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31

第31章 病证通说(4)

气属阳,血属阴,气虚和阳虚,血虚和阴虚,从病变性质来看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临床表现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气虚和阳虚,血虚和阴虚又有不同。从病理上分析:气虚和阳虚,在总体上都是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退,但“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衰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机能衰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热能量的减少和衰退(包括能量代谢的失调或衰退),以及由于阳虚,阳不制阴,产生阴寒内盛的病理反应,所以阳虚包括了气虚,而气虚则不一定阳虚,气虚可以发展成阳虚。

血虚和阴虚,则是指机体物质成分的亏损和缺乏。但血虚是指单纯的血液亏损不足,例如贫血,或具有贫血症状而血红蛋白正常之病证。而阴虚则指包括血虚在内的全身性阴液(体液)的亏损,以及阴不制阳,虚热内生,机能虚性亢奋所产生的证候。

从临床表现上分析:气虚证的临床共同症状是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则诸症加重,舌淡,脉虚无力等机能衰减症状。阳虚证则是在上述气虚症状表现得更加突出的基础上,阳虚生寒而出现“寒象”,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等症。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见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阴虚证除见眩晕眼花,失眠心悸,脉细少苔等血虚共同症状外,尚可兼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等阴液不足之证。同时还常伴有低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绛,脉细数无力等阴虚内热特征。

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

血虚证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失血过多。如吐血、衄血、产后失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等。

(2)脾胃虚弱,生化不足。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胃弱,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血液,而致血虚。

(3)七情过度,暗耗阴血。如思虑劳神则耗伤心血。

(4)瘀血阻滞。日久则新血不生而致血虚。

心血虚与肝血虚如何鉴别?

心血虚与肝血虚两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临床见症及苔脉等方面去分析。

何谓血瘀证?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其病因病机有何不同?临床如何鉴别?

血液是循环周流于全身经脉的。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之内或脏器之内,都叫血瘀。由于血瘀而引起的病证,谓之血瘀证。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肝脾肿大,妇女月经病,异位妊娠,产后疾病,以及跌打损伤等。

血瘀证临床特点如下:

疼痛:血瘀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疼痛部位固定,其性质与气滞之攻痛、窜痛不同,多呈刺痛性质。

紫绀:多见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见紫斑、瘀点等。此皆由瘀血阻滞经脉,血运障碍缺氧所致。

肿块:瘀血积聚不散,气血不能通利,聚而成形,形成肿块。如因外伤所致,则伤处组织,可见青紫肿块。如内脏组织瘀血,则可形成坚硬的肿块,是谓癥积。

出血:瘀血阻滞脉道,血流壅塞不通而致妄行,血溢脉外,故可引起出血。

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毛发不荣:此皆由瘀血阻滞而不祛,久则新血不生,肌肤、经脉、毛发失于营养所致。

脉象细涩或见结代: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失其流利之象,故见此种脉象。

上述为血瘀证共同临床特点,但临床所见,一般并非单纯的血瘀,往往多兼气血损伤,即所谓血瘀兼气虚、血瘀兼血虚等证。

何谓寒客血脉和血热搏结?其临床主证如何鉴别?

所谓寒客血脉,系指机体直接感受寒邪,寒主收引,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脉运行凝涩不畅,而成血寒之证。如临床常见之冻伤及脱骨疽等疾患,以及妇女经期产期感受寒凉,寒邪客于冲任而成为宫寒血瘀证,多见于痛经、子宫肌瘤或息肉、不孕症等。

所谓血热搏结,系指因感受外邪,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而致血瘀;或脏腑功能失调,或瘀血滞留等因素,郁久而化热所形成的热邪与瘀血相裹结证候,即为血热搏结证。

血热搏结证候,其病变有在肠胃、在下焦以及妇女热入血室等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血热证是如何形成的?

血热证,系指血分有热或邪热侵及血分而出现之证候。血热不仅见于以发热为主症的热性病,在非发热性病中也常可遇到,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程中亦可见到血热证候。血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外如下两方面:

(1)外邪侵袭:多因外感热邪侵袭机体,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而致。如临床温热病常见之营分证和血分证,即属此类。

(2)情志郁结,郁久化火,火热内生,伤及血分: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内火炽盛,郁积血分而致血热为患。

血热证有何临床特点?

