用计谋,使敌人无法揣测我军的动向和意图。把部队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兵就会宁死不退;士兵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办到呢?那样,全军将士必然会竭尽全力与敌人殊死作战。士卒们因为深陷绝境,反而会无所畏惧;无路可走了,军心反而能稳固;越是深入敌境,部队的凝聚力就会越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士们就会殊死战斗。正因如此,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整治督导就会自觉加强戒备,无需强求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无需多加约束便能亲密团结,不需要三令五申,就能遵守纪律。一定要破除迷信,消除疑虑,部下就能至死不会逃跑。我军的将士不存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他们不爱财物;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并非是厌恶长寿。从出征命令颁布之日,士卒坐着的,眼泪流湿了衣襟,躺着的,眼泪流满了脸颊的情形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不忍舍弃这些。可把他们投到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像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了。

善于统帅军队的人,能使部队像灵蛇率然一样。率然是常山的灵蛇。如果打蛇的头,它的尾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会来救。试问:"可以让军队也像常山灵蛇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相互仇恨,但当他们同坐一条船渡河,遇到风暴时,他们相互救援也会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因此,想用把马并拴在一起、深埋车轮来向士卒表示死战的决心,是靠不住的。只有全军上下齐心协力、英勇奋战如同一人,才是治理军队应遵循的原则。使刚强的和柔弱的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的像一个人,这是由于客观形式迫使不得不如此。

主持军政大事,要做到沉着冷静、幽深莫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行动一无所知;变动军队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别人无法识破机关;经常改换驻地,故意迂回行军路线,让别人无从推测自己的意图。将帅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要像让他登上高处就抽掉梯子一样,断其退路。将帅与士卒深入敌国领土作战,要像扣动弩机射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烧毁船只,砸破炊具,表示必死的决心。指挥士卒像驱赶羊群一样,赶它去就去,赶它来就来,而不让他们知道究竟要到哪里去。聚合三军将士,把他们投于险恶的境地,迫使全军拼死奋战,这是将帅统率军队的重要任务。对于九种地形的变化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将士们心理情感的变化规律,将帅们都不能不认真研究考察。

在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是深入敌国腹地,全军的意志便越是专心一致,进入敌国越浅,军心越容易涣散。离开本国越过敌境作战的地区,叫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衢地;深入敌国的地区,叫重地;进入敌境较近的地区,叫轻地;后有险固前为隘路的地区,叫围地;无处可走的地区,叫死地。因此,在散地,我们就要统一部队的意志;进入轻地,我们就要使阵营紧密相连;进争地,要使后续部队迅速跟进;过交地,要谨慎严密防守;临衢地,要巩固与临国的结盟;在重地,要重视保证粮草不断;经圮地,要加快速度通过;陷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死地,就要表现出与敌死战到底的决心。因为,将士的心理是,陷入了包围,便会奋力抵抗;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便会拼死奋争;深陷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如果不了解各诸侯国的战略企图,就不能预先与他们结交;不了解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便不能行军打仗;不使用当地人做向导,便不能得到地形之利。这些方面,有一方面的情况不了解,就不能成为争王称霸的军队。真正强大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人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就使别国不敢与其结交。因此,不必争着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用在别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计策,把兵威加在敌国之上,就可以攻占他们的城池,摧毁他们的国家。

施行破格的奖赏,颁布非常的号令,指挥全军上下就能像指挥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不要向他们说明意图;只告诉他们有利的条件,无需指出不利因素。把士卒投进最危险的地区,才有可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全军将士陷入危难之中,然后才能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