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转型谋变
28704000000004

第4章 宁波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

(二)相关产业政策

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自由市场原则是英、美、日、韩等国对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政策原则。创意产业涵盖众多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机构。从多国对创意产业的产业政策取向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市场原则是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政策原则,对公益性的组织机构则给予适当的免税、基金支持等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北美产业分类编码”系统中,第71类为“艺术、娱乐与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具有公益性事业型和经营性企业型两重属性。按美国的习惯,将产业区分为“纳税型”和“免税型”两大类。两类产业都可以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经营活动,也都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收益。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纳税型产业单位在缴纳了税负之后,可以对利润进行分配;而免税型产业单位享受减免税负的待遇但不能享受利润分配。在创意产业中,每个不同的行业的公益性含量是不同的,所以,行业与行业之间免税单位和纳税单位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尽管部分行业事业有很强的公益性,但仍有大量纳税的单位,这部分单位或者是申报非营利地位未获通过,或者是申报营利性企业不打算免税,而希望从产业发展中获取利润。而在第51类中的出版、广播、电影、音像等产业,基本没有纳税与免税之分,产业性质在美国被认为是与其他产业并无不同的纳税型产业。

在1997年以前,英国创意产业发展基本上依靠公共资金投入来维持,政府拨款负担越来越重。1997年,英国明确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后,文化事业单位从单纯依赖政府拨款补贴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其自身的产业化经营。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英国政府并未采取简单加大政府公共资金投入的手段,而是重点抓政府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大力宣传创意产业为社会所创造的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使创意产业在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寻求新发展。

(三)知识产权政策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保障。对创意产业来讲,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把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建构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并依据此法创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这一立法,保证了美国每年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产业。近几年来,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日本也制订了多部新的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1997年,韩国制定了《创新企业培育特别法》,针对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进行激励;1999年,韩国国会通过的《文化产业促进法》,界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确定了文化产业的延伸产业;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制订了韩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三步规划与基本战略和产业框架;2002年,出台了《21世纪文化产业前景》、《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同时,韩国还制定了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令,如制定电子游戏产业的相关政策法令,修改与之相关的声音、录像、电子游戏产品的法令等。

(四)出口导向政策

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资源强力支撑创意产业的出口导向政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更能传播本国文化和历史,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本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因此,各国和地区近年来都不遗余力地扶持和鼓励本地创意产品的出口,创意产业产品实际上已经取代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如汽车、钢铁等),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

英国政府的政策则特别注意强化对创意产业出口的援助,为此特别成立了创意产业输出推广顾问团。1998年,创意产业输出推广顾问团开始调查研究政府对创意产业产品出口的效益情况,对包括内容产业、古迹与观光、设计、表演艺术等范围提供咨询建议,并对不同部门间协调整合与创意产业出口方针等提供政策意见。

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了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并拨专款支持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开展文化贸易与维权活动。2002年,韩国政府拿出了17.1亿韩元支持企业参加在中、日、美、法、德、芬兰等国举办的12项有关音乐、动画、漫画、游戏、数字文化产品的展销活动,并在西班牙等6国举办了7次文化产业投资洽谈会进行招商引资。

(五)金融扶持政策

设立多种产业发展基金,为创意产业提供适当的资金、税收、融资等扶持政策。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各国对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个普遍形式就是建立各种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英国在1946年成立了艺术委员会,实行非政府运作,但代表政府辅佐艺术发展。它的经费来源于传媒和体育部,是英国最大的艺术拨款机构。该机构2003—2006年的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机构。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使一批重大创意产业项目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03年,伦敦文化机构收到了大约11.3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46.1%、地方政府31.1%、彩票15.2%、赞助商5.3%、信托资金1.5%、欧盟0.2%、其他0.6%,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资组合格局。

美国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将基金总额的35% 以上用于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并将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项目提供直接资助,也用于优胜艺术成就的奖励。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韩国还设立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创意产业发展。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则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建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并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项目、人才等实行免税、减税、贷款担保和贴息等多种政策来积极鼓励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目标和思路

创意产业门类众多,其内涵与外延甚至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在当前全国甚至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热潮中,各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不应当齐头并进平行发展,要竭力避免传统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雷同、地区之间盲目跟风的不利局面。各地区应当基于本地的资源禀赋状况,把创意产业发展纳入到整体经济架构中进行定位,形成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补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宁波市是制造业发达地区,但又是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典型代表,如何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由“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是宁波经济发展中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个核心课题。我们的分析及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均表明,生产性创意产业是提升宁波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发展创意产业方面,宁波应当基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视角,着重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密切相关的生产性创意产业。