血热证的临床特点是,血属阴,血分有热,煎灼阴液,甚则动血。所以血热证,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之征象,其表现分析如下:

(1)身热以夜间为甚:血属阴,黑夜属阴,天人相应则夜间人体之阴旺盛,血分有热邪,又加之卫阳夜行于内,邪正斗争明显加剧,故凡血分有热,则以身热夜甚为主要特点。

(2)心烦或躁扰发狂:心主血而藏神,血热炽盛,扰乱心神,神志不宁,轻则自觉心烦,重则躁动不安,或神志不能自守而发狂。这是血热证兼见神志紊乱的特征之一。

(3)口干不欲饮:邪热伤及血分,阴血被热邪煎灼,周身津液相对减少,故口干。但热不在气分而在血分,血中之津液被热邪蒸动而外出于脉,气机升降无碍,津液虽少尚能上承咽喉,故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

(4)脉细数,舌红绛:此皆热耗营血,阴液亏损之象。脉细为血管中血容量减少,脉管充盈度减低;数为代偿性心跳加快,脉率增快所致,为机能虚性兴奋之证。舌质红绛而无苔,为典型的热在营血而有伤阴征象。

此外,尚可见各种出血证及妇女月经前期、月经量多等,皆血热炽盛,邪热迫血妄行所致。

血虚、血瘀、血热等证的治法如何?临床运用有何不同?

血虚证,由于其病理系血液亏损,不能濡养脏腑经脉,故治疗当以补血为主,或补气养血。临床通用补血方剂为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所以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旱莲草、阿胶等为各种血虚通用药品。

由于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且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能生血,所以血虚证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故临床上一般心血虚,可加用养血安神药如丹参、炒枣仁、龙眼肉等;心脾两虚,可与健脾药同用如归脾汤,为益气健脾与养血安神之代表方剂。肝血虚则可加用枸杞子、桑葚、鸡血藤等补血养肝之品。补肾则用熟地、何首乌等药。

血瘀证,由于血瘀系全身性血运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之病理反应,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肝脾肿大、妇女月经病、异位妊娠、产后疾病等疾患。故其治疗原则,应是活血化瘀。常用方药如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炒白芍);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常用活血药为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赤芍、益母草、泽兰等。若瘀久证重者,则可进一步加用三棱、莪术、山甲、土鳖虫等破血消坚药物,必要时亦可加用大黄、芒硝以通下逐瘀。

至于既有出血又有瘀血见症者,由于瘀血不去,血不循经,出血不易停止,故不宜单纯用止血药,而仍应加用活血化瘀药以止血。且很多活血化瘀药如三七、蒲黄、小蓟、茜草等,既有活血作用,又有止血功能。

此外,血瘀证由于发病原因、部位和轻重的不同,又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如:

行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如妇女痛经,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元胡、川楝子、香附。肝郁日久,胁肋阵发性刺痛,多为肝经脉络瘀阻,则可用逍遥散加丹参、红花、郁金。

补气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行不畅而血瘀。如血瘀脑络,半身不遂,则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如黄芪、桂枝、当归、赤芍、地龙、红花。

温经活血化瘀:适用于经络气血因受寒而瘀滞。如妇女子宫受寒,冲任瘀阻。可用元胡索散加减,药如元胡、肉桂、艾叶、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等。

活血通下逐瘀:适用于蓄血、癥块等有瘀血停滞见症者。如妇女瘀血经闭,则可用大黄虫丸(大黄、虫、生地、桃仁、水蛭、干漆、虻虫等)。

血热证,因其病理为血分有热,或邪热侵及血分,故治疗当以清热凉血为主。常用方药如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常用药物如鲜生地、鲜茅根、紫草、丹皮、赤芍、蒲黄、地榆、小蓟等。

气滞血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如何?

气滞血瘀证,是由于气滞不行(包括机能障碍或机能减退),导致血液运行阻滞或障碍所出现的血液瘀滞证候。

其证形成原因,主要与精神情志和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有关。

气能行血,人体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所以,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其中尤以肝之疏泄功能对人体气机的调节最为重要,一般临床常见的气滞血瘀证,多与肝气不舒有关。若情志不遂,或经常受到精神刺激,则可致肝气疏泄失职,形成肝郁气滞,由气郁气滞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即所谓“气滞则血凝”,可形成血瘀之证,即所谓气滞血瘀证。

此外,跌仆闪挫等外伤,亦可导致机体局部气机阻滞,而使血行受阻,瘀结不行,形成外伤性局部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是既有气滞见症,又有血瘀见症。如:

