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2872300000053

第53章 将苑(2)

④报国之士:这里指为报效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⑤材力:四肢有力。

⑥搴旗:夺取指挥旗。搴,拔取、奇取。

⑦争锋:通过争斗来分胜负。锋,指古代军阵的正面前端,也是双方作战首先接触的部分。

⑧驰:这里指车马疾行。

⑨弩:用机栝发箭的弓。

④摧:指挫败,摧毁的意思。

⑨六军:指朝廷的军队。古代军制,王有六军、大诸侯国有三军,其次有两军、一军。

【译文】

对军中的士卒,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来编组。有喜欢格斗、乐于争战的,能够独自攻取强敌的,可以把他们编在一起,称之为报国之士;有气冠三军,身强力壮,既勇猛又敏捷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突阵之士;有脚步轻捷迅疾,跑得快如奔马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搴旗之士;有骑马射箭如飞,百发百中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争锋之士;有射箭必中,中箭者必死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飞驰之士;有善使强弩,又远又准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为摧锋之士。上面讲的六种是军中有特长的人,都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长来使用。

智用

【原文】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①,因时②,依人③,以立胜也④。故天作⑤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注释】

①顺天:顺应天道。

②因时:把握好时机。因:凭借,利用。时,时机。

③依人:这里指依据众人的意愿。

④立胜:这里指取得胜利。

⑤作:成全,促成的意思。

【译文】

为将之道,一定要顺应规律、把握时机、合乎民意来取得胜利。因此,合规律、合人心而时机不成熟,就叫做违背时机;合时机、合民意而不合规律,就叫做违背天道;合规律、合时机而不合人心,就叫做违背人意。明智的将领在指挥战斗时,不违背天道,不违背时机,也不会违背人意。

不陈①

【原文】

古之善理②者不师③,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④修典刑⑤,咎繇⑥作士师⑦,人不干⑧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⑨伐有苗⑩,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注释】

①陈:同"阵",原意指交战时的战斗队形。这里指兴兵。

②理: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③师:原指军队,这里指兴兵作战。

④舜:传说中的有虞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也称虞舜。

⑤典刑:即刑法。典:制度;刑,处罚的总称。

⑥咎繇:相传远古时东夷族的首领,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

⑦士师:古时掌握刑、狱的官职。

⑧干:这里是冒犯的意思。

⑨禹:夏后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是夏朝的建立者。传说中他治水有功。

⑩有苗:远古时的一个部落;也称作三苗。

干:指盾牌。

羽:雉羽。

格:通"归",指归顺。

齐桓:即齐桓公(?~前643年),春秋时齐国国君,襄公之弟。襄公死后,他夺取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北伐山戎,南抑强楚,不断树立盟主的威信,成为春秋时的第一霸主。

楚:指楚国。

山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也叫北戎。

楚昭:楚昭王。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统兵,善于统兵的人不兴兵,善于兴兵的人不轻易作战,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善于处理败局的人不会灭亡。远古时,圣贤治理国家,使各部落都安居乐业,长久和睦相处,互不侵犯,这就是所谓的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治兵。比如虞舜在位时,制定刑法,任命咎繇为司法官,各部落不冒犯政令,刑法也无处施用,这就是善于治兵的人不兴兵。又如大禹率兵征伐有苗部落,虞舜让士兵用盾牌和雉羽齐舞,有苗部落的百姓就归顺了,这就是所谓善兴兵的人不会轻易作战。又如齐桓公向南征服强大的楚国,向北战胜北方的北戎,这就是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再如楚昭王时,遭到被进攻的灾祸,楚到秦国请来救兵,终于又收复了国都,这就是善于处理败局的人不会遭到灭亡。

将诫

【原文】

书①曰:"狎侮②君子,罔③以尽人心,狎侮小人④,罔以尽人力。"故行兵之要,务揽⑤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⑥,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⑦礼乐而敦⑧诗书⑨,先仁义而后智勇;静如潜鱼,动若奔獭,丧⑩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馋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注释】

①书: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文献典章的汇编。相传曾由孔子及其弟子编选,四书之一,为儒家经典。