(一)总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战略,贯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要素、突出重点、搭建平台、集群发展等基本原则,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动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充分发挥生产性创意产业高增值、高技术含量、原创性等特点,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推动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良性互动局面,实现宁波制造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

2 .战略定位

以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为重点领域,扶持发展一批综合优势明显、有一定辐射能力的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适合宁波制造业特点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企业,集聚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创意人才,形成宁波制造业高端品牌形象并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品牌影响。

3 .基本方针

(1)突出政府引导,确立企业主体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发展机制,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的导向作用,支持专业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完善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浙江省生产性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集聚创意人才,搭建创业平台

突出人力资本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地位,建立长效的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创意人才在宁波市的集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运用,营造良好的创业平台,鼓励各类创意人才充分发挥创意、技巧及才华。

(3)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结构升级

充分发挥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支撑传统制造产业优化升级的生产性创意行业。

(4)推进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特色

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浙江实际,积极探索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及园区的建设路径。以生产性创意产业集聚区及园区为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进一步明确区块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专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突出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

(5)强化龙头示范,优化组织体系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鼓励非公资本进入,引导众多中小型生产性创意企业开展并购重组、风险投资、股权上市等资本运作,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创新企业,形成大小兼容、以大带小的生产性创意企业群体竞争优势。

4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宁波特色、有力支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从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形成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水平突出、重点明确、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规模初具、优势突出的重点生产性创意行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创意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意大师和专业人才,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配套条件完善的创意孵化器,发展一批常设性的国内、国际层级的创意展会及论坛。

(二)发展思路

宁波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思路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围绕一条主线,构筑一大平台,突出三大产业。

所谓一条主线,即着力强化宁波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以制造业品牌化建设产生的旺盛需求拉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所谓一大平台,即构筑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信息流动的无障碍平台,架起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的互动、互通;所谓三大产业,即发展与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为紧密相关的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及品牌营销产业,产业选择着眼于推动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在这一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中,考虑了三大要素:需求要素、供给要素与信息要素,其中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是需求要素,大力发展三大创意产业是供给要素,而构筑信息平台则是信息要素。只有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1 .一条主线: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

(1)制造业品牌化发展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是良性互动关系,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同时,强化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可以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条件。因此,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是良性互动关系,应该协同推进而不能有所偏废。

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一个英明之举,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在品牌大省建设中,要处理好制造品牌与服务品牌之间的关系。就品牌发展次序而言,制造业品牌建设应该先行,制造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对相关服务的大量需求,从而相应拉动相关服务品牌的成长和崛起。相反,如果在制造业品牌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勉强发展服务业品牌,就会因为缺乏市场需求而事倍功半。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制约:供给制约和需求制约。在供给方面,人才、资金、政策等固然会影响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但另一方面,需求不足也是制约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宁波制造企业的品牌意识不足和品牌经营能力低下,这是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

首先,很多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自甘替跨国公司打工,满足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获取极端微薄的利润。宁波制造业是高度外向型的,绝大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时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销售。在这样一种模式中,产品的技术参数、设计均由跨国公司指定,宁波企业除了生产之外,基本没有产品设计、品牌营销方面的需求。这些企业虽然利润率很低,但由于企业销量较大,仍然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很多企业满足于这样一种状态,不思进取,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根本不重视品牌建设。显然,当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任务仅仅是生产而不是进行品牌建设时,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其次,很多制造企业的品牌经营能力低下,缺乏把品牌做大做强的意识和有效途径。宁波制造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时,一部分企业会发展自己的品牌,但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品牌的规模及影响力小。宁波11个最具价值的品牌总价值只有400多亿元,还比不上一个“海尔”。二是品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制造产品虽然有品牌,但是品牌个性不明显,不论技术含量、工业设计还是产品质量,均与同类产品相差无几。这就使得很多企业的品牌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品牌除了充当产品质量的保证之外,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更难以体现品牌个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消费需求。这也是宁波制造业品牌难以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品牌发展的这样一种低级状态也严重抑制了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市场需求。

因此,宁波制造业发展中要突出强化品牌化发展意识这一主线,大力培育国内顶级品牌并逐渐形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这不仅是实现宁波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而且是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的必由之路。

(2)多种途径增强宁波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意识

以上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成为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宁波应该加大推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制造业品牌化发展。第一,制订规划,强化考核,激发地方政府培育制造业品牌的积极性。第二,加强培训,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强化品牌认知。第三,转变导向,改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使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品牌建设由国内到国际,由易到难。第四,政策支持,对品牌企业实行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第五,营造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第六,突出重点,着力建设强势品牌。

