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28692900000020

第20章 经络衍说(2)

(2)根据络脉的形态变化辨虚实。一般而言,皮部络脉过度充盈,则为邪气壅盛或络脉中气血过盛;络脉局部有结节样变化且质地坚,说明局部有瘀滞。如果络脉空虚、塌陷,说明气血虚不能充形。

(3)根据络脉的分布及络属判断经脉病。凡是经脉循行部位的络脉色、质、形的改变及产生的病证,除络脉自身改变,尚与络脉所属的经脉相关。

十二别络的名称与走向特点是什么?

十二别络的名称:手太阴之别——列缺;手少阴之别——通里;手心主之别——内关;手太阳之别——支正;手阳明之别——偏历;手少阳之别——外关;足太阳之别——飞阳;足少阳之别——光明;足阳明之别——丰隆;足太阴之别——公孙、大包;足少阴之别——大钟;足厥阴之别——蠡沟。

走向特点:十二别络的走向各不尽一致,大体有四种情况:

(1)与经脉走向方向一致,如手太阴之别。

(2)与经脉走向方向相反,如手少阴之别。

(3)阴经、阳经的别络与相表里的阴经、阳经相入合,如足阳明与足太阴之别。

(4)多分支构成网络,如脾之大络。

任、督、冲、带各脉有什么功能?

任、督、冲、带脉,皆为奇经。人体奇经有八,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脉的循行没有共同规律,多为“别道奇行”,又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相合,故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奇经”。因数为八,又称“奇经八脉”。任、督、冲、带为其中之四。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使左右两侧之阴经通过任脉而互相联系。因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任一身之阴经”。另外又有调节月经、妊育胎儿的功能,又说“任主胞胎”。

督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督脉起于胞宫,下出会阴,沿背侧正中线上行,经颈部进入脑内,并有支脉络肾,所以说“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因此,督脉基本上反应脑与脊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冲脉,亦起于少腹以下,在女子相当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亦主妇女月事。

上述任脉、督脉和冲脉,在女子均起于胞中,故有任、督、冲“一源而三歧”的说法。这三条经脉主要调节人体的生殖功能,因此“调理冲任”是治疗妇女月经病的主要原则。“温养任督”是治疗男女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

有关上述三经的起源与“胞宫”的实质,许多学者发表不同看法。关于人体“奇经八脉”,古人并未注明男女之别,可见不分男女性别,人人皆应有任、督、冲三脉,但起源又都注明是胞宫,那么男子又起何处?目前对此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胞宫”并非单纯指“女子胞”,而应是盆腔中内生殖器官的概括,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如具体讲女子是“女子胞”,则男子应是“精室”。二是任、督、冲三脉不能说起源于“胞宫”,应该说起源于会阴,这样就不存在“男子任、督、冲三脉,无处起源”之说了。

关于带脉,起于季肋,环腰部一圈,犹如束带,因此得名。“带脉”有约束与调节上下纵行的各条经脉的作用。

狂与哪些经脉病变相关?

狂可见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病变。如膀胱蓄血发狂;阳毒积于阳明胃腑发狂;阳热之邪上薰于心,心包受邪而发狂。

《灵枢·经脉》篇提示了怎样的治疗原则?

同一条经脉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证候各种各样,可说是“异病”,但可以通过同一条经脉进行诊治,因此提示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如何理解“是动则病”与“是主所生病”的意义?

对《内经》“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历代注家对其理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一,马莳认为“是动”是本经经穴的搏动;“所生病”为本经或合经所生之病。其二,张志聪认为“是动病”是外因所致之病;“所生病”为内因所致之病。其三,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认为“是动病”是说明经脉病理现象;“所生病”是说明该经经穴的主治病证。其四,《难经》提出“是动”与“所生病”,认为“是动”是气病;“所生病”是血病。

四说之中当以《针灸学》的看法近于《内经》经旨。其一,经文中每一经“是动则病”均列举一些证候,这些证候均属于疾病的不同表现。其二,各经的病证都与该经的走行部位、内外络属部位有关。可以认为“是”是指这一经脉;“动”即变动之义。由于经脉及其经气的变化才产生脉的盛虚、肌肤的寒热、络脉的陷下等症状,以及各经所过、所络属部位的特有病证。关于“是主×××所生病”,其所生病的病证,除与“是动则病”有共同之处,尚有与有病经脉相关的经脉的病证,这些病证产生的部位与有病的经脉有络属关系。说明某一经有病,不但出现本经所过、所络属部位的病证,亦可影响相联系的它经、它脏而发生相应的证候。因此,“是主所生病”是指某一经主治什么病证。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络属脏腑支节不同,五脏所主的气血津液不同,因此病证各有所区别。总之,每一条经脉气血变动可以引起疾病,亦可主治疾病。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衄可见于哪些经脉病变?

衄可见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病变。风邪外袭自膀胱经开始,可见鼽衄,疏风散热治之;肠胃火炽,热在手足阳明,可见齿衄、舌衄等,须清泻火毒,攻下热积。

九针的针形特点及治疗作用是什么?

六经气血的多少对临床治疗有什么意义?

六经气血的多少反映了脏腑及其经脉的生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决定针刺泻出的对象,六经中气血有多、有少。针刺泻其多者,如“阳明多血多气”,则“刺阳明出血气”;“太阳多血少气”,则“刺太阳出血恶气”。正如王冰所说:“血气多少,此天之常数,故用针之道,常泻其多少也。”

(2)决定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气血俱多者,刺深,留针时间长;血较气多者,刺深,留针时间长。如《灵枢·经水》篇记载:“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

关于六经气血的多少说的是什么问题?

