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28708600000014

第14章 学习的习惯(2)

一个盲人模完,说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说象跟棍子一样。第三个觉得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则说象跟粗绳子一样。

赶象人说:“你们只有摸遍象的全身,才知道象是什么样子。”

心得·启迪从小我们就要学习培养一种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因为只有全面看问题,才不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在宋国有一个农民,在乡下种了几亩田地,他的性格很急躁,自从春耕播种以后,就天天到地里去看秧苗。有一天他去地里锄草,看到自己家的秧苗比别人的稍微矮一些。他心想:这秧苗长得太慢了,我得想办法帮它长得快一些。

但是怎样才能使秧苗长高呢?当时科学不发达,不用说没有化学肥料,就连施用农家肥料的方法也没有传到宋国的穷乡僻壤。为了这件事,他愁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终于,他想出了办法:把秧苗往上拔一拔,让它快点长高!说干就干,他下田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完一垄又一垄,累的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回到家里,疲劳不堪,躺在炕上长嘘了一口气,兴奋地对刚回家的儿子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秧苗长高了好几寸。”说完,脸上还带着非常自豪的表情。

他的儿子听到父亲这么一说,心里有点犯迷糊:怎么会让秧苗无缘无故长高呢?真是奇怪,不行,我得去看一下。

等父亲睡着了,他拔腿就往田里跑,等跑到田边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心得·启迪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坚持,不骄不躁,急于求成的心态只会像拔苗助长的农民那样弄巧成拙,得到相反的效果。

善于观察从前,有个画家画画得很好,特别是画牛最拿手。但是,他早年学画牛的时候曾经闹出了笑话。

一次,他拿着一幅自己画的《斗牛图》,觉得自己画得特别好,就拿给一个牧童看。心里想:牧童一定会说我画得像。谁知牧童一看,不禁笑起来。画家问他为什么笑,牧童说:“牛斗架时,浑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牛的尾巴是夹在屁股沟里的,怎么会左右摇摆呢?”画家的脸刷地就红了,心里感到很惭愧。为此他拿了一把青草故意引起两头牛争斗,结果果然如牧童所言。画家明白了,不是自己画工不好,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为了能充分表现牛斗架时的野性,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画家特意对牛进行了反复细致的观察。他每天都在牛圈里徘徊,观察牛的各种情态习性,牛的一举一动都刻在了他的心里,甚至他的梦里都是牛。在对牛熟悉之后,他又做了一幅《斗牛图》,又拿给那个牧童看。牧童把画拿在手里,久久地凝视着。画家心里很担心,牧童会不会又说自己画得不好呢?过了好大一会儿,牧童突然说:“这牛是我的吧?”听了这句话,画家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因为他知道这幅画成功了。

心得·启迪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的平台,不论是画画,还是写文章,都要在生活中提取素材。要想真实、客观地将生活的本质反映在书面上,都离不开认真的观察。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在存钱,因为他们准备送儿子上大学。

马汶读高中二年级时,一天,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插嘴道。

“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儿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上大学。”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心理学家说,“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替人整建园圃,修剪花草。因为勤勉,倒也忙碌。不久,雇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儿有限的空隙因地制宜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设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说目。

也许这就是机遇或机缘: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便上前向参议员鲁莽地问道:“先生,您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市政厅缺这笔钱。”参议员说。

“我不要钱,”马汶说,“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参议员大为惊异,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马汶迈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一些树苗,一些相熟的雇主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剪需要的玫瑰插枝,有的则提供篱笆用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幽静曲折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在唱歌——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生的风景园艺家。

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琼尼·马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园艺家。

不错,马汶至今没有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来说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美]F·奥斯勒)心得·启迪成功没有固定的公式,每个成功的人所选择的方向、所坚持的道路、所处的位置都各不相同,要学会扬长避短。

在书橱前读书的少年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父母双双早逝,自幼就过着贫病交加、无依无靠的生活,尝尽了人生艰辛。为了养活自己,他不得不到一家印刷厂做童工。虽然环境很苦,但喜爱看书读报的他还是非常珍视这份工作。

每天他在书店的橱窗前看到一本书,便伫立在书橱前,痴痴地盯着那些书,手不停地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买晚饭的钱。为了能够买下自己喜爱的书,他不得不挨饿,从饭钱中挤出买书的钱。

这天,他在路过书店时,发现书店的书橱里有一本打开的新书,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直到把打开的两页读完才恋恋不舍地走开。第二天,他又来到了书橱前,令他惊讶的是,那本书又往后翻开了两页!他又一口气读完了。他是多么想把它买下来啊,可是书价太高了,他必须不吃不喝一个月才能攒够买书的钱。第三天,奇迹又出现了,书又往后翻开了两页。此后,每天书都会往后翻开两页,他就每天都来读,直到把全书读完。这天,书店里一位慈祥的老人抚摸着他的头发说道:“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随时来这个书店,任意翻阅所有的书籍,不需要付1分钱。”

日月如梭,这个少年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就是英国一家晚报的主编,本杰明·法利吉尤。

心得·启迪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对待知识,对待学习,要有一颗执著追求的心。

敬重真理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中国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中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中国这80%的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这两次试验的时候,引用了下面的几句话:

第一句话是笛卡儿说的:怀疑就是方法。

第二句话是法拉第说的: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

第三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