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说文》“可施行也”;过,失度也。经文举例“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可以看出,其病因包括饮食、情志、劳役,在《内经》中都属于内因。“饱甚”则体现出病因作用的强度;而“远行”则说明病因作用的持久。因此诸如情志、饮食、劳役等因素只有在过于强烈或持久地作用于人体,才会使人发病。过用,即是人为实施的超越常度。
肝藏血与心主血、脾统血有何内在联系?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灵枢·本神》篇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情志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贮藏于肝脏,供养各器官功能及全身筋骨的运动。《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藏血,血为神的物质基础。而同属神志意识活动之魂,便寄舍于肝血,所以有“肝藏魂”之说。肝之气血,虚则易惊善恐,肝之气血实则易怒。肝为脏,“藏精气而不泻”,但应“满而不实”。若实则急躁易怒。《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主血海,血海是十二经脉之海,故曰肝有调节血量的作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之所以能随着生理状态的改变而调节其血量,就是因为肝藏血、主血海的缘故。
关于肝有调节血量的作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动物肝脏切除,将门静脉与大动脉直接相通,心脏便立刻胀大而静脉血瘀积。可见肝对血循环确有调节作用。还有人试验:堵塞通往肝的血管,或将肝的实质损坏,先起痉挛,继而致死。中医认为痉挛是筋失肝血滋养而致,故古人又有“肝合筋也”、“肝藏筋之气”、“筋脉皆肝所主”等说法,这是符合事实的。
血液的化生,主要取决于脾胃后天之本,而血液循行的动力则是心气的推动,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因“心藏血脉之气”,使血液在体内循行不已。而血液束裹于脉管内,且循一定规律运行,不溢于脉外,是靠脾气的统摄,所以古人又说“脾裹血”。在脉内不停运行的血液,根据生理活动的需要,能及时准确适量地运行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则是由于肝脏的调节。所以血液在脉管内不停地循行,并发挥其滋润和营养作用,与心、脾、肝三脏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其中任何一脏发生病变,将直接或间接地使血行发生病变。或因推动无力而血液瘀滞,或因统摄无权血溢于脉外,或因血海不足,血量调节失常,都能使脏腑组织器官无以营养而功能减弱。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是什么意思?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王冰注曰:“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而上朝于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平人气象论曰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王氏之注中前一部分,实质是对“经气归于肺”的解释;后一部分以《素问·平人气象论》经文为依据,说明肺朝百脉。即由肺宣散营卫气血到百脉,而后到皮毛五体。归,女嫁也(《说文》),即到……地方去之义。“经气归于肺”,是归心的浊气,又通过经脉归于肺。“朝”字为选择动向的词义,《中华大字典》“朝,水流注大水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朝,即流注之义。“肺朝百脉”即(归于肺的经气)由肺流注到百脉。其流注是经气从肺(肺经)开始,沿十二经流注次序进行。
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首先应把“先天”与“后天”两个相对的概念搞清。《灵枢·决气》篇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综合上述两段经文可知,所谓“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也可说“先天”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它在个体生命中系“先身”而生。“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干……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以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皆应谓之后天,也应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因为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地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禀受父体,所以应称其为后天。
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亢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所以《医宗必读》说“先天之本在肾”。往往人体素质强健,称之为“先天充足”,素质虚弱,称之为“先天不足”。
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又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两神相搏之“精”,在母体内发育,以及胎儿娩出后,营养的供给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只是胎儿时由母体间接供给,娩出后个体直接从外界索取而已,所以《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明代张景岳说:“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靠肾中阳气温煦,并且,肾精气为后天形体之基础,而肾之所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与补充。因此,中医认为,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而至脾阳不足;若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可累及肾阳不足。临床所见“脾肾阳虚证”即由此而生。
有关“先天”与“后天”的概念,严格来讲,“先天”只能同时禀受于父母双方,而“后天”则可直接或间接地摄取于水谷精微和自然界。基于这一点,不难理解,临床真正有些因先天性器质缺陷所致的病理改变,单纯通过后天补益是不能获效的。如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先天性智能发育不全等,单靠药物进行后天培补基本无效。前两者多采用手术修补,方可弥补先天之缺损,而后者目前尚无恰当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遗传工程学的发展,未来探索出良好的治疗方法,也是可能的。
肾阴、肾阳、肾精、肾气分别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肾阴,是指肾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人体各脏腑有滋养、润泽作用。
肾阳,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源泉。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是与肾阴相对而言,是肾阴功能活动的体现,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与推动作用。
肾阴、肾阳都是以肾的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实际上是肾脏精气功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如肾阴、肾阳某一方面出现不足,表现出阴虚或者阳虚证,但实质都是肾的精气不足,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累及肾阳,转为阴阳两虚,病理上叫“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能累及肾阴,转为阴阳两虚,病理上叫“阳损及阴”。
