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2872300000047

第47章 百战奇略(19)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凉州叛乱者王国率军围攻陈仓,朝廷命以皇甫嵩为左将军率兵前往讨伐他。前将军董卓建议尽快发动进攻,但皇甫嵩说:"百次作战而百次取胜,也不如不经争战而使敌人屈服为好,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以使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而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所战胜的时机。陈仓虽然城小,但城防坚固且有准备,是不容易被攻克的。王国兵力虽强,但因攻城不下,其部队必然疲惫松懈,乘其疲惫松懈之时再进击之,这才是取得全胜之策。"王国久攻坚城不下,部众已经疲惫不堪,终于解围而逃。皇甫嵩下令进兵实施追击,但董卓竟反对说:"不可以追击。因为兵法上说了,对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不要追击不舍,对保存实力而退回本国的"归众"不要过分逼迫。现在我们要追击的王国部队,正是逼迫的"归众",追击的"穷寇"呀!"皇甫嵩反驳说:"你说的不对。开始我不主张出兵进击,是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现在我们要追击它,是等到了敌人力疲气衰的时候。因此,我们所追击的是疲困之师,而不是归国之众。况且王国在逃,兵无斗志。我们以严整有序之军所追击的是溃乱之敌,并不是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实施猛烈追击,结果大败敌军。董卓因此感到有些惭愧。

围战

【原文】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法曰:"围师必缺。①"

汉末,曹操围壶关②,攻之不拔。操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使人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今钝兵坚城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策〔也〕。"操从仁言,乃拔其城。③

【注释】

①围师必缺: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②壶关:汉置县。东汉末为上党郡治,位于今山西长治北。

③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译文】

用兵围攻城邑作战的原则是,即使能够四面包围守城之敌,也要虚留一个缺口,用以向敌人显示有逃生之路,从而动摇其固守坚城的决心,待敌人争相出城逃命之时击之,这样,既可占领城邑,又能歼灭敌军。就如兵法所说:"包围敌人时要留有缺口。"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围攻壶关,久攻不克,曹操非常恼火就下令说:"城破之日,城中人全部活埋。"可是,连攻几个月都没有攻下该城。这时,曹仁向曹操建议说:"围攻城邑一定要虚留缺口,示以逃生之路,目的在于向敌人敞开生路以动摇其守城的决心。而今您却告诉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这样便迫使他们人人拚死守城。况且该城坚固而粮食充足,如果强攻就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围困就会旷日持久。现在我们陈兵于坚城之下,强有力攻拚死守城的敌人,这并不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啊。"曹操听后采纳了曹仁的建议,最后终于迫使守敌投降而进占了壶关城。

声战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②,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③,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④,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⑤,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⑥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⑦,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⑧

【注释】

①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西安:县名。故址在今山东桓台东。

③临淄:县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北。

④画中:邑名。东汉时又称"棘里亭",位于今山东临淄西。

⑤蓐食:据《方言》云:"蓐,厚也。"蓐食,即丰厚饮食。这里指战前令士卒饱餐。

⑥卒:同"猝",谓突然、急促,引申为马上、立即之意。

⑦转输:谓转运输送物资。这里指后勤供应。

⑧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

【译文】

作战中所说的"声战",就是用虚张声势的佯动战法来迷惑敌人。声言攻其东而实际击其西,声言攻其彼而实际击其此。这样就使得敌人不知到底从哪里进行防守;而我军真正所要进攻的,恰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就如兵法所说:"善于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进行防守。"

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率军讨伐割据势力张步。当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二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四十余里。耿率军到达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通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并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五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突然发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给他们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会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屯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现在是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只要拖上十天,就会陷入疲敝的困境中。诸位所谈意见,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就占领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和战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②,欲以二万人击峣关③,张良④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⑤,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⑥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⑦〕,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⑧

【注释】

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

②武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南东南。

③峣关:关隘名,故址在今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峣山而得名。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④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字子房。先世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曾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刺杀秦始皇。秦末农民战争中,他聚众归附刘邦。其后,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汉建立后,封留侯。

⑤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贾,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亦称"坐商"。

⑥啖:利诱。

⑦咸阳:秦朝都城。位于今陕西咸阳东北。

⑧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又见《汉书·张良传》

【译文】

凡是与敌军展开作战,在战前一定要先派使者假装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肯定不能完全一致。但因如此,我可乘敌松懈麻痹之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敌军就可以被打败。就如兵法所说:"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与峣关的秦军进行决战。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被金钱利益所收买。我希望您暂且先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峣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坚起旗帜,用以迷惑敌人;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峣关收买秦将。"

秦军将领禁不住郦食其的重利诱惑,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要攻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的时候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峣关,结果大败秦军。

受战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①"

《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并州刺史尔朱兆②。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③。尔朱光④自长安,兆自并州⑤,度律⑥自洛阳,仲远⑦自东郡⑧,同会于邺,众二十万,挟洹水⑨而军。欢出顿紫陌⑩,马不满二千,步不满三万,〔众寡不敌〕。乃于韩陵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路。〔于是〕将士皆为死志,选精锐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