性情急躁,胸胁胀满:多由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所致。肝为刚脏,其经脉布于两胁,肝郁气滞,则情志疏泄失常,故心烦急躁易怒。经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胸胁胀满。

胸胁疼痛:气滞不畅,进而血瘀不通,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发胸胁胀痛。

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妇女痛经、经闭、经行有块、乳房胀痛等,皆气滞则血凝之证。由于以血瘀为主,故发刺痛拒按。瘀血凝聚不散,结而成形,故为痞块癥积。

气滞血瘀之证,尤以妇科多见,若经常肝气不舒,气机失畅,气不能运血以畅行,血不能随气而流通,故发痛经。肝经郁结过久,以致胞脉闭阻,凝结成瘀,经水不得下行,故成闭经之证。

经行伴有血块:为冲任不利而有血瘀之证。

乳房胀痛:肝经脉布两胁,上贯膈而过乳房下面,故肝郁气滞血瘀,则经气不利,气血不通,而发乳房胀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均为血瘀之证。

何谓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其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如何治疗?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机能衰退)与血虚(血液不足)同时存在的证候。其成因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由于气血是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故或先有失血,而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生化功能减退,继则血少而虚亏,此皆可导致气血双虚。

气虚失血,系指因气虚不能统摄血行而见失血之证候。如因气虚下陷,而使血从下溢者(如崩漏)则称之为血随气陷。

气随血脱,是指由于突然大量出血之后而引起气随之暴脱证候(如出血性休克)。常由于外伤大量出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大量出血所致。血脱则气无所附,故气亦随之而亡失,为虚脱证之一。

上述三证,临床鉴别及立法如下:

气血两虚证,是气虚症状如少气懒言、乏力自汗与血虚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等症同时并见,舌质淡,脉细而弱。此证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其治疗应当气血双补,并应把治疗重点放在补气上面,因为气能生血。

气虚失血证,是在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等气虚症状的同时,并见出血之证。若气虚统摄失权,血离经隧而溢于皮下,则为肌衄(多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气虚下陷,血随气行,则血可从下部溢出,以妇女崩漏为多见(多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其治疗原则应当补气升提,以引血归经。

气随血脱证,主要表现为大量出血的同时或以后,突然出现面色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血压下降,甚则晕厥,脉细数无力或见芤象。其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其气的原则,急投补气重剂(如独参汤或参附汤之类),且补气即可摄血,在一定程度上亦可收到止血之功。

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等证如何鉴别?

痰证是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滞病变的一种,古人常说“水聚为饮,饮凝成痰”,其病变多由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痰证首当责之于肺脾两脏。

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的鉴别,主要应从痰的性状及伴有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方面去考虑。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诸证病变部位有何不同?临床表现如何鉴别?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指出:“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可以看出,所谓痰饮、悬饮、溢饮、支饮都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于体内所致。由于水饮停留部位不同,故有上述四种证候。何谓气随液脱、液随气脱、津随气泄?

气与津液,彼此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都离不开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气化活动。气有固摄和气化作用,可以控制和调节津液的生成和排泄,故气旺则津足。同时,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津液不亏则气足,脏腑功能正常,气化作用协调,津液的吸收和水液的排泄就会正常。

临床上气虚不固之证,除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经常自汗等症外,又突然发现多汗、漏汗(自汗出如漏不止)、多尿、遗尿等津液大量流失病理现象,则称之为液随气脱。一般也把漏汗不止或大汗不止,称之为津随气泄。临床上津液随阳气亡失往往伴有亡阳的表现。

反之,人身津液(体液)的大量丢失,也必然伴随有气(功能活动)的突然耗损脱失。如发汗不当(例如过汗)可导致大汗淋漓,或频繁而大量的呕吐或泄泻,则可导致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少气乏力。心悸,甚则晕厥之证,又称之为气随液脱。故尤在泾有“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之说,见于《金匮要略心典·痰饮说》。

心病证有何临床特点?

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故病理上凡表现为血脉和神志的异常,出现心悸、失眠、神昏、发狂等症者,多考虑为心的病证。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鼓动无力,血脉空虚,可见心悸,脉虚或细弱,面色白而无华。

血脉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之气血充盈,则人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可导致神志的异常,如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若血热扰心,则可见谵妄或昏迷不省人事等症。

心的病变易反映于舌,故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舌强语謇等。

总之,临床上凡血脉、神志等功能异常,乃是心病证的临床特点。心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气血阴阳的不足,实证则多是火、热、痰、瘀等病邪的侵扰。

肺病证有何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