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虚发热:多由急慢性失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产后失血,以及饮食劳倦,脾胃虚弱,生血减少,因血液亏损而见发热。因此除见长期低热以外,常兼见心悸失眠,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自觉肌热,脉细而虚数。
血虚发热的病机是:血虚则阳气相对偏盛,阳气无所依附而浮散于外,故为虚热。
疠风的病因、病机和病证分别是什么?
疠风是由于风邪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即今之麻风病。病机是风邪侵犯血脉,入里化热,气凝血热,使病人之气血秽浊不清。病证为皮肤色泽败坏、鼻柱崩坏、皮肤溃疡。
《素问·风论》记载的各种风证的命名依据是什么?
各种风证的命名依据分别是:
(1)以风邪所伤部位命名:如风邪伤肝为肝风;风邪伤心为心风;风邪入脑为脑风等。
(2)以疾病的性质命名:如风邪伤人有或寒或热的反应,称之为寒热;热在里为热中;寒在里为寒中等。
(3)以临床表现特征命名:如汗出泄漏为漏风;局部发病为偏风等。
(4)以感风邪途径命名:如房事汗出复感风邪则为内风等。
什么叫痹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内经》所论之痹,是指风寒湿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以经络脏腑痹阻不通、气机阻滞不畅为病机,以疼痛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痹,通“闭”,此处是以病机言其病名的。
对于痹证的形成原因,原文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句概之。经分析可知,此句为一省略句。因为风寒湿三种邪气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发病的主要条件,但是单纯的外来致病因素,在人体正气充足、调和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病的。也就是《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可知,此处省略了配合的对象即“正气不足”。据“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知,原文所指与痹邪配合的对象当指逆乱的营卫之气。总的来说,痹证的形成原因可概括为:在人体营卫之气不足或逆乱的条件下,风寒湿三气侵犯人体,致使经脉闭阻,气血凝滞不通,从而形成痹证。
各类痹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五脏痹的形成机制:邪传于内而形成五脏痹的机制可概括为二:一是五体痹证久不愈,即经文所言的“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二是各脏在其相应的季节重新感受风寒湿邪,即经文所言的“所谓(五脏)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2)六腑痹的发病机制:涉及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即“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凡饮食不节制,包括过饱、过饥、偏嗜等或起居失常、生活无规律以及不利于健康的居住环境等,只要是造成了肠胃及正气的损伤,皆可成为引发六腑痹的内在依据。就外因而言,风寒湿之邪乘肠胃及正气损伤之机,由分布于肌表的六腑俞穴入侵,而发为六腑痹。即原文所说“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素问·痹论》对痹证是如何分类的?
痹证的分类:
(1)根据病邪偏盛和症状特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
(2)根据病变部位,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3)根据邪气益内所侵脏腑,分为五脏痹及六腑痹。
如何判断痹证的预后?
从两方面判断痹证的预后:
(1)感邪的性质。风为阳邪主动,其性轻扬,故以风邪为主侵犯人体而发生的痹证,由于风邪易于驱除而容易治愈。寒湿之邪为阴邪,寒主收引,性凝滞,湿性重浊黏滞,不易驱除,故以寒湿之邪为主发生的痹证,难以治愈。
(2)病位深浅。邪在皮肤,病位轻浅,邪气易散,故易治愈。邪留筋骨间,病位较深,邪气不易驱除,故较前者难以治愈,若邪侵五脏,损伤精神气血,则预后不佳。
痹证的针刺原则是什么?
痹证针刺原则是五脏痹治疗要刺其俞穴,六腑痹治疗要刺其合穴。五体痹则根据发病部位循经取穴,即经文“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治)其过则病瘳也”。正如张志聪注曰:“夫营俞治经,故痹在脏者,当取之于俞,合治内腑,故痹在腑者,取之于合也,又当循形身经脉之分,皮肉筋骨。各有所发,各随其有过之处而取之,则其病自瘳矣。”
营卫之气与痹证的发生有什么内在联系?
痹证的发生,在经文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说明风寒湿邪是痹证发生的外部条件,但是风寒湿邪气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是不会侵犯人体而发病的,那么痹证的发生一定有其内在依据,即经文所言“逆其气则病”,这里的其气是指营卫之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具有濡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的作用,同时与人体防御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营卫和调则卫外御邪能力强,邪气不易侵入人体。若营卫不和,腠理疏松,防御功能减退,则风寒湿邪侵袭,内外合邪,易使脉络闭阻,气血凝滞,才会形成痹证。因此,尽管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而发生痹证,但营卫之气的调和与否,是痹证发生的主要依据。
为什么痹证有痛、不痛、寒、热等多种不同症状?
痹证的症状之所以有上述多种表现,主要与病人体质的阴阳属性及感受风寒湿邪的轻重主次有关。若寒邪偏胜,寒性凝滞,气血不通,故疼痛剧烈,如《素问·痹论》所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若病久入深,营卫不通达。气血不足,皮肤得不到营卫的濡养,丧失了知觉,故不仁不痛,如《素问·痹论》所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涪,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有的痹证,病变部位寒冷,这是因为阳气虚,阴寒胜,阳不胜其阴,故寒,如《素问·痹论》所述:“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有的痹证,病变部位发热,这是由于阳气胜,阴气衰,阴不胜其阳的缘故,如《素问·痹论》所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有的痹证,病变部位多汗而濡湿,这是由于湿邪偏胜和阳衰阴胜所致,阳衰阴盛,复遇湿邪偏胜则水湿不能气化而滞留,故局部濡湿而多汗,如《素问·痹论》所说:“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什么是痿证?