②狎侮:轻慢、轻侮。

③罔:没有。

④小人:这里指士兵。

⑤揽:招揽。

⑥科:指法律条文。

⑦说:通"悦"。

⑧敦:忠厚。

⑨礼、乐、诗、书:即《礼》、《乐》、《诗经》、《尚书》,都是儒家经典。

⑩丧:丧失、破坏。

连:古代十个诸侯国为连。此处是联合的意思。

戒:号令、命令的意思。

合战:即迎战、交战。

迫而容之:意思既紧逼敌人,又不要让其困兽犹斗。容,这里是宽容。

怀:安抚。

覆:审察。

倍兵:意思是几倍的兵力。

子女:指女子。

乐死:拼死效命。

【译文】

《尚书》里说:"轻慢贤能之士,就没有人尽心,轻慢士兵,就没有人尽力。"所以,用兵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收揽英雄之心,严守赏罚条例,全面掌握文武相济之道并且要很好地运用刚柔相济之术,深究诗书礼乐,仁义在先,智勇在后。静的时候,就像潜在水底的鱼,动的时候,就像突跃飞奔的獭,破坏敌人的联合,挫败敌人的精锐。以旌旗显耀威力,以金鼓统一行动,撤退如山移动,前进似暴风骤雨。攻打敌人如摧枯拉朽,迎战如猛虎下山。对被围的敌人,不要太过于逼迫,用利益来诱惑敌人,见敌阵乱了就及时攻取,敌人谦卑就要使他骄傲,见敌人团结就离间他们,见敌人强大就要削弱他。见自己人处境危险的,要使他们安全;有害怕的,要使他们镇定;有叛变之心的,要安抚他们;有冤情的,要为他伸冤;个性太强的,要适当抑制他们;性懦弱的,要尽力扶助他们。对有谋略的人要亲近,对进谗言的人要审察揭露。缴获财物的,要赏给他们。不以几倍的兵力去攻打弱小的敌人,不凭人多而轻敌,不依仗有才能而对人骄傲,不因自己受器重而逞威风。先谋而后动,有必胜的把握才战斗,缴获了财物不占为己有,俘虏了女子自己不役使。将领能做到这些,再严明号令,士兵就愿意战斗,即使是短兵相接,他们也乐意去拚死效力。

戒备

【原文】

夫国之大务①,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②,覆军杀将,势不逾息③,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④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畏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⑤,鱼游于鼎⑥,亡不俟夕矣!传⑦曰:"不备不虞⑧,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⑨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注释】

①大务:最重要的事务。

②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意思是相差虽然微小,可是造成的误差却很大。毫、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③逾息:形容形势顺息万变,比喘口气还快。逾,超过;息,喘息。

④旰食:意思是很晚才吃饭。旰,晚、迟的意思。

⑤燕巢于幕:比喻处境十分危险。幕:指帐篷的顶布。

⑥鱼游于鼎:比喻危亡在即。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⑦传:指《左传》。

⑧虞:预料。推测。

⑨蜂虿:指蜂与蝎子。泛指毒虫。

【译文】

国家的最重要的事务,没有比戒备更重要的了。戒备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军队覆没,将领被杀,形势瞬息万变,这难道不可怕吗?所以,当国家有了灾难,君臣日夜谋划,很晚才吃饭,选择贤能的人,委以重任。如果居安不思危,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危险,这就好像是燕子在帐篷的顶上筑巢,鱼在沸锅中游走,灭亡就在旦夕之间了。《左传》中说:"不事先做好准备,不分析预测敌情,就不可以出兵。"又说:"能预备未预料到的情况,才是古代的圣明的政治。"又说:"蜂和蝎还有毒刺以防备侵犯,何况国家呢?"没有准备,即使人多也不可依恃。所以说有准备就没有忧患。因此三军的行动,不能够没有准备。

习练

【原文】

夫军无习练①,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②。"又曰:"善人③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④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赏罚,故人知劝⑤,然后习之,或陈⑥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注释】

①习练:意思是反复、经常训练。

②不教而战,是谓弃之:意思是不经训练而使其去作战,等于是让他们去送死。弃,抛弃、舍弃。

③善人:意思是有道德的人。

④即戎:指参加战斗。即,就,此处引申为参加。戎,战争,战斗。

⑤劝:劝勉、鼓励。

⑥陈:同"阵"。

【译文】

军队不经常的训练士兵,一百个人也不能抵挡一个人。经常训练,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住一百个人。所以孔子说:"用未经训练的老百姓去作战,就等于是让他们去送死。"又说:"有德行的人,教导老百姓七年,就能够让他们作战了。"然而,已能参如战斗的人,也不能不再教导。要教他们明礼义,教他们明白忠信,还要用法令来规戒他们,用赏罚来威服、感召他们。一个人,只有在能听从教导和劝勉的情况下才能接受训练。训练他们列阵,训练他们步伐,训练他们集合解散。一个人可以教十个人,十个人可以教一百个人,一百人可以教一千人,一千人可以教一万人,一万人可教全军,这样反复训练之后就可以战胜敌人了。

军蠹①

【原文】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②;后期③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④;乍前乍后⑤,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⑥,不恤饥寒;非言妖辞⑦,妄陈⑧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⑨,擅给⑩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注释】