2 .建设一个平台:制造业与创意产业互动平台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十分重要,信息流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制造企业需要怎样的创意服务,创意企业可以提供怎样的创意服务,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越通畅、越有效,就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宜在产业集群、市、区、县等多个层面建立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沟通互动平台。产业集群内部的互动平台使得本产业集群内的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资源在产业集群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市级范围内的互动平台则使得制造企业与创意企业在地市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在地市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考虑到网络是信息共享的有效渠道,这一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网站的方式来实现。

3 .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品牌营销产业

在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对生产性创意产业需求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宁波市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品牌化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产业,即工业设计产业、服装设计产业、品牌营销产业。这里,品牌营销包括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细分行业,是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的营销策划产业。我们特别突出服装设计产业的原因是宁波市是服装制造大市,服装设计对于提升浙江服装制造业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其他相关生产性创意产业。虽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从推进产业升级的角度看,这三大产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这三大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五、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对策

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城市、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宁波市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形成助推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合力

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在思想观念、推进机制等方面尽快适应创意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一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把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相关力量,落实责任分工,形成有利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可借鉴相关地区的做法,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以发改委、经委牵头,科技、外经贸、财税等多个部门参与的生产性创意产业领导协调小组,共同推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同时,要将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纳入经济考核范围,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促使有关部门强化意识,提高抓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规划协调力度。生产性创意产业具有包容性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具体工作当中,领导协调小组要组织有关力量,对生产性创意类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清资源底数、行业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将这一发展规划融入宁波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取得市有关部门和政策的支持。同时,要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生产性创意企业的引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氛围

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应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创意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导水平。应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特别对生产性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等进行多方研究。同时,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应加强对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宣传力度,使全市上下普遍提高对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认识,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对于需要重点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在教育、宣传等不同层面形成重视创意产业、大力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导向和社会风气。要借鉴美国、韩国发展工业设计的经验,以“设计宁波”、“品牌宁波”等为主题,通过举办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会议、论坛,把设计、品牌、精细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等措施,让相关的发展理念“润物细无声”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因此,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就应该把创意产业上升到文化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这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三)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增加创意人才供给。

要通过发展休闲文化、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打造“宜居宁波”,大力吸引创意人才。首先,要大力发展休闲文化。休闲文化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地区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即使收入很高,也难以吸引人们长期居住,创意人才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

同处浙江省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浙江省除了杭州等个别城市之外,休闲文化发展严重滞后,市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难以找到价格适宜、形式健康、放松身心的休闲、交流的场所,市民特别是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创意人才的人际交往需求,难以充分满足。杭州近几年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当然是多方面的因素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意无意间也接受了天堂文化的洗礼。而宁波历史上深受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影响,商业气息浓厚,但物质利益、商业利益的追求在生活中的权重过高,这种文化氛围对于吸引创意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创意人才。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育三大生产性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为三大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首先,利用宁波市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契机,在在甬高校中强化与三大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扩大招生数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其次,招生及教育模式可以进行一定改革,可以突破局限于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藩篱,考虑从现有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招收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教育模式上,则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灵活的教育方式,强调“干中学”、“学中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在学历教育中也可以采取灵活学制,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到企业工作实践,再返回学校学习,如此反复,使学习与实践真正实现贯通。学生修足了学分,完成了相应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即可以毕业。另外,可以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的形式,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具有特定规格的人才。再次,要改良现有的教师队伍。现有的很多大学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相关专业工作经验。这使得其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化太强,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甚至可能与企业实践根本背离。因此,要鼓励大学教师走出校门,与实践结合,与企业结合,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实践中的鲜活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兼职教师,聘请那些在实践中有突出成绩的、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强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均很突出的优秀人才,为三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

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高校教师是一群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能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教师因为学校环境限制,缺乏与实践接轨的平台,既限制了其能力的发挥,也抑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把其智力资源嫁接到实践中,可能会产生非常优秀的创意成果,对实践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高校教师这一重要创意资源,为企业与高校教师搭建沟通平台,让高校教师的智力资源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要制定鼓励教师服务社会的政策,充分调动高校教师与实践接轨的积极性。可以考虑以各高教园区为单位,成立一家创意中心,实时发布企业的创意需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高校教师参与到创意实践中。

(四)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

生产性创意产业在发育初期对税收的贡献率并不突出,需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因此,需要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长期培育、远期见效的观念,为其发展壮大提供良好支持。一要给以政策支持。应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对宁波市生产性创意类企业特别是重点创意类企业的内部认定工作,为重点扶持提供依据、打下基础。出台相关政策,对于重点生产性创意类企业应优先照顾,重点扶持。二要给以财力支持。结合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和使用,给以重点倾斜。同时,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设立生产性创意产业扶持基金,用于扶持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重点生产性创意产业项目。三要给以服务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环境。宁波市应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以国际接轨的服务和适宜创业的环境,形成一个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投资。借鉴上海、温州等地的做法,树立凡是政策不限制的就是允许的政策观,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进入生产性创意产业。同时,应建立和完善自律性的行业协会等机构,促进生产性创意企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良性发展。