六经气血的多少的记载,在《内经》中《灵枢·九针论》、《灵枢·五音五味》及《素问—血气形志》均有记载,然而有同有异。

三阳经气血的多少,三篇文献的记载是相同的,即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

三阴经气血的多少,三篇文献记载有异有同。《灵枢·九针论》和《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太阴多血少气,而《素问·血气形志》则是多气少血;厥阴经气血的多少,《灵枢·九针论》和《素问·血气形志》是多血少气,而《灵枢·五音五味》则是多气少血;少阴经气血的多少,《灵枢·九针论》和《素问·血气形志》是多气少血,而《灵枢·五音五味》则是多血少气。

考《太素·十卷·任脉》,“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气”。另据《灵枢·九针论》手足经脉的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太阳与少阴为表里,经脉的气血互通,必然表里经气血多少一致。因而六经气血的多少应以《太素》为依据,当为:阳明多血气(或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气(或多血多气);少阴多血少气;厥阴多气少血。

针刺血络而出现仆倒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经脉中气血的关系,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从问辞中“刺血脉”则知针刺血虚之络。血络虚,当行补法,内针其脉中,久留,视其脉大乃出针,从文中“刺之则脱气”判断其治疗是用泻法,使营气脱。另一个原因由于错误用泻法,出针时未作针孔按压,致使脉外之卫气亦随之外脱。这样造成营卫大伤,而致昏仆。可见,刺血络而仆的原因是血脉中血虚,而误用泻法,致使脉中营血益虚,并使脉外之气随之而脱,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而致昏仆。

针刺血络出针而发生血肿的原因是什么?

发针而肿,指出针后发生针处血肿。其机制,经文解释为“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文中的阴气指营中之血,刺之血未出,言未见针处出血,言外之意,刺血络出血,血留于皮肤之中。《灵枢·寿天刚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其原因是刺血络出血后对血脉未作按压止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涩者多血少气……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痛,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所以刺络后压迫止血是防止继续出血和造成血肿的有效方法。

针刺血络而出现面色苍白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说:“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阴阳之气,指络脉与经脉的营卫之气,血脉中不断需要营气补充,先补充络脉,络脉满而注于经。《灵枢·痈疽》指出“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结合“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可以认为是补充的营气尚未化赤为血;或者络中气血得到补充而经中气血尚虚。泻血络中之血,则血络与经脉气血俱虚。“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论》),“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则知由于刺血络出血过多,络脉与经脉中气血虚少,血不荣于面,面失血色而见苍白之象。

针刺血络出针而色不变并出现烦闷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愧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张介宾注曰:“取血者,刺其络也。若出血过多,必虚及于经,经之属阴者主脏,脏虚则阴脱,故为烦悗。”张注其意是刺血络影响到与五脏相联系的血脉,而导致五脏之虚,出现烦闷。《黄帝内经太素》经文与《灵枢》略有差异。《太素》经文是:“刺之血多,色不变而烦闷者,刺络中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闷。”两书经文之差别在于:《灵枢》是刺虚络使与五脏相联系的阴经虚而致烦闷。《太素》之文是欲刺血络而刺中与五脏相联系的虚经,而使五脏气虚出现烦闷。尽管两书原文针刺对象有差别,然而其结果是一致的,即导致五脏精气虚而出现烦闷。至于问语中“面色不变”,答语中“色不变”应如何理解。张介宾避而不言。张志聪注:“此言阴阳俱脱而色变者,皮肤血络之血脱也。如血出多而色不变者,刺其络而虚其经也。经虚之属,则阴脱矣。心主血脉包括主血,阴脏之血脱,故烦闷也。”张氏之意,色不变仍为刺血络“面色苍苍”不变。

《灵枢》、《太素》之问语相同,答语中“色不变”亦相同。又据前问“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的发问,以及本文答辞中“刺之出血多”,可以认为面色有改变。问辞的“面色不变”及答辞中的“色不变”均应指刺血络出血多而致“面色苍苍”不变。

病理血脉及其治则、治法、治疗要求是什么?

病理血脉是指皮部可见,可触及的在色、质、形态方面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脉,又称血络。如《灵枢·血络论》曰:“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灵枢·经脉》“甚血者虽无结”,亦属于病理血脉。

治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宛陈则除之”。

治法:解结法、放血法。解结法,即刺破瘀阻的血络,除去瘀血的针刺方法;放血法,是针对血脉(络)粗大、变软而实施放血,使血脉恢复原来状态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记载:“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治疗要求:《灵枢·血络论》对病理血脉治疗指出:“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包括:第一,凡见病理血络,都要治疗。如《灵枢·热病》“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第二,尽出其血,使血恢复正常颜色。《灵枢—寿天刚柔》提出“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刺节真邪》、《灵枢·癫狂》刺络脉治病均要求“血变而止”。第三,恢复血脉的形态。《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素问·汤液醪醴论》阳虚水肿“去宛陈荃”、“缪刺其处,以复其形”。

为什么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本句经文强调刺法的依据。刺法不外补泻两大类。神,在经文中指五脏所藏的精气及经脉中运行的气血和这些物质所含的神魂魄意志。其中以气血为根本,气血(神)的虚实决定经脉五脏及五脏经脉的虚实。由此决定治疗的对象、方法的选择与取舍。

其理由是:

(1)经脉中气血的虚实决定针刺补泻方法选择,经脉病在《内经》中以针刺补泻治疗为主,《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2)气血变化决定针刺对象。气血及气血所居环境是针刺治疗的对象,“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

(3)依据气血虚损程度决定刺法的取舍。《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说明在经脉气血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不适合用针刺治疗。据以上三点足以说明,“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是以气血虚实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