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50

第50章 阴阳应天(6)

一提到“性”,许多人就视它为洪水猛兽而忌讳莫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总把性问题看成是人类生活中最隐秘的事情,而且还往往和黄色、淫秽之属联系在一起。其实,人类的性行为本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普遍的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是性行为的产物。早在我国春秋时代的《易经》就已指出:“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这就是说,男女之间若没有性关系,就不能繁衍后代,没有后代,社会就不能发展前进了。

虽然“性”是人类繁衍生存的一种生理本能,但是从中医的节欲保精,养身健体来说,已婚男女应该适当节制性生活。《内经·素问》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是说,如果追求一时欢快而纵欲过度,使精损神耗。元气散失,违反了正常生活的规律,那么到50岁人体就衰老了。《三元延寿参赞书》曾对“性”的认识归纳为“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欲不可绝”四方面,郑金生先生并对此予以阐发,今辑取大意,介绍给读者。

我国古代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或“早生贵子早得福”的封建伦理思想,因此那时的早婚现象比较盛行。中医认为:女子虽14岁来月经,男子虽16岁精气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殖系统和全身状况发育得十分成熟。因此,过早结婚或过性生活将会有损健康。中医书有不少这方面的劝告,如“未笄之女,天癸(月经)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这段话的意思是,未成年(未笄)的姑娘,月经才有不久,就和男性同房,这样就使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就受到损伤。又如“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这是说男子年龄甚轻,连第一次遗精(中医讲精满则溢,睡中遗精,表明其精已满)都没有,就强行发生性行为,就使没有发育完全的身体及其内脏器官受损,将来会产生难以名状的奇症怪疾。所以,对于年龄还小的男女,中医不主张他们过早结婚,认为“男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而对于南北朝医家褚澄所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我们则可以借鉴。

有的人虽然成年后结婚,但性欲亢盛,或性生活放纵而无节制,这是损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精损则伤五脏”。因为每一次性行为,无论男女,五脏都要参与其事,哪一脏的脏气不足,都会影响性生活的和谐。纵欲则不但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因此,性生活过频的人,常见有目眩无光,神气减少,腰膝酸软,齿浮发落的症状。纵欲还逐渐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精疲神乏,外强中干而徒有躯壳,一旦遇风寒袭击,必滋生他疾。

性生活的和谐与否,和身体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男女双方应该共同创造一个惬意的性交环境和气氛。任何一方未达“神和意感”的境地,欲强交接,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厌恶,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欲不可强”的一方面。其次,性生活不能强力粗鲁,过分用劲。《内经·素问》告诫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说明伤了肾气,也就有损于骨骼。所谓“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腰痛不能俯仰”。过度性交的人首先感到腰痛无力,就是因为损伤了肾的精髓,而“腰为肾之府”也。

至于性生活的频度以每周或每月多少次为适宜,这要根据年龄和自身条件来决定。《素女经》说:“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一泄就是排一次精。古人的次数规定,倒不必拘泥,但至少可以肯定,随着年龄递增,性生活的次数也就逐渐递减。总之,性生活后的第二天,以不感到疲劳和委靡不振为宜。

中医音乐养生是怎么回事?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已有文字记载了。

那么音乐养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这就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来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然乐章,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自然音乐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心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协调,如此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就能使他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自然音乐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为了遣怀畅志,常以宫廷音乐来消除政务烦恼或康复情志疾病。金代医家张从正认为音乐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对于情志、精神郁闷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断给予“笙笛”一类的音乐“良药”,就能治愈。这说明音乐不仅能改善外部环境的美好气氛,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心世界。

近些年来,中医学比较重视音乐医疗和康复养生,并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那么为什么五脏能与“五音”相应呢?这要从中医“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加以理解。朝鲜金礼蒙的《医方类聚》说:“脾好音乐,丝竹(乐器)才闻,脾即磨矣。”经观察证实,音乐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从脏腑学说来讲,五音合五脏;从五行学说理解,心属火,脾属土。音乐感受于心,然后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对脾胃产生影响。其他各脏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过音乐所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使“五脏以应五音”的。所以《晋书·律历上》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不但影响感情变化,而且也包括情志变化。不过对于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只能参考而已。

总之,不同的音乐乐曲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确实具有一定的怡情养生及康复医疗作用,愿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旋律中欢度自己的一生。

中年人应怎样进行自我保养?