①军蠹:指蠹虫,柳宗元有《五蠹》之文,这里指损害军队的人。蠹,蛀虫。

②失度:这里的意思是不详察实情就妄发报警信号。

③后期:即落后于规定的日期,意思是误期来迟。

④师徒:军队。

⑤乍前乍后:意思是忽而前忽而后。乍,忽然。

⑥徇己:为私情而做的事。

⑦妖辞:指惑人心之语。

⑧妄陈:乱说。

⑨府库:官府储藏财货的地方。

⑩给:供给。

【译文】

三军的行动,侦察人员不详察实情,烽火报警信号不按规定就妄发;延误军期,违犯了禁令,不合时机,阻碍和扰乱了军队;忽而前忽而后,队列杂乱,不听从金鼓号令;上级不体恤下级,搜刮盘剥没有限度;谋求私利,为己询私,不体恤同情下级的饥寒;流言蜚语,妖言惑众,胡乱预言祸福吉凶;无故喧哗吵闹,惊扰、迷惑将吏;勇悍但不受管制,专横而蔑视上级;随便消耗官库的财物,擅自发给部下。以上九种人,是三军的祸害,有了这些人,必败无疑。

腹心

【原文】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①、耳目②、爪牙③。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耳目者,如冥④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注释】

①腹心:指心腹,亲信。

②耳目:指侦察、谍报人员。

③爪牙:这里指得力的助手。

④冥:昏暗的意思。

【译文】

做将领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亲信、侦察人员和得力的助手。没有心腹,就像人走夜路,手足无措。没有耳目,就像处在黑暗的地方,不知道怎样去行动。没有得力的助手,就像饥饿的人吃有毒的食物,没有不死的。所以,善于做将领的人,必定有博闻多智的人作为心腹,一定要有仔细谨慎、思考周密的人作为耳目,一定要有勇敢凶悍,善于对敌的人作为助手。

谨候

【原文】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①,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②,间谍③明也;二曰诘④,谇候⑤慎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⑥,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容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馋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曰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⑦,知止足⑧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注释】

①律:法则,纪律。

②虑:这里的意思是明察。

③间谍:秘密的侦察敌情。

④诘:诘问,检查。

⑤谇候:谇,告诫。候,指侦察人员。谇候意思是告诫侦察人员。

⑥平:公平、公正。

⑦分:安分,本分。

⑨止足:知足,不求名利。

【译文】

军队失败或被消灭,这种祸患没有不是因为轻敌而招致的,所以,一定要按纪律来出兵。违背了纪律就必然招来祸患。军队可致胜的法则有十五种,一是明察,对敌情侦察得明明白白;二是检查,告诫侦察、警戒人员要谨慎从事;三是勇敢,面对众多的敌人不屈不挠;四是廉洁,看见利益先想到礼仪;五是公平,赏罚要公平公正;六是容忍,要忍辱负重;七是宽容,能够容纳众人;八是守信用,重视承诺;九是恭敬,尊敬贤能的人;十是贤明,不听信馋言;十一是恭谨,不违背礼法;十二是仁爱,善养士兵;十三是忠贞,以身徇国;十四是安分知足,行为有分寸;十五是谋略,能知己知彼。

机形

【原文】

夫以愚克智,逆也①;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②,二曰势③,三曰情④。事机⑤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⑥动而不能制⑦,非贤也;情机⑧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⑨。

【注释】

①逆:违背,这里指违背常情。

②事:这里指事情的变化。

③势:这里指形势的变化。

④情:这里指士气。

⑤事机:事件变化中的战机。

⑥势机:形势变化中战机。

⑦制:裁断了、决断。

⑧情机:士气变化中战机。

⑨立胜:取胜。

【译文】

愚蠢之人战胜聪明的人,是违背常情的;但聪明人战胜愚蠢者,是顺理成章的;聪明战胜聪明,是依靠战机。识别战机有三个方面:一是事情变化,二是形势变化,三是士气变化。事情变化中战机已经出现,而不能采取应对之策,不是聪明之举;形势变化中战机已经萌动,而不能当机立断,不能算有才能;士气变化中战机已经产生,而不能顺势利用,不是勇敢的表现。善于用兵的人,一定会凭借战机而取得胜利。

重刑

【原文】

吴起曰:鼓鼙金铎①,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注释】

①鼓鼙金铎:都指的是古代军中的号令工具。

【译文】

吴起说,击鼓鸣铎,是让士兵听到号令,威服士兵的耳朵;旗帜是用来威服士卒的眼睛,禁令刑罚是用来威服士兵的内心。用金鼓的声音威服士兵的耳朵,不能不清晰;用威严的阵容威服士兵的眼睛,不能不严明;用刑罚威服士兵的心,不能不严厉。这三方面不实行,士兵就会松懈。所以说,将军向哪里指挥,士兵的心没有不跟向那里的;将军向哪里挥动,士兵没有不拚命向前的。

善将

【原文】

古之善将①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②;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③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④之以赏罚,故人知信⑤。禁、礼、劝、信,师之大经⑥也,未有纲⑦直而目⑧不舒⑨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⑩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注释】

①善将:善于领兵的将领。

②知禁:懂得军法禁令。

③重:反复的意思。

④决:判断,决断。

⑤信:信义。

⑥大经:大纲。

⑦纲:提网的绳子叫纲。

⑧目:网的孔眼叫目。

⑨舒:意思是展开、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