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事物的五行分类:这是一种“取类比象”的方法,逻辑学上叫“类比”。因为是以某一点相似之处加以归类,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内在联系。但是,《控制论》中的“同构系统”的概念就具有类比、模拟的意义,并认为“同构”概念“是对研究工作者最有用的而又最实际的一种帮助”。同样,仿生学亦是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对五行分类法不应全盘否定,今后借助这种类比的启发,也许能发现一些规律性的联系。古人观察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从中探求致病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因此五行归类就概括了如下几方面的关系:人体脏腑及其他各部分的关系;六淫和七情等致病因素与人体脏腑的关系;药物等的性味、色泽与人体的关系等等。这一归类表,有纵横两种联系。横的联系中,一般是“同气相求”,有助长的关系,但是“亢则害”,也可能有损害的关系。如甘能补脾,但也能产生湿热,使气机壅滞而害脾。纵的联系即是“生克乘侮”关系。但是有的项目不一定有此种联系,如五官七窍之间就谈不上什么生克乘侮。其中带符号项目,是对目前临床诊治疾病有一定意义的联系,其余仅供参考。至于道理,古人并没讲清,只有这样的结论。即使从木性条达、升发、柔和,火性阳热、炎上……抽象的属性来讲,也很难解释清楚其本质的联系。我们现代人的任务,就是从实际出发,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待做出肯定的结论后,再探讨其机理。
(2)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在于有更多的辩证法思想。它说明了事物之间互相助长和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补充了阴阳学说的不足。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多方面的,当具体分析矛盾是怎样对立又怎样统一时,五行学说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这种多因素的关系,以生、克的矛盾来谈,可概括为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种关系,这就必然联系着五个方面,即五行的模式。因此“五行”不一定就是“框框”。
所谓相生,即滋生、助长之意;相克,即克伐、制约之意。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右图所示。(图略)
《类经图翼》载:“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生相克中维持动态的平衡,这在人体,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如因某种原因造成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对人体来说,就是病理状态,这时的生克关系就变成了乘侮关系。“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被克一方不及(虚),造成克制太过;“侮”是恃强凌弱之意,也就是被克一方太过,反而“欺侮”主克的一方,即反克的意思。但是五行生克图是一种稳定机制的模式图,通过“五行胜复”这种复杂的反馈联系,会自动重新建立平衡的。
五行乘侮示意图(以金、木、土为例)见下图。(图略)
五志致病与情志疗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五志,即喜怒悲忧恐,是五脏之气功能在情志情感方面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志致病的条件是情志过激。《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五志致病的对象,一般引起五志所生之本脏病,如经文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五志致病的情志疗法,即经文中“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这一情志疗法是以五行相胜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以情胜情的疗法。
如何理解“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段经文的含义?
这段经文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是以五行学说的乘侮规律说明脏腑的病理传变。大意是:脏气有余,则制约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脏器。脏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脏器便乘虚侵袭,克制太过,叫做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则轻而易举地反侮自己。这就说明有两种情况可以出现五行的乘侮传变:一是脏气太过,一是脏气不足。以肝木为例,肝气强时,则乘脾土,侮肺金。临床上常见一些肝炎患者,既有抑郁、烦躁、失眠、胁痛等肝旺症状,又有纳呆、恶心、乏力、黄疸等脾经湿热症状,这就叫木旺乘土。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既有急躁易怒等肝旺症状,又有咳嗽、咯血等肺的症状,这就是木旺侮金,习惯上叫木火刑金。若肝气不足,则出现土壅侮木或木虚金乘。临床有的肝炎患者,由于饮食不节,内生湿热,肝血又亏,初见纳呆、恶心、腹胀、黄疸等脾胃湿热症状,继之出现胁痛、头晕、目眩等肝经症状,这就是土壅侮木。有的胸膜炎患者,症见头晕、失眠、多梦、胸胁痛等肝经症状以及干咳、吐白沫痰、气短等肺经症状,这就是木虚金乘。余脏可仿此类推。如下图。(图略)
《内经》中说“阳化气,阴成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样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1)化气与成形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化气,由固态、液态而为气态,运动趋势向外向上,故属阳;成形,由气态、液态而为固态,运动趋势向内向下,故属阴。
(2)生理上,由于气属阳,所以人体之气称为阳气;形属阴,人体之精血津液称为阴精。
(3)病理上,阳热内盛则化气太过,可表现为口渴少津;若阴寒内盛则津液代谢失于宣化,成形太过而为痰为水。
《内经》中阐述气、味、形、精的关系是怎样的?
气,一指药物、食物中成分,鼻嗅可知;二指人体之气,如卫气。味,指食物、药物的成分,口尝可得。形,指人体和构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如脏腑五体。精,是人体中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味、精、形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不同关系中体现其不同作用。
(1)形与气的关系:气,包括药食之气和人气。人体及其脏腑五体,在生命过程中赖以饮食之气而生存,在疾病状态下,需借助药物之气治疗疾病、补充人体正气,即经文所说“形归气”。药食之气的作用主要是滋养,即经文所说“气生形”。
(2)形与味的关系:味,指药食的五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进食饮食五味;在疾病状态下需要服食药物五味治疗疾病。人与脏腑对于五味,以及五味对所入五脏又具有选样性,因此称“形食味”、“味归形”。五味固然是人体所必需,但是运用不当或摄入过多则发生“味伤形”的结果。
(3)气与精的关系:无论是药食之气,还是人气,对精的生成和精转化为气都发挥作用。在精的生成与转化为气的过程中,都要利用并消耗一定量的药食之气和人气,因此有“精食气”的关系。精在利用并消耗药食之气和人气的同时又可以转化为人气,即“精化为气”。药食之气对精有时表现出损害作用,即“气伤精”,这种情况往往是药物选择不当、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者人体之气过盛所致。
(4)人体之气与味的关系:药食五味固然能补养人体之气,但同时也会表现出它的损害作用,即“气伤于味”。
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
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从原文论述说明,阳偏胜出现身体发热,无汗而喘;甚则阳极阴竭,出现齿干、烦冤、腹满症状,预后不良。由于阳胜喜寒恶热,故“能冬不能夏”。
阴偏胜出现身体恶寒,汗出,身体战栗;甚则阴极阳衰,出现四肢厥冷,腹胀满而预后不良。由于阴偏胜喜热恶寒,故“能夏不能冬”。
五气致病的特点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
五气致病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