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贝莎与诺贝尔在一起时,总是诺贝尔的话多一些,贝莎也很喜欢听他纵谈对人生、文学、艺术和战争的观点。
一天,诺贝尔去旅馆接她,等了很长时间才见她下楼,而且可以看出她刚才哭泣过。他想找点话来安慰她,便谈起了自己的童年,在那个艰辛的年代自己每天都得为生存而斗争。为了让贝莎忘却她的悲伤,他送给她一首诗——实际上是诉说自己青少年时不幸遭遇的许多诗篇的集锦。他告诉她,自己并没有写诗的天赋,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消遣方式,当感到寂寞时忍不住写几句,抒发自己的情感。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动笔了。
诺贝尔以为贝莎也会对他推心置腹,一诉衷肠,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贝莎仍然保持沉默。在同情心的驱使下,诺贝尔竟一反常态,有一天他毫不掩饰地问贝莎:“你没有结婚吗?”贝莎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
诺贝尔接着又往下追问,贝莎只得将自己的身世和恋爱故事和盘托出。
贝莎的父亲弗朗西斯·约瑟夫·金斯基伯爵是一名中将军官,在她出生之前就离开了人世。她是在父亲的一个朋友的法定监护之下长大成人的。这个人是个守旧的奥地利贵族:国王陛下是他的上帝,宫廷礼仪就是他的宗教,他梦寐以求的是奥地利军队的荣誉,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是一名称职而尽责的军官。贝莎的母亲无拘无束,曾一心想当个歌手,只是由于父母的反对才未能如愿。后来又变得酷爱赌博,于是她母亲家里的赌盘整天转动。贝莎虽对此极为反感,但却无可奈何。
贵族之家的生活没有一大笔财产就难以维持。贝莎的监护人看中了一位维也纳巨富的豪华别墅和宅邸,就把这位已经五十二岁的银行家带到金斯基家向年仅十八岁的贝莎求婚。贝莎怎么肯答应呢?她不相信婚后生活会无限美满,但在一次舞会上,她受到那些出身望族、正当结婚年龄的纨袴子弟白眼,一气之下,便答应母亲同意嫁给那个老头子。
两人既已是未婚夫妻,按当时的习俗就可以单独到小客厅里幽会。这位老头突然一把抱住贝莎,对着嘴唇猛亲,贝莎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我死也不愿嫁给他!”这桩婚事最后作罢。贝莎浪迹于威尼斯、维也纳、米兰和巴黎。她在音乐会、舞会、歌剧院的歌舞弹唱引得求婚者纷至沓来。在这期间,贝莎结识了统治高加索一个小小山区的叶卡捷林娜·达迪安妮公爵夫人。从她们第一次见面,公爵夫人就被二十一岁的贝莎的青春活力与快乐情绪所吸引。她乐意把她的侄儿格鲁吉亚亲王赫尔克利斯介绍给贝莎。亲王温文尔雅、性情忧郁,他对贝莎的爱慕之心与日俱增,并向贝莎表白了自己的爱情。贝莎对每一个真心爱她的人都抱有好感,尽管从好感到相爱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她相信,这个距离并不遥远。
公爵夫人热诚地为贝莎祝福:“要设法拢住他的心,我盼望你们平平安安尽早把婚事办了。”因为那时亲王已经四十岁了。然而不幸的是,一次亲王对贝莎说有要事到巴黎去一趟,竟一去不返。他没有回高加索,而是回格鲁吉亚去了,甚至连一封道歉信也没有。
在贝莎二十五岁时,有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开始倾心于她,常以鲜花相赠。一天,青年的父亲,一个谣传有万贯家产的澳大利亚富翁,亲自为儿子前来巴黎求婚。他确认自己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富翁,说他儿子已深深爱上贝莎,他自己也非常赞成这桩婚事,又说他惟一担心的就是怕身后这孩子没有一个钟情的妻子照顾。这位澳大利亚富翁对贝莎大献殷勤,还给她买了最精美的首饰,最后确定了订婚日期。但当订婚仪式举行时,富翁和他的儿子迟迟未来赴宴,正当客人们不知所措时,一个男人递上一封伦敦来电,澳大利亚最大的富翁致歉说,他的儿子只有十六岁,还不到结婚年龄。