具体应完善的政策如下:成立宁波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其牵头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土地税费优惠、投融资便利、出口支持、中小企业扶持、鼓励创业等各项政策,形成全面系统的产业政策体系。对需要重点扶持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品牌营销产业,参照执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降低注册资本门槛,简化工商登记审批程序,在重大项目立项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三大创意产业领域。由市相关部门牵头管理,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公益资金加入,设立宁波市三大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重点项目和公益性质的创意项目进行扶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在土地性质等方面预留一定的具备三大创意产业发展条件的土地空间,支持以土地和厂房、仓库等建筑的整体租用开发进行三大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相关创意企业实行税收返还等税费优惠政策,对各领域成绩突出的创意企业进行奖励,并视具体情况对相关创意企业实行一定的房租补贴,对相关创意人才创业进行适当的资助。比如,如果某家品牌营销公司能够有效地帮助制造企业获得省级、国家级驰名品牌,或者使得宁波的某个制造业品牌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影响力有显著增强,在帮助企业品牌发展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政府就应该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并对其采取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加强金融机构对三大创意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资本市场融资,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担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对三大创意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给予出口退税、协助宣传等支持政策。

(五)依托制造业产业集群,扶持优势生产性创意企业发展

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协同定位的特征,即二者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性。服务供应商会从接近制造商客户群的较短距离(即可达性程度高)中受益,制造企业也会从短距离的服务供应商那里受益,二者可以达到一种互相促进的“双赢”状态。所以,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保持地理区位上的一致性,有利于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的升级。

宁波市是一个产业集群大市,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宁波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在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宜在已有制造业产业集群内部或者附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原则尽快建立各种为其服务的公共平台,以降低制造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乃至进一步扩大其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外包化,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创意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选择适当的区域,建立专门为制造业集群服务或吸引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城市商务服务区,以形成都市经济圈和强化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要贯彻生产性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的生产力配置原则,避免出现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单一发展的孤立格局,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创意产业不同的功能区域,实现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因此,考虑到发展创意产业的目的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考虑依托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优势创意企业,以优势创意企业带动其他创意企业发展。比如可以依托宁波的男装产业集群扶持男装设计优势企业,依托宁波的文具产业集群扶持文具设计优势企业,等等。发展优势创意企业的好处如下:一是通过重点扶持优势创意企业,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创意能力,从而能够及早为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优势创意企业为制造企业带来的显著利益可以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促使更多的企业重视品牌化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的创意企业发展。在优势创意企业发展上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整合现有创意企业资源,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实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二是引进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意企业分支机构。

(六)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

为推动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发展,宁波市应着力构筑促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三大服务平台。一是生产性创意产业信息引导平台。整合市内专业媒体和网络资源,通过开设专栏等方式发布国内外和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关信息,宣传宁波市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让社会和企业能够广泛了解宁波市发展生产性创意产业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发挥对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的信息引导作用。二是生产性创意产业技术产品交易平台。学习上海卢湾区在新世界大厦构筑创意产业展示交易平台的经验,建立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门户网站和技术产品交易系统,为生产性创意企业展示设计、交易产品提供支撑平台。三是生产性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借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经验,建议选择一家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生产性创意企业,并吸引国内外专业公司组建宁波市生产性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小生产性创意企业投融资和咨询、评估、策划及运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建保护创意积极性的软环境

很多研究均表明,一个创意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曲折困难的,但是,创意一旦显性化之后,就成为非常容易理解甚至模仿的东西,这是创意与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如果创意产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在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其知识产权价值,那么,创意人员的劳动就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创意人员的创意积极性就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创意产品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意与技术有不同之处,相比之下,技术显性化更容易认定,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更容易操作。而创意产品如何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八)重视行业协会建设,引导生产性创意企业协同发展

从生产性创意产业较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来看,它们无一例外都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方式来加强和完善生产性创意产业市场的管理。这些协会一般都与教育机构有较强的联系,通过与专业理论较强的专家学者的合作,广泛开展相关研究。这不仅提高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同时为政府制订宏观规划、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这些协会还通过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专业培训,为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促进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促进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考虑依托需要重点发展的生产性创意产业,分别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并强化其职能,制定明确的协会章程,促进协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对行业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心得体会进行定期交流,促进知识技能外溢和学习提高过程,从而为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平台。同时,依托协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全国性或者世界性行业论坛,既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可以扩大影响,提高影响力,尽快实现宁波生产性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把服务范围逐步向长三角甚至全国延伸、拓展,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主笔人:鞠芳辉主笔人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