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28714300000034

第34章 “天再旦”奇观

晋朝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一座战国时代的古墓中出土了一大堆竹简。人们一看,啊,原来是一部写在竹简上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一共有12篇,记载了从夏朝开始,包括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历朝的重大事件。这可太令人兴奋了,因为早期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夏、商、西周那段时期,很少有确凿的文字资料,这下可给研究历史提供了最好的原始资料。

可是,人们也发现,这部后来被称为《竹书纪年》的古书中,也有着一些看上去荒诞难解的话。如描写西周开国那一段历史时,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这段文字不难理解,就是说:周懿王元年,在郑地(今陕西凤翔)曾经有过一天之中天亮过两次的事。可这样的话人们就不懂了:天亮以后要到晚上天才黑,天再次发亮应是第二天早上的事,一天之中怎么可能亮两次呢?

这疑问,一问就是1700年。一直到现代,才有天文学家对此作出了一种解释:“也许,这是一次黎明时的日食造成的奇特天象。”这么一说,人们恍然大悟:“是啊,太阳刚出来就遇上了日食,太阳不见了,等日食过去后才又出现,这不就是天亮两次吗!”话虽是这么说,可人们毕竟没见过这样的天象奇观,对这解释是否符合实际心中没有底。“唉,要是能亲眼看一看就好了。”人们不无遗憾地想。

机会来了。

天文学家预报:1997年3月9日早晨将发生一次日全食。这次日全食发生于俄罗斯斯比克以北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然后扫过蒙古和我国的漠河,最后结束于北冰洋。而且,天文学家还颇为兴奋地告诉大家:在这次日全食的同时,24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彗星也将出现在空中。届时,日全食和彗星这两种天文奇观同时出现在空中,其场景将是非常壮观的。

听了天文学家的预报,历史学家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这不就是观察‘天再旦’是否确实的大好机会吗?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可是要好几百年才有一次的啊!”于是,3月初,当大批天文学家纷纷赶往观察日全食角度最佳的黑龙江漠河时,有好几位历史学家却悄悄来到了新疆塔城,虽然这里观测日全食的角度太偏,但这里发生日全食的时间正好在黎明前后,有可能见到“天再旦”奇观。

他们果然不虚此行。

3月9日凌晨,学者们登上塔城最高建筑银翔大厦楼顶。7点钟,这里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星斗满天。这时,大家还都看见了,海尔—波普彗星正显现在空中,星头聚凑如雪团,彗尾上部清晰呈梭状,下部飘渺似雾烟。在星空中,彗星似一位身披薄纱的仙女,在群星中梭行。

“啊,天亮了!”8点10分,天渐渐发亮了,满天的星星被淹没在曙光之中,彗星“仙女”也不见了,仿佛一头扎进鲜亮的朝霞中去了。

好景不长。8点30分,东方景象大变,已亮的天色又暗淡了下去,朝霞变得像晚霞一般,光彩渐渐地消退下去。云裙由原先的橘黄色变向血红色,云顶的血红色则转为铁红色、铁黑色。这霎时的逆变,使大家产生了一种怪异惊恐的感觉。与此同时,大家心中又隐隐地有点激动:这不就是天开始黑了吗!

天真的黑了。8点38分,天色已相当昏暗,已经消失的彗星猛然又出现在空中,与它同时显现的,还有几颗较大的星星。不过,此时的彗星没有了方才的温柔,就像一把雪亮的匕首斜刺于半空。8点40分,彗星达到了极亮点。这景象既壮观又诡异,观者无不骇然惊诧。

不过,这“黑夜”并未维持多久。8点45分起,曙光再次从东边现出,天空又逐渐变亮,美丽的朝霞又挂在了天边。“看,日出!”8点50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太阳在地平线上探了一下头,随即缓缓升起。与往常日出不一样的是,今天升起的不是往日那个圆圆的太阳,而是明晃晃的一弯形状极像月牙的“日牙”,而且,这“日牙”正在逐渐“长胖”。从这弯罕见的“日牙”身上,人们不难知道刚才地平线以下发生的变化——太阳升起前发生了日全食,所以天亮了一下又暗了下去。

太阳渐渐复圆,9点5分,太阳中蚀的部分和发亮部分约各占一半。9点35分,太阳复圆。

中午,当初春和煦的阳光洒遍塔城时,学者们已经统一了认识:这次观测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说明了历史的记载一点也不荒诞,周懿王元年的那次“天再旦”指的就是天亮了再暗下来又再亮,东方的朝霞变晚霞重变朝霞的现象。当时可能是一次日全食或食分很大的日环食出现。学者们还大呼“过瘾”、“幸运”,因为日食和彗星同时出现,人类有史以来只有过4次,这次观测时彗星和云霞的变幻隐现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所以“天再旦”天象特别明晰。

一个疑问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学者的面前:要不要改动中国的编年史?因为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公元前899年的日食可以在凤翔造成“天再旦”效应,看来,那一年就是周懿王元年。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是公元前841年,这样一来,可望使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前移58年。

一次天象观测,可以导致历史的改写,这大概是天文学家所想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