不过,还有一点他没有坦白,他的所谓万贯家产也完全是虚构的。贝莎很快从痛苦中摆脱,自信天生丽质,不会让她长久地处于难堪的境地。在一次音乐会上,贝莎与和她隶属同一阶层的奥地利贵族阿道夫亲王邂逅。这位英俊的亲王是个出色的男高音,他俩的二重唱配合得极其默契。阿道夫亲王对贝莎一见钟情,并马上向她求婚。贝莎在得到母亲的赞许后便同意与他订婚。阿道夫一心想当个在当时还是地位低下的职业歌唱家,他的父母虽然不满,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但以他不得在欧洲登台演唱为条件,以免有辱于家庭声望。阿道夫与贝莎商量后,决定飘洋过海到美洲谋生,一经聘用,有地方安家,就让贝莎前往。他俩在码头分别后,贝莎急切地等到的不是阿道夫平安抵达新大陆的消息,而是与阿道夫同船的一个朋友向阿道夫家报告的一个噩耗——年轻的亲王在船上染病故去。
贝莎拖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她的母亲把自己的积蓄和归女儿继承的财产输得精光。全家被迫搬到一个省城小镇上居住。贝莎写信给高加索的达迪安妮公爵夫人,探问是否可以一个人去看望她。公爵夫人非常关切地回了信,并提出邀请,但要她推迟行期,等她的别墅完工并布置齐全之后再去。贝莎不愿闲住在偏僻小镇上无所事事,她打算找一份工作以打发无聊的日子。苏特纳男爵聘请贝莎担任家庭教师,教他的四个女儿德语和音乐,她答应接任此职,同意干到达迪安妮公爵夫人的家里整理就绪为止。
苏特纳男爵有四个女儿,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十六岁。对孩子们的管教不需要她花费太多的精力。孩子们很快就同她亲热起来,她们一向被家长管得很严,现在从这位家庭女教师身上得到新的关爱,因此也十分爱戴她。
男爵的次子阿瑟比贝莎小七岁,英俊可爱,多才多艺。
那时全家人,包括贝莎在内都一起用餐。每当阿瑟走进餐厅时,贝莎就会感到餐厅似乎一下子变得格外明亮,而她的全身感到格外温暖。
在苏特纳男爵举家到乡间别墅消夏期间,贝莎与阿瑟相爱了,虽然他俩都知道,他们的结合是不可能实现的。贝莎要比阿瑟大七岁,而且她家里穷得一文不名,富有的苏特纳夫妇绝对不会同意这桩婚事。他们不愿去考虑明天,至于未来更是不去管它。然而,这种事情是不会隐瞒很久的。贝莎下决心向母亲吐露真情,这令母亲大为吃惊。母亲告诉贝莎要么与阿瑟结婚,要么立即离开苏特纳家。而当苏特纳男爵夫人知道这件事后对贝莎十分冷淡,于是贝莎决定离开苏特纳男爵家。正在这时她看到诺贝尔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就应聘来到了巴黎。
此外,贝莎还告诉诺贝尔,到巴黎后维也纳每天都有来信。阿瑟妹妹在信中说,阿瑟心情抑郁,和她们以前的哥哥简直判若两人。
在听完贝莎的往事后,诺贝尔好长时间没有开口。
终于诺贝尔向比自己小十岁的贝莎吐露了自己有意娶她为妻的念头。从接触贝莎的第一天起,她就让他遗忘多年的爱情死灰复燃了。
第二天,诺贝尔要去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家新的达纳炸药厂的开工典礼。他起初有点迟疑不决,不想在贝莎做出决定之前撇开她不管。可是,他又觉得自己无权影响她的抉择。在诺贝尔抵达斯德哥尔摩的当天,贝莎就收到他的电报:“平安抵达,将于下周回巴黎。”就在那天她还收到另外一封来自维也纳的电报:“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贝莎立即做出决定,趁着诺贝尔不在的时候,回到阿瑟身边。她变卖了身边仅有的一枚监护人送给她的镶钻石的十字架,付清了旅馆费,买了车票,踏上东方号特快车返回维也纳。上车后贝莎给诺贝尔发出一封快信,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诺贝尔为贝莎感到惋惜,自己也十分懊悔。贝莎本可以成为他理想的管家兼秘书,甚至在个人的婚事方面也会使他如愿以偿,他将会得到一个漂亮的、有教养的伴侣。然而,贝莎最终还是和比她小七岁的阿瑟结婚了,这不能不使诺贝尔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