中年期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因为这个时期,人的精力充沛,思想成熟,经验丰富。他们是各个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或是政绩突出的业务骨干。但是,由于中年期人体的生理功能日趋下降,体质状态正悄悄地进入由盛趋衰的转折时期。而一部分人有因肩挑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有因经常埋头干事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心力交瘁,疾病染身,以致过早出现发、齿脱落,视力减退,步履迟缓,记忆力下降等早衰现象。因此,加强中年期的自我健康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自我保养,就是自己起来和虚弱、疾病、衰老做斗争。也就是说,经过主观努力,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因此,中年保健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

(1)要少坐多动: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常见有长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中年干部,不知不觉地感到两腿行走无力,人也变得疲倦发懒,这既是长期不爱活动,机体怠惰松弛的缘故,也是衰老开始的信号。应在调节饮食营养的基础上,加强运动次数,如散步、爬山、游泳或进行各种小运动量的球类活动。只要坚持不懈,可使腿部肌肉及全身骨骼和关节健壮有力,延缓老化过程。

(2)要少愁多乐:情绪对健康有明显影响。中年人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样样操心,工作及家庭双重心理压力较重,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中医所说的“七情”致病学说就足以说明,若持续的紧张心理则会造成精神上的疲劳,导致机体气血运行的紊乱而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在情绪激烈或郁闷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克制或转移,正确对待人世间的不平之事,减少自我心理冲突,保持坦荡而稳定的心绪。对任何事若心胸宽畅、温和达观,则对身心有益。

(3)要营养适宜:合理地调配饮食营养是保证中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饮食不调则营养不足,饮食过多则“长膘发福”,这些均于健康不利。

(4)要劳逸适度:中年人无论从事脑力、体力劳动,工作强度一般均较大。因此,既不能长期熬夜奋战,亦不宜在工作之余贪玩好耍,浪费精力;甚或酗酒打牌,摧残身体。中医的“五劳所伤”以及“不欲甚劳,不欲甚逸”等古训,就是劳逸适度的养生之道。

(5)要学会自我查体:中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大致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经过活动后有胸闷心慌的感觉,就应想到有无冠心病的可能;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或大便发黑等,要警惕消化系统的病变。又有长期干咳、痰中带血,或血尿,或低热不退,或眩晕等,均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通过眼看手摸来发现身体的一些可疑体征,如皮肤、腹部有无肿块,乳房有否结节,阴道有否不规则流血等。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卫生知识,以及时发现疾病征兆而去医院就诊。

(6)要节制性生活:性生活是夫妻日常生活之一,与生俱来,亦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繁衍的本能。但是中年人的性生活,一般说来应顺其自然,原则上要避免因性生活造成疲劳,委靡不振,影响工作和学习。《内经》讲:“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就说明如果性生活过频,就会导致早衰,影响健康。因此,每周过一次性生活,作为频度来说是比较适宜的。

(7)要善于调节业余生活:劳累一天,工作之余,丰富一下家庭或个人的业余生活,对身心有益。诸如听音乐、跳舞、看影视,或游览、垂钓、集邮、种花等活动,不妨因地制宜地采纳一些,日久必有益处。

为什么称中年期为“多事之秋”?

中年,一般指40—60岁这一阶段,人的年龄进入这一时期,就好比一年四季已进入了秋季。秋季既是自然界硕果累累的黄金时节,也是秋风萧瑟,花木凋谢枯萎的开始。人也同样,当步入中年后,由于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故能在事业上做出一定的业绩和成就。但不能不看到,中年人大多肩负工作与家务的重任,生理机能已由成熟而逐渐转向衰退。因此,了解中年期的生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来防病抗衰,是十分必要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对中年期的生理特点有如下论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就是说,年过40岁,脏腑功能将由盛转衰,由强转弱。经文还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均指出在中年期因生理功能衰退,将逐步出现面部皱纹增多,头发花白,腿脚行动不便以及性功能减弱等身体衰老的现象。

那么现代医学对此又有什么论述呢?西医学认为,衰老或老化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渐发生的一种生理、病理性的退行性变化,它具有长期持续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特点。总的来说,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原有的储备力减少,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和发病率增加。因此步入中年以后,由于体内无机物含量增多而使骨质疏松,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肌肉的强度减弱等原因,可常常出现关节肌肉不舒服的感觉,严重的发生骨质增生、骨折和骨关节病。中年以后,血管壁钙的含量逐渐增加,动脉壁的弹性下降,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因而既容易出现高血压病,也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诸如久蹲之后,突然站立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以致晕倒的现象。血压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另外,中年人消化液的分泌量以及热量的需要和代谢率也日益减少,因此,从消化功能和热量需要来看,中年人应适当减少进食量。倘若吃得多,又缺少运动量,无疑使过多热量转化成脂肪而积聚体内,增加体重并加重心脏负担。中年期又面临着更年期,更年期内的中年人,无论男女,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血压升高的表现,而女性更为突出。因此,更年期内对身体的调适保养得当与否,也是保证老年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鉴于中年人对家庭、事业及社会负有较重的责任,而他们往往疏忽自身的生理转变及其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说中年期为人生的“多事之秋”阶段是有道理的。但是,多事之秋可以变为硕果累累的金色之秋。其中的奥秘,就是要重视中年时期的身心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