【注释】

①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

②尔朱兆:鲜卑族。北魏秀容部落首领尔朱荣从子,曾任平远将军。荣死后,他据晋阳叛魏进攻洛阳,俘虏了孝庄帝元子攸。后为高欢击败自杀。

③邺:即邺城。故址在今河南安阳。

④尔朱光:即尔朱天光,尔朱荣从祖兄之子,官至左卫将军。

⑤并州:州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⑥度律:即尔朱度律,尔朱荣从父之弟。

⑦仲远:即尔朱仲远,尔朱荣的从弟。在其配合尔朱兆进攻高欢作战中,为欢击败,逃往南朝梁,死于江南。

⑧东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⑨洹水:亦称"安阳河",源于今河南林县北,东向流经安阳。

⑩紫陌:地名。原名"祭陌"。故址在今河南临漳西。

韩陵:即韩陵山,位于今河南安阳东北。

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上》。

【译文】

凡是在作战中,如果敌众我寡,敌人突然对我实施包围时,我方一定要在查明敌人众寡强弱情况后采取行动,不可轻易逃走,这主要怕被敌人尾随追击。我方应当摆成圆形阵,以迎战敌人的围攻;敌人如果故意留有缺口,我军应当自己把它堵塞,以此坚定士卒拚死一战的决心,只要于四面奋击围攻之敌,这样就一定能获得胜利。就如兵法所说:"敌人如果兵力众多,就要在查明敌情后,就要准备在被包围的情况下迎战敌人。"

《北史》记载: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高欢率兵讨伐并州刺史尔朱兆。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春,高欢一举攻占了邺城。这时,尔朱光率军从长安出发,尔朱兆率军自晋阳出发,尔朱度律率军自洛阳出发,尔朱仲远率军自东郡出发,四路兵马会师于邺城周围要进攻高欢军,当时共有兵力二十万人,在洹水两岸扎营。高欢领兵自邺南进驻紫陌,他的部队骑兵不足二千人、步兵不满三万人,双方兵力相差十分悬殊。高欢命令他的部队于韩陵山布列成环形阵地,又把牛驴连缀一起堵塞了自己的退路。于是,部队将士都下定了拚死一战的决心。高欢挑选精锐步骑兵从阵地中突然冲出,四面袭击围攻的敌人,结果大败尔朱兆等联合部队。

降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①,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②"

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绣〕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子昂、〔弟子安民〕,操中流矢,师还舞阴③。绣将骑来〔抄〕,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操谓诸将曰:"吾降绣,失在不便取〔其〕质,以致如此。〔吾知所以败〕。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类④。"

【注释】

①偏裨:指偏将、裨将,皆为副将。

②受降如受敌:语出《旧唐书·裴行俭传》。

③舞阴:县名,故址在今河南泌阳北。

④本篇史例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译文】

凡是与敌作战,如果敌人前来投降,一定要查明对方是真降还是假降。一定要让侦察人员深入敌后方探明敌情,日以继夜地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麻痹;要严令副将整饬队伍,严阵以待。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要遭到失败。就如兵法所说:"接收前来投降的敌人,要像面临敌人前来进攻一样作好充分的准备。"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率军进攻据守宛城的张绣,并且接受了他的投降。可张绣投降后又反悔而再次举兵反叛。他率军突然袭击毫无设防的曹军,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及其弟子曹安民等,曹操本人也为乱箭射伤,被迫率师退到舞阴。张绣率领骑兵前往袭击,曹操挥军迎战并大败之。张绣兵败逃往穰城,与刘表所部合为一处。战后曹操对将领们说:"我收降张绣这件事,失误在于当时没有把他的家人押为人质,所以才造成这样的被动局面。我现在知道我所以失败的原因。请诸位看吧,从今往后再也不会遭到这种失败了。"

天战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在天时①,非孤虚向背②也。乃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冰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③东齐④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⑤、和士开⑥、高阿那肱⑦、穆提婆⑧、韩长鸾⑨等宰制天下,陈德信、邓长颙、何洪珍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使旱蝗、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伏弱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⑩

【注释】

①天时:本篇指敌国因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为我所乘的时机。

②孤虚向背:语见唐李筌《太白阴经·人谋上·天无阴阳篇》。孤虚,古代一种占卜推算日时的方法,即以天干为日,地支为辰,日辰不全为孤虚,又称"空亡"。如占卜时得孤虚日,则认为不吉利,主事将不成。

③顺天时而制征讨:语出《贞观政要·畋猎第三十八》原文为:"顺天道以杀伐"。

④东齐: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周之东,故又称"东齐"。

⑤陆令萱:北齐天统年间(公元565~575年)左丞相穆提婆之母。因她是齐后主高纬的乳母为胡太后宠爱,封为郡君,号称"太姬"。

⑥和士开:齐后主时官至尚书令,封淮阳王。

⑦高阿那肱:齐后主时官至右丞相,封淮阴王。

⑧穆提婆:陆令萱之子,本姓骆,因母为齐后主乳母而得宠于皇后穆昭仪,奏引入侍,并赐穆姓,拜官左丞相。

⑨韩长鸾:齐后主时官至领军大将军,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均为后主宠幸,时号称"三贵"。

⑩本篇史例出自《北史·齐本纪下》。

【译文】

大凡要出动军队,讨伐不仁之君,拯救受难百姓,必须选在天时条件对我有利的时机,而不是依靠占卜来决定出兵日时的吉凶。这里所说的天时有利,是指敌国君主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困;贤臣遭贬,无辜被害;干旱蝗灾,冰雹水涝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如果敌国有这些情况发生,我便乘机出兵进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就如兵法所说:"顺应天时而出兵攻战就能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