痿,是指肢体痿软无力的一类疾病,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症状。《内经》又称之为“痿蹙”、“痿疾”、“痿易”等。经文中所论之痿从其症状特点言,可分为弛缓不收性痿(胫纵)和挛缩不伸性痿(筋急而挛)两大类。
痿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痿证的发病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情志所伤,气郁化热致痿。见经文“有所失亡,所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无穷,所愿不得”等。
(2)劳倦太过,耗液伤阴,阳亢生热致痿。见经文“远行劳倦”、“意淫于外,入房太甚”等。
(3)触冒暑热,伤津耗液致痿。见经文“逢大热而渴”。
(4)湿邪浸淫,久而化热致痿。见经文“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痿证的病机总的来说是五脏因外感或内伤生热,致使津液气血内耗,不能营养皮、肉、筋、脉、骨等组织所致。由此可见痿证是根于内而发于外,这与痹证由五体痹证久不去,内舍于其合而成的脏腑痹不同。正如张志聪所说:“夫五藏各有所合,痹从外而合病于内,外所因也;痿从内而合病于外,内所因也。”
五脏气热致五体痿的临床特点各是什么?
五脏气热则热邪伤津耗液,不能营养皮、肉、筋、脉、骨,形成五体痿。肺气热所致的皮痿,可见皮肤收缩,干枯无泽;心气热所致的脉痿,可见关节不能提举,不能站立负载身体,数溲血;肝气热所致的筋痿可见关节弛缓挛缩,以及男子滑精、女子带下等症状;脾气热所致的肉痿,可见口渴、肌肉不仁;肾气热所致的骨痿,可见腰脊不举、足不任身。
痿证的治疗及意义是怎样的?
痿证的治疗主要有三大原则:
一是治痿取阳明。这一原则突出了调理脾胃在痿证治疗中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阳明“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经、阴经会于宗筋,而“阳明为之长”。因此,治疗痿证除了某些有湿热者必须清湿热之外,一般多采用补益阳明之气,补养阳明之血,滋补阳明之阴的方法,使气血充盛,宗筋得滋,痿证则愈。
二是“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指出在独取阳明的原则下,还必须根据五体痿证的具体情况,针对其相对应的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三是“各以其时受月”,指出治疗痿证还必须贯彻“因时制宜”的原则。
如何理解“各被其荥而通其俞”的治痿原则?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是指针刺荥穴以补其气,刺俞穴以通其气。补和通都是指针刺法而言。如吴昆注:“十二经有荥有俞,所溜为荥,所注为俞。补,致其气也;通,行其气也。”经文在“治痿独取阳明”之后,又言“补其荥而通其俞”,义在取阳明之后,仍须察其所受病之经而兼治之。如筋痿当取阳明、足厥阴之荥俞;脉痿当取阳明、手少阴之荥俞;肉痿当取阳明、足太阴之荥俞;皮痿当取阳明、手太阴之荥俞;骨痿当取阳明、足少阴之荥俞。上述各补荥通俞治疗痿证的原则,体现了在治痿时,既要重视阳明,又要针对与痿证相关的脏腑经络进行辨证论治。
水胀、肤胀与鼓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水胀、肤胀、鼓胀三者,其证候的相同点,均有全身肿胀,腹大。其不同点是:水胀,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有波动感,皮泽而薄;肤胀,手按其腹无波动感,叩之如鼓,皮厚,按其腹窗而不起,腹色不变;鼓胀,腹部皮肤呈青黄色,腹筋胀起。其中水肿或在皮肤之间,或在腹腔之中,在诊断时可通过按诊加以鉴别。一般来说,按之官而不起者,为皮下有水,随手而起者为气。若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为水在腹中,为水肿;若皮厚,按其腹尧而不起,叩之然不坚,当为皮下有水,腹中有气,为肤胀。肤胀与鼓胀的鉴别点在于,前者“腹色不变”,后者“色苍黄,腹筋起”,二者虽然“腹胀身皆大”,但鼓胀当为腹中有水,皮下无水,肤胀为腹中有气,皮下有水。
肠覃与石瘕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其鉴别要点是什么?
《素问·厥论》所论热厥与后世热厥是否相同?
《素问·厥论》所论热厥多由酗酒过度或纵欲过度而伤肾,导致阴虚阳亢所致,可见周身及手足烦热,小便黄赤等症状表现。故经文所论与后世之热厥概念不同,后世之热厥,乃外感热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可能出现的证候,多由于热邪内炽,不得发泄,壅遏于里,使气机逆乱而致厥,其手足反见逆冷,所谓“热深厥亦深”是也。
什么叫“开鬼门,洁净府”?
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水肿病的治疗,首先应使潴留的水液排出体外,通常用发汗和利小便两种方法,使水邪有出路。该治法为后世认识水肿的机理和治疗水肿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世水肿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大影响。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据此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精明的作用是什么?
精明的作用:视色;辨物形。《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另指出“夫睛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当人体气血不足,精明失养则视物不能,或视物形,视物色差误。《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
五脏“失守”有什么临床表现?
(1)脾脏失守,中焦有湿的“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
(2)肺气虚的“言而微,终日乃复言”。
(3)心气失守,神明之乱的“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
(4)脾肾失守,门户失约的“仓廪不藏”。
(5)肾虚膀胱不藏的“水泉不止”。
五脏“失强”有什么临床表现?
(1)精神衰败的“头倾视深”。
(2)心肺失强的“背曲肩随”。
(3)肾脏失强的“转摇不能”,及骨将败坏的“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4)肝脏失强,筋将衰败的“屈伸不能,行则偻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