肾精,是肾所藏之精,广义来讲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主生育繁衍后代,所以也叫“生殖之精”;后天之精由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藏之于肾,并滋养先天之精,主生长发育,所以也叫“水谷之精”或“脏腑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狭义来讲,“肾精”就是指肾脏所藏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主人体生育繁殖,是肾气的原始物质基础,亦属肾阴范围。
肾气,即肾精化生之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的,多指肾脏的功能活动。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人体生殖、生长和发育机能。人从幼年开始,肾精渐充,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开始充盈,男子产生精子,女子按期排卵,月经来潮,性机能逐渐成熟,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就随之减退乃至丧失,形体也随之衰老,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所以人体的生、长、壮、老规律是由肾的精气盛衰所决定的。
肾精化生肾气,是。肾阳蒸化肾阴而形成,肾阴肾阳又都以肾的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肾中阴阳如同水火寓于肾中,故前人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又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可见肾阴肾阳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若从阴阳属性来分,精为阴,气为阳,所以有时亦称肾精为肾阴,肾气为肾阳,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和制约,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这种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失调,则会发生病变。现代临床观察,肾阳虚的病人,神经体液系统均处于反应性过低的状态,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低下。肾阴虚的病人,神经血管反应性较高,但不持久,容易疲劳衰退,呈现不稳定性,反应明显,但易消失,亦属病态。若肾阴肾阳两虚的病人,无论神经系统或体液系统,均表现过高的反映性,但也易消退,实际上,“过高的反映性”是虚性亢奋的表现。
谷食精气输布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谷食精气输布理论有重要意义:一是说明经脉在精气输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肝、心、肺在输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肺朝百脉”的理论,指出精微物质,必须通过肺气化合,才能为人利用,起到营养作用,突出了肺在谷食精气输布中的重要作用,是对肺主治节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二是从精气输布过程,说明古人对血液循环有了初步认识,显然要早于西医学,后者是在17世纪才有了血液循环理论。
水饮、食物在人体的生化与输布是怎样进行的?
食物的生化输布:食物入胃。在胃中化生精气,其中的浊气传至心,再由心传至肺,由肺流注于十二经脉(肺朝百脉)向外行于四肢百骸皮毛五体,每一脏经脉将精气散出于其所主的五体,如“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经气归于肺……输精于皮毛”。在四肢末端相连接的阴经、阳经的络脉会合贯通经气(毛脉合精),然后通过各返回经脉的正经将经气回运至所属的脏或腑(“行气于腑”、“留于四脏”),食物精微在经脉中的输布环节是:气由脏发,由内向外;四末络脉气血会合;气血由外向内回归脏腑。由此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模式。
水饮的生化输布:水饮,是人摄入的液态物质。在胃肠中经过变化形成水精与水。
水精部分通过脾的运化,归于肺,通过十二“经水”(经脉)布散全身上下。即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为水精的输布方式。
水液的部分,《内经》认为,它是从回肠中分出,通过下焦,渗入膀胱(《灵枢·营卫生会》),形成尿液。此为水液的输布与代谢方式。
水液代谢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这些脏腑起何作用?
机体内的新陈代谢可以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又密不可分的。水液可单独纳入体内,也包含于其他食物之中,与食物一起进入体内。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不含水分的食物,就是饼干或炒米、炒面内,也含有一定水分,相比之下只是量相对少一些而已。由于“饮食”或“水谷”是不可分的,故往往二者通称并提。进入体内的物质(包括水液)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才能维持各器官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体内由代谢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废物,其排泄途径也各不相同。如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浊气(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以蒸气的形式)经肺呼出,即是肺的呼浊;一部分尿素、氯化钠和水等经皮肤以汗的形式排出,此为肺之宣发功能的体现;一部分胆红素、无机盐(如钙、铁)与水和食物的残渣,经肠道排出,此为大肠之传导,其绝大部分水溶性废物连同水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此为膀胱之气化功能。
由此可见,物质的代谢,是由体内多个系统,多种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调节水液代谢平衡,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共同完成的。
食进的水液(或叫水分),由胃、小肠,经脾的吸收转输作用上输于肺,经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作用,化生津液,滋养全身,其代谢的废物或从汗孔,或从肠道,或从膀胱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具体来说,脾主运化,将胃纳入的水液上输于肺,故曰“脾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的水液谓之“清”,清中之清者经肺气的宣发,心脉的运载,以濡养脏腑、肌腠、皮毛等组织器官。清中之“浊”者,通过肺的肃降作用,水道通调,下降于肾,故曰“肺为水之上源”。而输布于肌腠、皮毛等组织器官的水液,除一部分以汗的形式排出外,其余仍回流于心脉,以“浊”下降于肾。归于肾的水液,经肾阳(命火)的蒸化,浊中之清者,复化气上升于肺而布散周身。浊中之浊者,注入于膀胱形成尿液,经气化作用排于体外。水在体内的升清降浊,以及膀胱的气化,皆靠肾中阳气的温煦、蒸化和推动,故曰“肾主水”。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其形式的变化,有浊有清,清中有清,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浊中有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在清升浊降过程中,除肺气的宣降,肾阳的蒸化,脾的运化转输外,肝主疏泄使三焦通利也有一定作用,而三焦则是水液升降运行之通道。因此水液代谢及维持其平衡,是多个脏腑功能相互协调的结果,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有可能使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液紊乱的病变。下面是简单示意图:(图略)
为什么说肺在水液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肺在水液代谢中具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这是因为肺主气之宣发肃降,既能将脾升清上输之水液布散于全身,又可将浊液借三焦之通道下输膀胱排出体外,所以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